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耕地保护决策支持系统建设理论与实践

封面

作者:汪秀莲等编

页数:217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11605884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耕地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生存根基。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38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600多个区县的人均耕地已少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1996~2006年,我国耕地总面积减少了826.33万公顷,平均每年减少82.83万公顷。同时,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土地是基本的生产要素,以合理的土地要素投入保障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是保障小康社会建设成果惠及全体公民的时代要求。从1996~2006年,我国非农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302.64万公顷.其中,占用耕地面积184.84万公顷,占非农建设用地净增量的61.08%,平均每年占用耕地18.48万公顷。无论按照耕地每年的净减少量计算,还是按照每年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计算,在没有大规模耕地补充来源的情况下,到2020年我国耕地保有量都很难守住18亿亩(合1.2亿公顷)的红线,而这一红线是与保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左右”这一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指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粮食安全有多重要,保护耕地的任务就有多艰巨。可见,国家粮食安全与非农建设等多种土地需求之间的矛盾交织在一起凸显了耕地保护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我国耕地保护的目标、内涵与措施一、我国耕地保护的目标二、我国耕地保护的内涵
三、我国耕地保护的主要措施第二节 我国耕地保护态势
一、我国粮食安全面临挑战
二、耕地快速流失局面尚未根本缓解
三、各项建设占用耕地压力巨大
第三节 建立耕地保护决策支持系统的现实意义
一、为科学评估耕地粮食生产能力提供有效工具
二、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合理配置提供技术支撑
三、为提高建设用地供应管理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第二章 耕地保护决策支持系统建设目标及总体框架第一节 系统建设基础一、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基础二、决策支持系统(DSS)发展和应用三、“金土工程”为耕地保护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提供了契机
第二节 系统建设目标一、区域耕地粮食生产能力评估二、区域产业用地动态变化分析三、区域建设用地可供性分析第三节 系统总体框架一、耕地保护决策支持子系统关系二、总体设计思路三、耕地保护决策支持系统总体架构
四、耕地保护决策支持系统总体功能框架第三章 区域耕地粮食生产能力评估系统第一节 耕地粮食生产能力评估理论与方法一、耕地粮食生产能力的概念和理论基础二、农用地分等理论与方法三、我国耕地粮食综合生产力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第二节 耕地粮食生产能力评估系统技术框架一、建设目标二、系统建设思路三、系统技术框架四、系统主体运算流程第三节 系统运算流程与模型分析一、基本概念二、基本假设三、基础参数运算四、区域耕地粮食生产能力计算和分析方法五、全国、省、地市级耕地粮食生产能力计算模型六、区域粮食安全态势分析模型第四节 系统实现与功能分析一、数据基础二、数据库设计三、功能设计第五节 吉林省耕地粮食生产能力分析一、吉林省试点概况二、数据整合与建库
三、吉林省耕地粮食生产能力分析四、系统建设现状评估
第四章 区域产业用地动态分析系统第一节 产业用地分析基本理论与方法一、对产业用地作为生产要素的基本认识
二、产业用地供给与需求理论三、产业用地布局理论四、产业用地效益分析方法五、产业用地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二节 系统建设技术框架一、系统建设目标二、主体运算流程三、建设思路四、总体技术框架第三节 系统运算流程与模型分析一、基本概念和规定
二、主要运算和模型第四节 系统实现与功能分析一、数据基础二、数据库设计三、功能设计第五节 合肥市产业用地态势分析一、合肥市试点概况二、合肥市产业用地数据整合与数据库建设三、合肥市产业用地情况分析成果
四、系统建设现状评估
第五章 区域建设用地可供性分析系统第一节 可供应建设用地分析理论与方法一、可供应建设用地的概念二、建设用地可供性影响因素分析第二节 系统建设技术框架一、系统建设目标二、系统运算流程三、建设思路四、总体技术框架第三节 系统运算流程与模型分析一、系统主要模型和运算流程二、城镇建成区土地挖潜潜力计算三、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与方法第四节 系统实现与功能分析一、数据基础与数据整合二、数据库设计三、功能设计第五节 重庆市可供应建设用地动态分析一、重庆市试点概况二、重庆市试点数据基本情况三、重庆市建设用地可供性分析运行结果分析四、系统运行效果分析第六章 经验与展望
第一节 耕地保护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创新点一、系统设计创新二、数据整合集成与应用创新三、决策分析方法的集成与应用创新第二节 耕地保护决策支持系统建设的经验与体会
一、必须坚持以辅助决策为导向
二、加强数据整合和共享
三、选择基础良好的试点第三节 完善耕地保护决策支持系统的设想
一、加强系统整合二、完善系统功能
三、加强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
四、积极推进决策支持系统的推广应用

附件1 ××××省/市/区耕地粮食生产能力分析报告(模板)附件2 ××××(省/市/区)产业用地情况分析(模版)附件3 ××××省/市/区建设用地供应能力分析报告(模版)附件4 区域耕地粮食生产能力评估系统主要运行界面附件5 区域产业用地动态分析系统主要运行界面附件6 区域建设用地可供性分析系统主要运行界面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耕地保护决策支持系统建设理论与实践》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2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