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冬梅主编
页数:200页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30028841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劳动关系的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常基本、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事关广大职工和企业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当前,我国的劳动关系矛盾已进入凸显期和多发期,劳动争议案件居高不下,有的地方拖欠农民工工资及等损害职工利益的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劳动争议处理实务教程/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法学应用型系列教材》正是基于这个这一出发点而产生的。 《劳动争议处理实务教程/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法学应用型系列教材》以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为主线,在系统介绍劳动争议处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别对协商实务、调解实务、仲裁实务和诉讼实务进行充分论述,并就现实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讨论。 《劳动争议处理实务教程/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法学应用型系列教材》体量小,理论阐述简明,并基于《劳动争议处理实务教程/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法学应用型系列教材》的特点——实务,精心选取了相应的案例和样书范本,便于读者掌握。
作者简介
张冬梅:法学博士,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劳动法、工会 法。主持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一项,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司法部、 教育部、北京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全国总工会、北京市法学会等课题的研究工作,主 持多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院级科研和教改项目。主编和参编十余部著作和教材,公开发表 《事业单位人事争议处理制度的检讨及法律完善》 《企业工会改革的法律探讨———以FLA 对富士康的调查为背景》 《全球治理背景下的工会法律参与———以工会参与核心劳工标准 的实现为重点》《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比较研究———兼谈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不足 和完善》等三十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尚春霞:法学博士,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劳动法、法律 史。代表性著作有 《清代赋税法律制度研究 (1644—1840)》,代表性论文为 《新生代农民 工权益保护研究》《我国企业民主管理立法的经验与启示》《工会在非公企业民主管理中的 作用》《工会与农民工职业健康权益维护》等
目录
第一节 劳动争议概述 2
第二节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概述 11
第二章 劳动争议协商实务 25
第一节 劳动争议协商概述 26
第二节 个别劳动争议的协商 30
第三节 集体劳动争议的协商 38
第三章 劳动争议调解实务 48
第一节 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调解员 49
第二节 劳动争议调解的申请与受理 55
第三节 劳动争议调解的实施 62
第四节 劳动争议调解协议的效力 71
第四章 劳动争议仲裁实务 78
第一节 劳动争议仲裁概述 79
第二节 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请与受理 93
第三节 仲裁审理程序及其分解 108
第四节 仲裁裁决程序 115
第五节 普通程序中的特别程序 124
第六节 简易程序和集体争议仲裁程序 130
第五章 劳动争议诉讼实务 140
第一节 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衔接 141
第二节 第一审程序 144
第三节 第二审程序 171
第四节 审判监督程序 180
第五节 执行程序 187
参考文献 199
节选
前 言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劳动关系 是否和谐,事关广大职工和企业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当前,我国正处 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劳动关系的主体及其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元化,劳动关系矛盾已进入 凸显期和多发期,劳动争议案件居高不下,有的地方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损害职工利益的现 象仍存在,集体停工和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任务艰巨繁重。2020 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压 力增大,劳动政策和指导意见的发布以及现实中各行业的用工失衡等都对我国的劳动关系 及劳动争议产生一定的影响。既有的劳动法及其争议处理制度为疫情下暴露出来的新问题 提供了处理的基本框架,但劳动法及其争议处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劳动 争议处理法制的完善和发展,是迅速有效解决劳动争议、维护劳动关系当事人的合法权 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完善我国劳动法律体系非常重要的环节。 劳动关系领域的急剧变化使劳动法律人才需求大增,劳动法学科教育应该成为 “显 学”,但现实中的劳动法学科地位稍显尴尬。劳动法不是法学专业的二级学科,劳动法的 硕士、博士招生大都 “挂靠”在民法或者经济法之下。在法学本科的教学体系中,很多法 学专业将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课程作为选修课。与劳动法的边缘地位相一致,劳动法学的 理论研究队伍还不够庞大,研究的深入性还需要加强。劳动立法的发展、劳动关系矛盾的 凸显,既为劳动法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对其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自1986年建立劳动法学系以来,一直以劳动法和社会保障 法为特色。2007年、2008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级和北京市特色 专业建设点。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法学专业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方向)取得了丰硕的 成果:第一,成为北京市优秀育人团队。法学院形成了以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 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常委、教务处处长姜颖教授为 学术带头人的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育团队。该团队获2019年北京市优质育人团队。第 二,法学专业设置了 “劳动法”“社会保障法”“工会法”“外国劳动法”等特色理论课程, 开设 “劳动合同法实务”“劳动争议处理实务”“劳动法律诊所”等特色实践课程,形成了 法学学科体系完整,基础理论课程、特色方向课程、实践训练课程设置合理,劳动法和社 会保障法专业特色鲜明,育人效果明显的培养方案,积累了丰富的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特 色人才培养的经验。第三,出版了 《劳动法》 《劳动争议处理》等一批优秀的劳动法和社 会保障法教材。为了更好地与法学专业的培养方案相一致,劳动法教学团队在姜颖教授主编的教材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大量实务案例和演示案例的方式,编写了这部 《劳 动争议处理实务教程》。本书以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为主线,在系统介绍劳动争议处理基本 理论的基础上,分别对协商实务、调解实务、仲裁实务和诉讼实务进行充分论述,以求能 够全面介绍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并就现实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