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郁有西,韩超,刘木森编著
页数:117页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1843183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建筑模型设计 (第二版)》编者立足于实践应用的角度引导学生认知、熟识模型设计制作原理,了解、掌握模型工艺,架构其合理的动态模型思维体系。主要内容包括:模型的概念及类型、模型设计制作的构成要素,分别从设计过程中的阶段模型类型入手,具体分析了不同阶段模型特点及制作工艺流程。本次再版,重点扩充了数字化模型设计制作程序与方法以及模型新技术的应用,各章节增加了当今先进的模型设计案例。每一章节增加了本章知识重点与关键词阐释,配备了PPT及重点案例制作视频内容,强化了模型制作的系统性与多维认识。并通过课前准备、教学安排、思考题等内容来提升教与学的时代化要求。在设计教学过程中依据本学科的特殊性,训练培养学生“造物选材,巧适工艺”的动态模型思维,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探索能力的锻炼。
作者简介
郁有西,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设计学院高级实验师,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刘木森,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设计学院院长,教授。韩超,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设计学院讲师。
本书特色
目前市场同类书多数仅从传统模型工艺角度成书,内容相对单一,模型理论与实践应用系统性有待提升。《建筑模型设计》第二版,在第一版基础上进行了现代模型设计理念方面的修订,系统探讨了在不同环境中如何使用模型及其建造原因,不同模型材质建造的可能性;新增了3D数字化模型建造的内容;增补了上百幅高质量的模型图片;每一章节增加了本章知识重点与关键词阐释,配备了PPT及重点案例制作视频内容。通过阅读本书,能够令读者清晰建立模型制作的核心框架,广泛地掌握现代建筑模型设计理念与制作的应用技能。
目录
001 第一章
模型概述
002 – 第一节 模型
005 – 第二节 模型的基本类型
013 – 第三节 地形学模型与建筑主体模型
019 – ★本章思考题
020 第二章
建筑模型设计的构成要素
021 – 第一节 功能构成要素
022 – 第二节 技术构成要素
025 – 第三节 美学构成要素
029 – ★本章思考题
030 第三章
建筑模型的材料与设备
031 – 第一节 材料
041 – 第二节 设备
045 – ★本章思考题
046 第四章
建筑模型的设计制作
047 – 第一节 计划
049 – 第二节 模型主体的制作
060 – 第三节 环境模型制作
069 – 第四节 特殊效果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072 – 第五节 模型的拍摄
074 – ★本章思考题
075 第五章
数制时代的建筑模型制作
076 – 第一节 数制模型制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078 – 第二节 软件工具和数制工艺
081 – 第三节 数制模型制作实例
095 – ★本章思考题
096 第六章
建筑模型鉴赏
118 – 参考文献
节选
在设计实践中,设计师需要具备几种技能:直接在三维中将设计形象化的能力;制作模型的能力;徒手和尺规作图与计算机绘图的能力。现代设计越来越向着错综复杂的多维空间发展,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观念的结合,构成了前所未有的设计艺术新思潮。于是,摆在设计师面前的新课题就是怎样全方位地把自己的设计意图表达出来(图1-3)。 图形思维和模型思维是创造性设计的两种基本思维模式。在设计过程中,主要体现在草图和模型这两种常用的表现形式中。通过草图和模型,设计的过程被记录下来。草图是一种媒介,设计师可以通过它来思考、研讨、发展方案构思。虽然草图会因方案的深入而被不断地修改,但它是在一个二维抽象的空间层面上,以图解的元素将构思方案表现出来的设计表达方式。一种建筑语言仅仅通过图纸是不容易被接受的。反之,一种直观的能展现空间的设计模型,尤其是设计过程中的概念模型和扩展模型,是建筑设计实践中伴随草图不可或缺的重要表现手段。 扩展模型可满足草图的变动和多样性的需求,可将设计构思具体转化,对理解方案非常直观,在概念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它对设计思维的拓展、设计方法的变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模型都是为了深化解决功能和形式的关系问题,使每一个步骤更接近完美的设计(图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