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宋镇豪主编
页数:622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3259814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甲骨文与殷商史》新十辑,收录了近期新的相关学术成果。
作者简介
宋镇豪,男,1949年生,江苏江阴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主要从事甲骨学、古文字学和中国上古史研究,主要论著有《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春秋战国习俗史》、《中国饮食史˙夏商卷》、《中国风俗通史˙夏商卷》等。
目录
關於武丁以前甲骨文的探索
論歷組卜辭時代争論與“兩系說”前途
甲骨文家譜刻辭的提出和早期研究
關於山東博物館、天津博物館所藏甲骨文的整理研究
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整理的理論與實踐
《天理大學附屬參考館藏甲骨文字》補釋
明義士《殷虚卜辭後编》的文獻學研究
兩片新見甲骨卜辭考釋
記香港中大“甲骨文電子资料庫”的創建與智能
說甲骨文“驅”、“鴻”、“龖”、“羌”
釋殷卜辭中快速的“速”字
甲骨文“吉”字新探
卜辭賸義五則
也說“盜”、“鑄”
說“□(特殊字体)”與“□(特殊字体)”
從甲骨文談“亡”字的詞義演變——兼談詩經《葛生》的“予美亡此”
由甲骨文“□(特殊字体)”字談“□(特殊字体)、□(特殊字体)”釋讀“紳”的問題
甲骨卜辭“粤”字新說
甲金文的“皮”、“革”和東巴文的“皮”
花束卜辭“革”字釋義及黄類卜甲兆枝指向問題芻議
弁、筐考辯
甲骨文中“亏”字新釋
卜辭“焚”字異體所呈現甲骨文用字表詞的特點
殷墟甲骨文“婦某”角色析論
談談與晚商井方或相關聯的幾則材料
殷墟甲骨文中的“宴”與商代的奄國及奄侯
在甲骨文中尋找楚人的踪迹:一個學術史的回顧
商代甲骨卜辭中的“四戈”問題補議
賓組卜辭中所見戰争分類分期初探
卜辭所見青銅禮器器用研究
問鼎·貞——從詞義演變考察晚商至束漢占卜概念的變化
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中“侃”的占卜用途及其所表達的主觀感受
甲骨卜辭中的“帝五丰臣”
甲骨文“寧□(特殊字体)”考——兼論“□(特殊字体)”字的象形意義
中國境内古今文字中“虹”字的構形及其所反映的民間信仰
拓片綴合的機會與風險——以河南博物館舊藏甲骨為中心的檢視
《丙編》二四七加綴及相關問題
《合集》甲骨校訂四例
形態學理論指導下的甲骨新綴
甲骨刻辭填色的拉曼光譜分析
關於國圖藏甲骨中塗朱現象的初步考察
花束龜腹甲鑽鑿布局的整理研究
殷墟卜辭兆序校讀七則
甲骨形態對糾正卜辭誤讀的重要價值
從異類同版現象看黄組甲骨文的精細分類
《合集》釋文校補兩則
《合集》工3505釋讀
甲骨契刻研究綜述
甲骨分類史小考
《甲骨集成·第一集》校勘小記
甲骨文作偽新動向——青銅鏽色甲骨文
徵稿啟事
論歷組卜辭時代争論與“兩系說”前途
甲骨文家譜刻辭的提出和早期研究
關於山東博物館、天津博物館所藏甲骨文的整理研究
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整理的理論與實踐
《天理大學附屬參考館藏甲骨文字》補釋
明義士《殷虚卜辭後编》的文獻學研究
兩片新見甲骨卜辭考釋
記香港中大“甲骨文電子资料庫”的創建與智能
說甲骨文“驅”、“鴻”、“龖”、“羌”
釋殷卜辭中快速的“速”字
甲骨文“吉”字新探
卜辭賸義五則
也說“盜”、“鑄”
說“□(特殊字体)”與“□(特殊字体)”
從甲骨文談“亡”字的詞義演變——兼談詩經《葛生》的“予美亡此”
由甲骨文“□(特殊字体)”字談“□(特殊字体)、□(特殊字体)”釋讀“紳”的問題
甲骨卜辭“粤”字新說
甲金文的“皮”、“革”和東巴文的“皮”
花束卜辭“革”字釋義及黄類卜甲兆枝指向問題芻議
弁、筐考辯
甲骨文中“亏”字新釋
卜辭“焚”字異體所呈現甲骨文用字表詞的特點
殷墟甲骨文“婦某”角色析論
談談與晚商井方或相關聯的幾則材料
殷墟甲骨文中的“宴”與商代的奄國及奄侯
在甲骨文中尋找楚人的踪迹:一個學術史的回顧
商代甲骨卜辭中的“四戈”問題補議
賓組卜辭中所見戰争分類分期初探
卜辭所見青銅禮器器用研究
問鼎·貞——從詞義演變考察晚商至束漢占卜概念的變化
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中“侃”的占卜用途及其所表達的主觀感受
甲骨卜辭中的“帝五丰臣”
甲骨文“寧□(特殊字体)”考——兼論“□(特殊字体)”字的象形意義
中國境内古今文字中“虹”字的構形及其所反映的民間信仰
拓片綴合的機會與風險——以河南博物館舊藏甲骨為中心的檢視
《丙編》二四七加綴及相關問題
《合集》甲骨校訂四例
形態學理論指導下的甲骨新綴
甲骨刻辭填色的拉曼光譜分析
關於國圖藏甲骨中塗朱現象的初步考察
花束龜腹甲鑽鑿布局的整理研究
殷墟卜辭兆序校讀七則
甲骨形態對糾正卜辭誤讀的重要價值
從異類同版現象看黄組甲骨文的精細分類
《合集》釋文校補兩則
《合集》工3505釋讀
甲骨契刻研究綜述
甲骨分類史小考
《甲骨集成·第一集》校勘小記
甲骨文作偽新動向——青銅鏽色甲骨文
徵稿啟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