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文成帝拓跋濬

封面

作者:喻洋

页数:266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3786219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北魏历史文化名人传记丛书》聚焦北魏历史时期平城历史上的11位人物,他们与默默于风尘中的无数劳动人民一起,为平城以后成为融儒释道于一体具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为其经济繁荣、政治开放、文明兴盛奠定了历史基础。  《文成帝拓跋濬 北魏历史文化名人传记丛书》讲述了拓跋濬(440~465年),北魏第五任皇帝。在位期间,始建了云冈石窟,对内与民休息、整顿吏治,对外养威布德、怀缉中外,成功带领拓跋鲜卑游牧政权踏上封建制转型的道路,为后面的太和改制打下了基础,成为北魏制度转型乃至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性人物。

作者简介

喻洋,男,1980年出生。现任大同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大同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大同市篆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秘书长。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在文史方面用功颇深并具有独到见解,多次公开讲授《孔颜乐处》、《儒者的修炼》、《大学之道》等文史课程,并著有相关专著;屡有杂文、小说、散文等见诸报刊杂志。

目录

引子 怪事连连的时代

第一章 文成登极
寄人篱下的“世嫡皇孙”
一觉醒来就变成了皇帝

第二章 三后之争
太武皇后赫连氏
“子贵母死”的威胁
史上最辉煌的奶妈
拉皇太后下水
子贵母死
第二个保太后
太后寂寞如雪
下雨天逗太后

第三章 巩固帝位
凡事不能太过
祖传的烂摊子
别跟我玩政治
三十六计杀为上
专治各种不服
不知道自己姓“陆”的陆丽
秃发后代:源贺
北魏第一臣:高允

第四章 后宫风云
皇后养成计划与意外
李氏的春天
矛盾的诱因
皇长子降生
李贵人的喜与悲
又见“子贵母死”
福祸相依的李洪之
伤脑筋的问题
手铸金人

第五章 文成复法
复法的决心
马识善人
开凿云冈石窟
昙曜的艺术宝窟

第六章 静以镇之
北魏的“精神文明之星”
暴君世纪的“千古一帝”
四斤高高的还饶两条
还奴为良的政治家
鲜卑特色封建主义法制建设
“文”字不是盖的

第七章 整顿吏治
丰满与骨感
那些脑洞大开的独门秘籍
纪检监察与巡视组
一个字的神来之笔
关于权力的一条龙服务
人性的光辉

第八章 移风易俗
婚姻与道德的问题
良臣的作用
为了不尬聊
周文王的崇拜者

第九章 南巡之颂
世界那么大,多出去看看
那年春天的南巡
皇帝南巡之颂

第十章 怀辑中外
一个充满喜感的民族
亲征柔然
实现战略目标
猛将遇到了对手
男儿欲作健
高平之战
历史的面目
务实外交
万国来朝

第十一章 曲终落幕
一个半男人
常太后终托磨笄山
文成帝的功绩
最后的托付
谢幕
拓跋濬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不得不承认,常氏是个很成功的说客。这也很好理解,小人往往更善于抓住别人内心中的要害,直指人性的弱点。这就是小人看上去通常会阴谋得逞的原因。  在常氏的威逼利诱之下,赫连太后不出意外地妥协了,如同她当初向宗爱妥协一样。  于是,在文成帝即位后的第三十六天(452年12月6日),后宫中的安昌殿传出一道皇太后的旨意:依故事处死郁久闾氏。  这里的“故事”,指的就是“子贵母死”的老规矩。既然是“故事”,那就不是人们敢随便反对的——主要是文成帝拓跋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文成帝果真如常氏所料,根本与郁久闾氏毫无感情。况且文成帝此时才十三岁,对于生母、保姆的概念还懵懵懂懂,因而在常氏的推动下,赫连氏的这一道旨意得到了高效率的执行,就在当天,郁久闾氏薨!  一位皇帝的亲生母亲,本该拥有这世间的女人所该拥有的一切,但是郁久闾氏不仅被剥夺了抚养儿子的权利,更是在儿子当上皇帝之后,被无情地处死,这实在是千古奇冤。  这场千古奇冤发生后的第十八天,常氏迫不及待地让文成帝下诏,尊郁久闾氏为“景穆恭皇后”,并“捎带着”封自己为“保太后”。至此,常氏作为历史上第二个“保太后”,被载人史册。  成功晋升为保太后,常氏倒也有些良心,还想着要好好封赏冯左昭仪。正琢磨间,忽有人来报,冯左昭仪大病不起。保太后大惊,匆忙往冯左昭仪的寝宫奔去。  来到冯左昭仪的寝宫外,正碰到太医挎着药箱往外走。保太后一把揪住太医,问道:“左昭仪怎么样了?”  太医恭敬地答道:“回保太后,左昭仪向来体弱,且年轻时经历变故太多,忧郁积压成疾。从现在的脉象看,肝失疏泄,升降失调,气机郁滞,再加上前些日子不知是什么原因,又生了郁气,导致肝脾不和,肝气郁结,累及了脏腑,影响气血……”  保太后不耐烦地打断:“甭废话,说结果。”  “结果就是——”太医一副“我就知道你不懂”的表情,继续道,“请保太后为左昭仪安排后事吧……”  “废物!”保太后大怒,一巴掌将太医盖翻在地,然后抬腿跨过太医的身体,提起裙脚就向冯左昭仪的寝宫里跑去。  进了寝宫,只见冯左昭仪正在榻上躺着,眼窝深陷,脸色蜡黄,气息微弱,眼看着是不行了。保太后当即就流出了眼泪,俯下身去,轻声唤着:“左昭仪,左昭仪……”  冯左昭仪听见声音,微微睁开眼睛,见是正哭得稀里哗啦的保太后,当即也流下了两行眼泪。  保太后见冯左昭仪清醒了过来,就问道:“您这是怎么了?谁惹您生气了?看我不诛他九族!”  冯左昭仪心说:“谁惹我生气?除了你还能有谁?我给你讲窦太后的故事,是想让你学学窦太后的低调,你却唯独学了人家的风光。你竟然还把乌雷直勒的生母处死了,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但冯左昭仪这时也没有办法了,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还能有什么办法规劝保太后?此时此刻,她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一个人,于是用尽最后的力气,向旁边指去。  保太后顺着冯左昭仪所指的方向看去,却见一个小姑娘站在那里,正是冯左昭仪的侄女、曾在鹿野苑和乌雷直勒一起玩耍的小女孩冯氏。  保太后对冯左昭仪的意思心知肚明,于是对着冯左昭仪,郑重地点了点头。  看到保太后的承诺,冯左昭仪脸上泛起了一丝笑容。随即,了却了最后一桩心事的冯左昭仪,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料理毕冯左昭仪的后事,保太后迎来了自己政治生涯的最高峰。  这段时日,虽然贵为太后,但前面的那个“保”字却戳中了常氏心中的痛点。这个“保”字,时时刻刻暗示着“这家伙只是个保姆”。这一点令保太后非常不舒服。于是,兴安二年三月初八,保太后又让文成帝下诏,去掉了那个伤疤一样难看的“保”字,正式尊自己为“皇太后”。不仅如此,她还继续用自己的行为给天下诠释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含义:她的兄长常英被破格提拔为散骑常侍、镇军大将军,并赐爵辽西公,两年后封王;她的弟弟常喜封镇东大将军、祠曹尚书、带方公;她的三个妹妹皆封县君,就连妹夫王睹也做了平州刺史、辽西公;常英的母亲许氏,被封为博陵郡君……几乎一夜之间,常氏一门占据了魏国军政多个枢要位置,就连她已经死去的祖父和父亲,常氏也让文成帝追封为“辽西简公”和“辽西献王”,并将父亲的墓改葬至辽西,为之树碑立庙,还安排了一百家人口为其守墓….  对于常氏的做法,就连常氏的母亲都提出了异议,这种异议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她的不公平。常氏的兄长常英和常氏是同父异母的兄妹。当年他们一家逃难时,常英侍奉常氏的母亲宋氏时很不尽心,两人关系不太融洽,而常氏的妹夫王睹则对宋氏侍奉得周到。由于逃难的路上没有那么好的出行条件,有一次宋氏累得走不动了,王睹就背起了宋氏继续赶路,因此宋氏对这个女婿的好感远比对常英要好得多。到拓跋溶即位后,常氏突然发迹,宋氏心里感激王睹,就想让常氏好好封赏一下王睹。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文成帝拓跋濬》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30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