
作者:(法)都德
页数:336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02016616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都德小说选》精选自法国作家都德拥有代表性的《磨坊信札》《月曜日故事》《塔拉斯贡人氏塔塔兰之惊险奇遇记》等小说集。既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脍炙人口的《很后一课》、《柏林之围》等,又有充满法国南部普罗旺斯风情的磨坊故事,有情节夸张、滑稽可笑的塔塔兰奇遇记。这些小说妙趣横生,能给读者带来阅读的乐趣和享受。
作者简介
都德(1840—1897),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写了十三部长篇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以及一些剧本和诗作。善于用简洁的笔触描绘复杂的政治事件,其柔和幽默的风格、嘲讽现实的眼光和亲切动人的艺术力量为不少读者所喜爱。 译者简介:
刘方( 1932—??),毕业于南京大学外语系法语专业,曾任中央电视台编译、外文局翻译。译有雨果、福楼拜、都德、巴尔扎克、普鲁斯特、杜拉斯等作家作品。
陆秉慧( 1938—??),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教授,主要译著有《埃梅短篇小说集》《一个世纪儿的忏悔》,参与翻译过《巴尔扎克全集》《追忆逝水年华》《蒙田随笔全集》等。
本书特色
《最后一课》被译成各国文字,是爱国主义的经典篇章。
都德充满诗意的笔调,描绘法国南部农村浓郁的乡土风情。
目录
入住磨坊
在博凯尔的公共马车上
科尔尼师傅的秘密
塞甘先生的山羊
繁星
阿尔勒的姑娘
教皇的骡子
桑吉奈尔的灯塔
活跃号的最后时刻
诗人米斯特拉尔
最后一课
科尔马地方法官的幻觉
娃娃奸细
母亲
柏林之围
糟糕的佐阿夫兵
保卫塔拉斯贡
贝利赛尔的普鲁士人
巴黎的农夫
在前哨阵地
渡船
旗手
肖万之死
我的军帽
小馅儿饼
法国的仙女
阿尔蒂尔
最后的书
待售房屋
小红山鹑的担惊受怕
塔拉斯贡人氏塔塔兰之惊险奇遇记
节选
最后一课
一个阿尔萨斯小孩讲述的故事
这天早晨,我上学太迟了,我好害怕挨训斥,何况阿迈尔先生还告诉我们,准备课堂提问分词问题,我对分词却一窍不通。一时间,我突然想到逃学,去田野里跑跑。 天气好暖和,好晴朗!
只听得乌鸫在林边吹笛似的叫着,普鲁士人正在里佩尔草地的锯木厂背后操练。这一切比分词规则吸引我得多,但我仍然拼命顶住了诱惑,飞快往学校跑去。
路过村政府门前时,我瞧见有些人停在小小的告示栏旁边。这两年,我们正是从那里得到所有的坏消息,吃败仗啦,征调啦,指挥部的命令啦;我边走边想:
“又出什么事啦?”
当时,正和徒弟在那里念告示的铁匠瓦什特见我跑着穿过广场,冲我叫道:
“小家伙,别那么着急,你以后上学校笃定早到!”
我以为他在嘲笑我,便气喘吁吁走进了阿迈尔先生的小院子。
平时,一开始上课,总有一片喧闹声从学校传到街上,课桌开呀,关呀,大家一起朗读课文呀,必须双手捂上耳朵才能学得好些,还有老师那把粗大的尺子敲桌子的声音:
“肃静!”
我本想借这一片闹声坐上我的凳子以免被人看见,但是,也巧了,这一天,到处都安安静静,就像星期天的早晨。我从窗户往里瞧,看见我的同学们已经整整齐齐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阿迈尔先生腋下夹着那把吓人的尺子走过来走过去。不得不在这一片寂静中推门走进去了!你们想想我该多么脸红,多么害怕!
嘿,才不是那么回事呢!阿迈尔先生看看我,并没有生气,他非常温和地对我说:
“小弗兰茨,快坐上你的座位。你不在,我们正要开始讲课呢。”
我跨过凳子,急忙坐到我的课桌后。也就在这个时刻,我从惊慌中稍微定下神来,这才发觉我们的老师穿的是他那件漂亮的绿色礼服,上面还有细折的襟饰;他还戴着他那顶黑色的绣花丝绸小圆帽,他通常是在督察光临或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这些行头的。此外,整个课堂看上去有点异常和庄严。但是,最让我吃惊的,是看见在教室紧里头,平时没人坐的那几排长凳上竟坐满了村里的人们,他们像我们一样静静地坐在那里,有戴三角帽的老霍赛、以前的村长、以前的邮差,还有其他好些人。这些人都显得很悲哀。霍赛还带来了一本旧识字读本,书边都被虫蛀了,他把翻开的书放在膝头,他那偌大的眼镜横放在书页上。
我正在为这一切感到吃惊时,阿迈尔先生已经走上讲台,并且用他适才接待我时同样温和同样庄严的声音对我们说:
“孩子们,我这是最后一次给你们讲课。柏林来了命令,今后在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能教德文……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这是你们最后一堂法文课。我请你们专心听讲。”
这几句话让我好不震惊,哦!这些混蛋,原来,他们在村政府贴的是这个告示!
我的最后一堂法文课!……
而我刚刚学会写字!这么说我永远也不能学了!必须到此为止了!……这会儿我对我荒废了的时间好后悔呀,我好恨我从前逃学去掏鸟窝,去萨尔河上滑冰!我刚才还觉得那么讨厌,那么沉重难背的书本,我的语法书,我的圣经故事,我这会儿觉得它们好像是我的老朋友,我跟它们真是难舍难分。就跟阿迈尔先生一样,一想到他就要走掉,我再也看不见他了,我就把从前受处罚,挨尺子打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可怜的人!
他正是为纪念这最后一课才穿上他那漂亮的周日礼服,到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村里的老人们来这里坐在教室的后排。这一切仿佛在表明他们为过去没有更经常来学校感到懊悔。这也像是用行动对我们老师四十年的忠诚服务表示感谢,向正在消失的祖国表示敬意……
我正想到这里,便听见老师叫我的名字。轮到我背诵了。我要是能够从头到尾将那有名的分词规则背诵出来,又响亮,又清晰,又没错误,我还有什么东西舍不得放弃呀?但是,我一开始背诵脑子就乱作一团,我愣站在那里,在座位上摇来晃去,心情好不沉重,也不敢抬头。我听见阿迈尔先生对我说:
“我不想责备你,我的小弗兰茨,你恐怕已经受到应当的惩罚了……事情就是这样。每天大家都对自己说:‘唔!我还来得及。明天再学吧。’然后,你瞧,发生了什么事……噢!这就是我们阿尔萨斯的大不幸,总是把教育往后推。如今,那些人就有权对我们说:‘怎么!你们还硬说你们是法国人,而你们既不会念也不会写自己的语言!’在这一切当中,可怜的弗兰茨,最应当受到惩罚的还不是你。我们大家都有自我谴责的份。
“你们的父母并没有一心想看见你们拥有知识。为了多得几个钱,他们更愿意打发你们去地里或纺织厂干活。我自己呢,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自我责备的地方吗?难道我没有经常派你们去我的园子里浇水从而中断学习吗?当我想去钓鳟鱼时,随便给你们放假,我难道有所顾忌吗?……”
于是,阿迈尔先生开始对我们谈起法兰西语言的各个方面,他说,那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快,最稳固;必须在私下里将它保持下去,永远别忘记,因为,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他坚持自己的语言,那就像掌握了他所在牢狱的钥匙“假如他坚持自己的语言,他就掌握了能把他从枷锁中解救出来的钥匙。”米斯特拉尔说。——作者注……他随后拿起一本语法书,给我们朗读了课文。我发现我全能听懂,好吃惊呀!他所说的一切,我都觉得容易理解,太容易了。我还认为,我从没有这么专心听过课,他也从没有这么耐心讲解过。就好像这可怜的人在离开之前想把他的全部知识都教给我们,想把这些知识一下子装进我们的脑袋。
课文讲完之后,开始练习写字。阿迈尔先生为我们今天这节课准备了新的字帖,那上面用漂亮的圆体字写着: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看上去就像在教室里飘扬着一面面小小的旗帜,旗帜都挂在我们课桌的横档上。真该看看每个人都怎样专心写字,教室里有多么安静!除了笔尖在纸上划出的沙沙声,什么也听不见。有一会儿,几只金龟子飞进来了,但没有一个人加以注意,连最小的学生都在专心画杠杠,那份热忱,那份认真,就好像那些杠杠也是法文似的……几只鸽子在学校的屋顶上轻轻地咕咕叫着,听着它们的叫声,我想:
“那些人该不会逼迫鸽子也用德语鸣叫吧?”
我时不时从书页上抬起眼睛,我看见阿迈尔先生在他的讲台上一动不动,死死盯住周围的东西,好像恨不得用眼光把他小小的校舍全部带走……你们想想,四十年来,他一直站在这同一个位置上,在他对面是他的院子,这课堂也保持原样,只不过凳子和课桌使用时摩擦得光滑了。院子里的几株核桃树已经长高,他亲自栽种的那株啤酒花如今已沿着窗户盘绕到屋顶上。这可怜的人就要离开这里的一切,听见他的姐姐在楼上的房间里走来走去,关着他们的箱子,他该怎样心碎呀!因为他们不得不在明天启程,永远离开这里。
尽管这样,老师仍然鼓足勇气将这一课上到底。写字课上完后,又讲了历史课,接下去是小家伙们高声朗读BA BE BI BO BU。在那边,教室尽里头,老霍赛已经戴上了眼镜,他正用双手捧着他的识字读本,同孩子们一道拼读字母。看得出来,他也很用功。他激动得声音颤抖,听他念书真太滑稽了,我们大家都忍不住想笑又想哭。啊!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最后一课……
突然,教堂的午祷钟敲响了,接着是“三钟”。就在此刻,操练回来的普鲁士人在我们窗下吹起了军号……阿迈尔先生脸色惨白,从讲台上站起身。在我眼里,他从不曾显得那么高大。
“朋友们,”他说,“朋,我……我……”
什么东西让他喘不过气,他无法说完整这个句子。
于是,他转身对着黑板,拿起一截粉笔。他用尽全身力气在上面重重写下尽量大的:“法兰西万岁!”他随后停在那里,头靠在墙上。他不说话,只用一只手向我们示意:
“结束了……你们走吧。”
刘方 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