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庄明
页数:208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2016263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发展带来巨大变革,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国家政策不断适应、引导,城乡人口流动的社会政策和就业市场背景不断变化,农民工就业与社会融入以及他们的社会认知也在变化。新一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面对着怎样不同的就业、公共服务与流动境况?他们是否因此有着不同的社会认知评价?这些都是本书试图探讨与回答的问题。
作者简介
庄明,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博士。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博士。
目录
前言
2002年之前,我在市场部门工作,也是从那时起开始接触社会发展领域的,我在一些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做志愿者,开展一些活动和研究项目,这是我第一次深入接触农民工及其子女群体。当时国务院关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两为主”的政策刚开始提出[],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提供也只是刚开始在一些城市试点,农民工劳动权益维护也从被忽略逐渐转向被政府和公众所关注。那时,在城市里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农民工子女们因为公共教育资源的不足,又无法跨越借读费和户口的障碍,只能到教学条件较差的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就读。我还记得第一次去一所农民工子女学校,在一片杂乱的城乡接合部中,好不容易凭借国旗找到了一所租借一个废旧仓库作为校园的学校;孩子们在追逐玩耍的间隙到楼前的一根水管处喝水,不远处就是一片正在修建的商品楼盘。这是一番城乡不同户籍场景的直接比对,也意味着随着城市的扩张,这所简陋的学校将被拆除。城市不断扩张,孩子又要和务工经商的家长们搬离到更远的地方生活和居住。随着与孩子和家长们的接触,我对他们有了更多、更直接的了解。我问他们长大以后想做什么,答案除了大家都会说的做医生、工程师外,还有希望长大……
2002年之前,我在市场部门工作,也是从那时起开始接触社会发展领域的,我在一些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做志愿者,开展一些活动和研究项目,这是我第一次深入接触农民工及其子女群体。当时国务院关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两为主”的政策刚开始提出[],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提供也只是刚开始在一些城市试点,农民工劳动权益维护也从被忽略逐渐转向被政府和公众所关注。那时,在城市里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农民工子女们因为公共教育资源的不足,又无法跨越借读费和户口的障碍,只能到教学条件较差的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就读。我还记得第一次去一所农民工子女学校,在一片杂乱的城乡接合部中,好不容易凭借国旗找到了一所租借一个废旧仓库作为校园的学校;孩子们在追逐玩耍的间隙到楼前的一根水管处喝水,不远处就是一片正在修建的商品楼盘。这是一番城乡不同户籍场景的直接比对,也意味着随着城市的扩张,这所简陋的学校将被拆除。城市不断扩张,孩子又要和务工经商的家长们搬离到更远的地方生活和居住。随着与孩子和家长们的接触,我对他们有了更多、更直接的了解。我问他们长大以后想做什么,答案除了大家都会说的做医生、工程师外,还有希望长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