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律丛书澳门劳动法概论/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律丛书

封面

作者:苏建峰

页数:276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2014165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系统方法、历史方法、比较方法和司法解释方法,呈现劳动法的总体情况,使读者可以从各方面综合把握劳动法,这对学习和研究各单行劳动法规有着巨大的帮助。本书分为劳动法总论和劳动法分论两个部分。劳动法总论包括劳动法概述、劳动法的性质、劳动法渊源、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和劳动法的解释与应用;劳动法分论包括澳门个人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保护法)及集体劳动法。

作者简介

苏建峰 现任澳门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澳门大学法律翻译硕士、澳门法实务硕士课程课程主任,兼任澳门保安部队高等学校警官培训课程导师,澳门法律及司法培训中心培训课程导师,澳门大律师。1997年于澳门大学获中葡翻译学士学位。2000年~2012年就读于澳门大学法学院,先后获法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4年起在澳门大学任教至今。主要任教债法、劳动法、亲属继承法。在《法律适用》、《中国法律》、《澳门法学》、《法学院学报》和《澳门研究》等刊物上发表独著或合著论文十多篇。并出版了《不当得利补充说研究》一书。

本书特色

本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既有具体法律条款的解释与介绍,又有作者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出发所作之评析与批判。在《澳门基本法》所确立的“一国两制”框架下,澳门法律虽是中国法律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从而在中国境内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大陆法系法域。

目录

上编 劳动法总论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第一节 劳动法基础研究
第二节 劳动法的基本体系
第二章 劳动法的性质
第一节 公法与私法区分的概况
第二节 劳动法性质的界定
第三节 澳门劳动法的性质
第四节 社会法
第三章 劳动法渊源
第一节 法渊源与劳动法渊源
第二节 劳动法的内部渊源
第三节 劳动法的外部渊源
第四节 法律冲突的解决方法——法律位阶的适用
第四章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第二节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第五章 劳动法的解释与应用
第一节 劳动法的解释
第二节 劳动法的应用——时间适用和空间适用问题

下编 劳动法分论
第六章 澳门个人劳动法——劳动合同法
第一节 劳动合同立法沿革
第二节 关于劳动法律关系
第三节 关于劳动合同
第七章 澳门个人劳动法——劳动保护法
第一节 劳动保护法概述
第二节 劳动保护法的主要内容
第八章 集体劳动法
第一节 集体劳动法的沿革
第二节 集体劳动的范围和意义
第三节 中国工会与集体劳动法
第四节 澳门集体劳动法

参考文献

节选

  《澳门劳动法概论》:  (一)社会法思潮  社会安全制度是从劳动保护开始发展的,与之相似的是,社会法的构想也与劳动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过,两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所不同。由于劳动法的独立发展,法学对于劳动法的性质问题产生了疑问。基于劳动合同的私法性质,以及各国的民法典的编排方法,劳动法一直被归入私法。然而,进入19世纪后半叶,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从自由竞争转向垄断,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关系变得越发不平等,人们开始意识到自由放任主义所存在的各种问题,这促使国家加强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从而致使法律容许政府更多地介入劳动市场。在法学方面,劳动法私法说的神圣地位开始动摇,完全私法自治的劳动合同已经不能为人们所接受。这种趋势主要体现为私法公法化。学者们开始认识到劳动法不可能再被认为是纯粹私法范畴性质的,民法学者提出了半公法说(公私法混合)。  在对私法公法化(原属于私法范畴的规范被赋予了公法的性质)的解读上,半公法说认为这是因为在某些私法法律关系中,主体双方虽然在法律名义上是平等的权利义务主体,但在实际情况中却是异常不平等的。因此,纯粹私法上的规定已经不足以保障受害方,对此必须施以公法上的制裁。而在公法私法化(原属于公法范畴的规范被赋予了私法的性质)的解读上,无论刑事追诉、行政管理抑或其他的公共管理活动,其最终的依归都是实现私人利益,而个体的利益又是通过公共利益或社会利益而得以落实的。可以说,私法公法化是以公法强制性弥补私法意思自治的不足,其最终是以实现私法的价值为目的;公法私法化则是以弱化公权力来追求私人的意思表示,其目的是更好地实现公法的价值目标。  半公法说虽然越来越被学界接受,然而,在一些学者看来,该说同样存在问题。  一直以来,大部分法律规范都是针对社会生活的,而许多社会生活也是私人生活的表现,所以规范这些社会生活的应该是私法。然而,在当代法律规范中,越来越多规范私人关系的立法会伴随着公共当局的介入,以及订立一些刑事或行政上的制裁(后果)。那么,我们可以说,按照这个趋势几乎所有的法规都会趋向于半公法性质(明显的例子有消费者法、著作权法等),最终演变成半公法说一统的局面。  因此,有学者提出社会法说以尝试解决这个矛盾。该说认为,社会法既不属于公法也不属于私法,它是一条贯穿公法和私法领域的对角线。  中国学者董保华分析了由劳动法走向社会法三元法律结构的发展历程。一元法律结构,即公法上的权利渗透到社会一切领域的一种法律结构。国家从社会夺走了全部权利,个人既没有独立的权利也没有自由,呈现出国家本位。一元法律结构将整个社会视为一个层次来进行调整,这种法律结构在政治上往往以政教不分、诸法合体为特征,在经济上与一种封闭式经济而且是全社会范围内的封闭相适应。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实际上是重合的,这种重合的典型表现既是政治上的等级,也是经济上的等级。正是由于市民社会为政治国家所吸收,才会形成一元的法律结构。  二元法律结构是以公法与私法的区分为特征的法律结构。二元法律结构根据利益的不同层次,将整个社会分为微观的私域和宏观的公域两个层次来进行调整。西方的二元法律结构的功能首先表现了一种保障权利制权利的法制状态下资本主义的法律发展,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是围绕权利与义务相结合而进行的,即逐渐使权利的行使承担一定义务,以使权利受到限制,这也是私法与公法区别的价值意义。  三元法律结构是指公法、私法与社会法并存的法律结构。对于二元法律结构而言,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协调权力和权利两者间的关系。最佳的方式是为私法与公法相结合划出一块相对独立的领域,称为社会法,这就是第三法域。公法以国家利益为本位,私法以个人利益为本位,社会法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社会法是在私法公法化的过程中产生的。  社会法是调整非公非私以外的社会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即非公主要指非政府,非私主要指非个人,常常指集体与集体或群体与群体之间涉及公众利益的社会关系,如社会保障关系、劳动关系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关系等。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律丛书澳门劳动法概论/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律丛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24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