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精神译丛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

封面

作者:马丁·海德格尔

页数:366

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6044667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海德格尔1926年夏季学期在马堡大学课程《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的备课笔记,分为三个部分。部分是一般性介绍,讨论了“形而上学”“智慧”“本原”等重要的希腊哲学概念,并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古希腊各哲学流派。第二部分是柏拉图哲学,在介绍了柏拉图的基本哲学特征之后,海德格尔探讨了柏拉图哲学中的存在问题,然后具体解释了《泰阿泰德篇》。在第三部分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海德格尔讨论了亚里士多德的存在论问题和此在问题。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出生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梅斯基尔希的一个天主教家庭,早年入耶稣会学校,后在弗莱堡大学学习神学和哲学,深受胡塞尔现象学哲学影响。1927 年发表的《存在与时间》被誉为 20 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奠定了他作为当代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的地位。后期致力于艺术、语言与诗、技术之思,深刻影响了当今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的走向,其思想效应迄今仍未可限量。译者简介:朱清华,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学灯》学术期刊主编。爱尔兰都柏林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古希腊哲学、现象学,有《回到源初的生存现象——海德格尔前期对亚里士多德的存在论诠释》等专著。译有海德格尔《巴门尼德》、耶格尔《亚里士多德:发展史纲要》、施密特《现代与柏拉图》(合译)、帕帕斯《柏拉图〈理想国〉》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黑皮本》与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如果有人借口说,哲学太难了、太多了,那他就已经不自由了,已经成了偏见和舒适的奴隶。看起来好像这个借口表现了谦虚和明智,而根本上是对一种真正科学学习的努力的逃离。因为哲学不是对其他学习的“更多”或“附加”,而恰恰就是那些专门科学所是的东西,只是更加彻底并且是在更加深入的理解中的。“太难”:只要科学是被现实的问题所驱动,那么就不会容易。只有那些没有理解的纯粹习学才是容易的。

— 海德格尔

目录

序言
第1节 课程的目的和特征
第2节 在当前对哲学的观点范围内对哲学概念的初步定义
第3节 相对于实证科学,对哲学的对象的初步规定:哲学作为批判科学
第4节 哲学的“批判”功能:分离和区分存在者与存在
第5节 课程的目的和方法
第6节 关于文本,最重要的资料。关于传承史的来源。总体描述和最重要的辅助学习资料
第一部分 对古代哲学的一般介绍
第一章 以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第一卷为主线明确古代哲学的核心概念和问题
第7节 古代哲学时期
第8节 方法上的中间道路:亚里士多德作为指路人。《形而上学》第一卷的结构。对《形而上学》的编辑和注释
第9节 揭示和理解的不同方式(Met.A1)
第10节 智慧的更确切的标志
第11节 关于亚里士多德的本原和原因概念
第12节 早期哲学中的原因问题
第二章 关于作为哲学问题的原因和根据问题
第13节 没有澄清的原因问题和存在问题的关系:提出问题
第14节 近代哲学中的根据问题
第二部分 最重要的希腊思想家:他们的问题和回答
第一卷 直到柏拉图的哲学
第一章 米利都自然哲学
第15节 泰勒斯
第16节 阿那克西曼德
第17节 阿那克西美尼
第18节 存在问题。关于存在和生成的关系问题与对立自身问题。转到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
第二章 赫拉克利特
第19节 赫拉克利特思想的原则
第20节 赫拉克利特思想的主题
第三章 巴门尼德和埃利亚学派
第21节 巴门尼德教谕诗的两个部分的关系问题
第22节 巴门尼德教谕诗解释
第23节 埃利亚的芝诺
第24节 萨摩斯的麦里梭
第四章 晚期自然哲学: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和原子论
第五章 智者和苏格拉底
第二卷 柏拉图哲学
第一章 生平、文献和柏拉图问题的一般特征
第二章 柏拉图存在问题的具体规定
第三章 解释对话《泰阿泰德》:科学的理念问题和存在问题的关系
第四章 在存在理解和存在问题背景下的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
第三卷 亚里士多德哲学
第一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发展和充分接受问题
第二章 存在论问题和哲学研究的理念
第三章 存在问题的基本追问
第四章 运动问题及其存在论意义。潜能和现实的来源、意义和功能
第五章 生命和此在的存在论
附录
补充材料
节选自莫尔辛笔记
布洛克笔记
编者后记
人名索引
译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精神译丛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31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