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法] 纪尧姆·皮孔 著,郭佳好 译
页数:218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6806164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这座城堡展现了时代的样式与色彩!”——拿破仑
在法国,一千多年来从弗朗索瓦一世到拿破仑,从玛丽·安托瓦内特到约瑟芬皇后,枫丹白露宫是法国历目前的34位君主与统治者生活过的城堡,是半部法国史的缩影;在中国,枫丹白露宫是诗人徐志摩、文学家朱自清笔下难忘的欧洲旅行记忆之一,也是西方掠夺圆明园珍宝的藏地。在这样一座城堡中,每一件艺术作品、每一座建筑,甚至每一株植物背后都暗藏着一段令人难忘的往事。
在枫丹白露宫,让我们穿过一扇扇宫门,爬过一级级楼梯,凝望一件件珍贵的藏品,开启一段段历史与美的回忆之旅。
作者简介
纪尧姆·皮孔,历史学家,出版过多部关于法国建筑历史的图书(Flammarion出版)
本书特色
1、枫丹白露宫建于十六世纪,后经重修。拿破仑一八一四年临去爱而巴岛的时候,在此告别他的诸将。这座宫与法国历史关系甚多。宫房外观不美,里面却精致,家具等等也考究。朱自清:《欧游杂记》
2、我们一同到芳丹薄罗(即“枫丹白露”)的大森林里去,那是我常游的地方。—徐志摩 《巴黎的鳞爪》
3、本书序言由枫丹白露宫博物馆馆长让-弗朗索瓦·埃贝尔撰写。
4、枫丹白露宫是一千年法国历史的缩影。如果你想在短时间内对法国历史与文化有一个简明扼要又生动有趣的了解,那么本书不可错过。书中的实景摄影图片会迅速吸引你的眼球。
目录
节选
1770年5月16日,奥地利大公夫人, 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与路易十五之孙、法国王太子路易十六(Louis XV)的婚礼在凡尔赛宫举行。不久之后,年轻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就意识到她已经远离童年时期在维也纳所感受到的温暖和家庭氛围,取而代之的是法国宫廷生活的冰冷刻板。
鉴于皇后在枫丹白露宫的寝宫没有任何隐私,路易十六专门命人为玛丽·安托瓦内特建造了两间闺房,其中第二间闺房要晚于第一间10年。这两间闺房彼此叠加,结构复杂又相通,堪称在这片巨大的皇宫中彰显皇后私人品位的绝佳示范。
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土耳其闺房设置在她寝宫的上层,这是路易十六送给她的礼物。该闺房的装修风格兼收并蓄,融汇了时代的特色,其中头巾、珠宝箱、香炉、珍珠串、新月和玉米穗都参照了土耳其风格。然而,这些18世纪风格的家具在法国大革命期间都消失不见了,一组雅各布(Jacob)在1805年为约瑟芬皇后(Empress Joséphine) 所打造的巨大奢华的家具目前正在修复中。在寝宫的下层,是皇后闺房或者说是银色闺房(Queen’s Boudoir or Silver Boudoir),位于国王寝宫与皇后寝宫的中间(国王的寝宫在1808年被改造成拿破仑的御座厅)。在1786年,卢梭兄弟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对皇后闺房进行了豪华的装修。他们为房间里装饰了圆柱体书桌和厄泽纳(Riesener)设计的带着珍珠层渡槽的桌子,这些家具于1960年重新归置于枫丹白露宫。在1786年,路易十六、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和其他王室一起下榻在枫丹白露宫,这也是他们最后一次来到枫丹白露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