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物联网在中国智慧养老技术及落地应用指南/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封面

作者:王杰

页数:324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12140215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部分介绍了智慧养老的落地难点、时代背景和常见的认识误区。第二部分介绍了主要的智慧养老技术、相应的技术标准体系及智慧养老应用特有的一个基础――适老化。第三部分讨论了项目类别的划分、项目维度与要素分析、用户与参与者分析、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评估和项目设计方法等内容。第四部分介绍了一些应用场景和两个具体的应用案例。很后,提供了必要的结束语和参考文献。与理论专著不同,本书更注重技术的应用,而应用的成败又多取决于技术以外的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本书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应用落地思路和方法,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作者简介

王杰
北京大学数学学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应用数学硕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通讯工程博士。北京怡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智能化养老专家委员会委员、智慧养老50人论坛联合发起人、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智慧医养分会副主任。曾任贝尔实验室高级研究员;Flash Networks工程实验室主任、亚太地区市场总监;全国老龄办信息中心养老技术研究院院长。 董少龙
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传感网络。现任民政部养老服务司三级调研员。主要参与从事养老服务政策制定、智慧健康养老、标准化、养老信息化、机构综合监管等工作。参与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微系统网若干信息技术研究 (KGCX2_SW_108);先后在国际学术会议、核心期刊(含IE检索)发表文章20余篇;参与《照料法和老年人服务标准》编写;参与多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参与国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研制工作。

目录

第 1部分 智慧养老应用落地现状

第 1章 智慧养老的落地难点 002

1.1 智慧养老的典型用途 002

1.2 智慧养老应用与其他智慧应用的区别 006

1.3 “养老”应用对“智慧”的特别要求 010

1.4 那些消失了的智慧养老项目问题出在了哪里 012

1.5 智慧养老技术应用在哪里最能体现价值 014

1.6 对当前智慧养老技术应用的合理期望 016

1.7 探寻智慧养老的用武之地 016

1.8 本章总结 017

第 2章 智慧养老的时代背景 019

2.1 人口老龄化的危机与机遇 020

2.1.1 人口结构的失衡 020

2.1.2 社会经济结构的突变 021

2.1.3 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022

2.1.4 养老服务业发展存在困境 023

2.1.5 新技术带来的希望 025

2.2 后工业化时代的养老 027

2.2.1 生命的讴歌 027

2.2.2 无限的视野 029

2.2.3 人类晚年需求的升级 030

2.2.4 自我发展的终极追求 031

2.3 养老产业及市场发展现状 031

2.3.1 养老产业与养老事业 031

2.3.2 养老服务业 034

2.3.3 医养结合 041

2.3.4 养老社区建设 044

2.3.5 老年用品 046

2.4 本章总结 049

第3章 关于智慧养老的常见误区 050

3.1 概念至上 052

3.2 技术万能 053

3.3 忽视体验 055

3.4 低估融合 056

3.5 误解老年人需求 057

3.6 误读子女孝心 058

3.7 高估老年人操作能力 059

3.8 本章总结 060

第 2部分 智慧养老的技术基础

第4章 智慧养老技术简介 064

4.1 养老环境与养老技术 065

4.2 传统的养老技术 066

4.3 市场的呼唤 067

4.3.1 养老服务人力资源的危机 067

4.3.2 人工服务的缺陷 068

4.4 认识智慧养老技术 069

4.4.1 渐进的智慧 069

4.4.2 我们身边的智慧养老产品 070

4.5 智慧养老的技术基础 072

4.5.1 物联网 072

4.5.2 云计算 073

4.5.3 大数据 074

4.5.4 VR/AR 075

4.5.5 人工智能 077

4.5.6 机器人 081

4.5.7 区块链 083

4.5.8 智能交互 086

4.6 智慧养老体系 086

4.6.1 技术分布模型 089

4.6.2 智慧养老技术应用模型 090

4.6.3 智慧养老管理模型 091

4.6.4 纯线上服务体系的架构 092

4.6.5 线上线下结合服务体系的架构 093

4.7 智慧养老的应用领域 093

4.7.1 智慧养老的价值 093

4.7.2 智慧助老 095

4.7.3 智慧孝老 100

4.7.4 智慧用老 103

4.7.5 智慧监管 105

4.7.6 智慧互助 106

4.8 未来的智慧养老应用 107

4.9 本章总结 110

第5章 智慧健康养老标准体系 111

5.1 智慧健康养老标准体系研究技术路线 111

5.2 智慧健康养老标准制修订方向 112

5.3 新型智慧健康养老标准体系三维概念模型 113

5.3.1 概念模型图 113

5.3.2 智慧健康养老标准体系框架设计与构建探析 114

5.4 基础类标准 115

5.5 感知类标准 116

5.5.1 数据采集标准 116

5.5.2 数据处理和服务支撑标准 117

5.6 传输类标准 117

5.6.1 网络传输标准 117

5.6.2 数据交换标准 118

5.7 应用服务类标准 119

5.7.1 外部资源交换标准 119

5.7.2 集成服务标准 120

5.7.3 终端服务标准 121

5.7.4 数据分析与利用标准 121

5.7.5 功能与流程标准 122

5.8 共性类标准 123

5.8.1 安全标准 123

5.8.2 标识标准 124

5.8.3 管理标准 125

5.9 本章总结 127

第6章 智慧养老项目的基础:适老化 128

6.1 老年人的能力衰退分析 130

6.1.1 视力 130

6.1.2 听力和语言 131

6.1.3 肢体操控 132

6.1.4 认知 133

6.2 老年人的使用习惯 134

6.2.1 态度 134

6.2.2 知识 134

6.3 常见的IT产品适老化设计缺陷 135

6.4 用户界面的适老化设计 137

6.4.1 适老化设计的基本要求 137

6.4.2 适老化设计的基本准则 138

6.5 人工智能与未来适老化设计 139

6.6 本章总结 139

第3部分 智慧养老项目分析与评估

第7章 智慧养老项目类别 142

7.1 智慧养老项目分类的角度 142

7.2 应用类型 144

7.3 成熟度 147

7.4 服务对象 149

7.5 用户群体 150

7.6 服务需求 152

7.7 资金来源 153

7.8 服务模式 154

7.9 本章总结 155

第8章 智慧养老项目维度与要素分析 157

8.1 智慧养老与项目评估 157

8.2 智慧养老项目的维度和要素分析 158

8.3 智慧养老项目的九个维度 160

8.4 智慧养老项目要素分析 161

8.4.1 项目目标 161

8.4.2 痛点问题 163

8.4.3 技术方案 164

8.4.4 服务方案 165

8.4.5 目标用户 166

8.4.6 商业逻辑 168

8.4.7 合规性 168

8.4.8 风险控制 169

8.4.9 全生命周期管理 170

8.5 本章总结 171

第9章 智慧养老应用用户与参与者分析 172

9.1 智慧养老应用中的各种角色 173

9.2 主动角色与被动角色 175

9.3 主动用户 175

9.3.1 主动老年用户 175

9.3.2 主动非老年用户 178

9.4 被动用户 179

9.4.1 被动老年用户 179

9.4.2 被动非老年用户 180

9.5 本章总结 180

第 10章 智慧养老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182

10.1 项目导向与目标清晰度 183

10.2 痛点问题 184

10.3 技术方案 187

10.3.1 技术成熟性 188

10.3.2 技术方案的完备性 190

10.3.3 技术方案的经济性 191

10.4 服务方案 192

10.5 目标用户 194

10.5.1 用户定位 194

10.5.2 用户驱动分析 194

10.5.3 项目产品的用户使用门槛 195

10.6 商业逻辑 199

10.6.1 支付方分析 200

10.6.2 数据价值 201

10.6.3 规模化目标评估 201

10.6.4 示范用户体验成本 202

10.6.5 展示宣传成本 203

10.7 合规性 203

10.8 风险控制 204

10.9 全生命周期管理 205

10.10 本章总结 205

第 11章 智慧养老项目评估 206

11.1 智慧养老项目评估概要 206

11.1.1 智慧养老项目评估目的 207

11.1.2 智慧养老项目评估方法 208

11.2 智慧养老项目评估的阶段和角度 210

11.3 智慧养老项目的评估内容 211

11.3.1 应用驱动还是技术驱动 212

11.3.2 服务的支付方是否明确 212

11.3.3 数据对谁有价值 213

11.3.4 适老化程度是否足够高 214

11.3.5 对老年人的好处是否直观、明显 214

11.3.6 技术方案是否完备 214

11.3.7 配套服务是否就绪 215

11.3.8 是否有规模化的、持续的用户群 215

11.3.9 是否满足合规性要求 215

11.3.10 是否有切实可行的风险控制机制 216

11.3.11 展示体验是否方便、容易 217

11.4 智慧养老项目评估体系 217

11.5 智慧养老项目评估应用示例 218

11.6 本章总结 221

第 12章 智慧养老项目的设计方法 222

12.1 智慧养老项目的设计原则 222

12.2 智慧养老项目的三段式设计流程 223

12.3 确定项目目标 224

12.4 确定痛点问题 225

12.5 明确目标用户 228

12.6 商业逻辑设计 231

12.7 服务方案设计 234

12.7.1 核心服务设计 234

12.7.2 间接商业逻辑嵌入 239

12.7.3 相关人员培训 240

12.7.4 服务管理 241

12.8 技术方案设计 241

12.8.1 技术功能组件与系统设计 241

12.8.2 产品使用的线下支持 242

12.8.3 方案开放性设计 243

12.8.4 系统与数据安全方案设计 244

12.8.5 界面适老化设计 245

12.9 合规性设计 246

12.10 风险控制设计 247

12.11 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247

12.12 本章总结 248

第4部分 智慧养老应用场景与案例

第 13章 当前和未来智慧养老应用介绍 250

13.1 未来的智慧养老应用场景 251

13.2 规模化应用 253

13.2.1 微信 253

13.2.2 全民K歌 254

13.2.3 Facebook 254

13.2.4 Skype 254

13.2.5 Wii 255

13.2.6 Philips Lifeline 255

13.2.7 Amazon Alexa/Google Home/Apple SIRI 255

13.3 试点类应用 255

13.3.1 分布式居家安全智能看护(居家安全,国内) 255

13.3.2 VR/AR(娱乐,国外) 257

13.3.3 虚拟宠物(精神慰藉,国外) 258

13.3.4 智能音箱(娱乐终端,国内) 259

13.4 展厅展示类应用 259

13.5 未来预测类应用 270

13.5.1 智能地板 271

13.5.2 智能穿戴 272

13.5.3 智能器具 272

13.5.4 生活辅助器械 273

13.5.5 健康管理方案 273

13.5.6 精神慰藉方案 274

13.6 智慧医养 275

13.6.1 健康监测 277

13.6.2 智慧护理 278

13.6.3 智慧康复 278

13.6.4 老年健康生活指导 279

13.6.5 实时众包助老服务平台 280

13.7 本章总结 282

第 14章 智慧养老案例介绍 283

14.1 安徽静安养亲苑智慧养老院 283

14.1.1 试点基本做法 284

14.1.2 运行情况 286

14.1.3 试点成效和经验 287

14.1.4 经验教训 288

14.2 体育馆路街道社区空巢老年人智能看护 289

14.2.1 体育馆路街道智慧养老试点基本情况 289

14.2.2 试点设计思路 289

14.2.3 试点效果 293

14.2.4 经验总结 293

14.3 本章总结 293

结束语 295

参考文献 297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物联网在中国智慧养老技术及落地应用指南/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25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