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散佚与重现

封面

作者:孙家红

页数:348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2017700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读例存疑》一书作为晚清刑部尚书薛允升的代表性律学作品,不仅萃聚薛氏一生律学著述之精华,集中国古代律学之大成,更为晚清法律改革奠定坚实的知识储备。本书以新近在北京、东京、上海三地发现的十数册《读例存疑》稿本为契机,对于以薛允升为代表的晚清律学研习活动、律学作品创作传播,以及法律学派的形成互动,进行了详细具体、丰富生动的讨论和揭示,在相当程度上更新了当今学界关于晚清法律改革前后历史的诸多陈旧见解,为我们重新审视和检讨晚清法律改革以来的中国法律现代化运动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创新探索。

作者简介

孙家红,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法律历史研究,出版个人专著《清代的死刑监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通往经世济民之路——北京大学经济学科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关于“子孙违犯教令”的历史考察——一个微观法史学的尝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荣获第一届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优秀成果奖(2008)、第五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2014),第七届胡绳青年学术奖(2016)。另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若干篇,整理出版法律历史文献若干部,逾千万字。

本书特色

《读例存疑》一书作为晚清刑部尚书薛允升的代表性律学作品,不仅萃聚薛氏一生律学著述之精华,集中国古代律学之大成,更为晚清法律改革奠定坚实的知识储备。本书以新近在北京、东京、上海三地发现的十数册《读例存疑》稿本为契机,对于以薛允升为代表的晚清律学研习活动、律学作品创作传播,以及法律学派的形成互动,进行了详细具体、丰富生动的讨论和揭示,在相当程度上更新了当今学界关于晚清法律改革前后历史的诸多陈旧见解,为我们重新审视和检讨晚清法律改革以来的中国法律现代化运动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创新探索。

目录

Preface One Pierre-tienne Will (魏丕信)

序二 黄源盛

序三 洞烛幽微见真知 王志强

第一章 北京、东京、上海三地馆藏薛允升《读例存疑》稿本发现与研究

绪论 薛允升及其著述

一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读例存疑》稿本二册

(一)二册稿本之发现

(二)初窥《读例存疑》之成书

(三)稿本的抄录者——郭昭

二 日本东洋文化研究所藏《读例存疑》稿本八册

(一)八册遗稿之发现

(二)再窥《读例存疑》之成书

(三)《读例存疑》与《唐明律合编》之同源

三 上海图书馆藏《读例存疑》稿本六册

(一)以往研究之检讨

(二)六册稿本之重审

(三)稿本中新见诸刑官

结论 从薛允升《读例存疑》看晚清刑部之律学创作

(一)关于薛允升及其律学之评价

(二)从《读例存疑》看晚清刑部之律学创作

第二章 薛允升《定例汇编》之重见——兼论田藏《唐明清三律汇编》之文献属性

(一)田藏《唐明清三律汇编》及其由来

(二)《唐明清三律汇编》与《唐明律合编》、《读例存疑》之关联

(三)《定例汇编》:破解《唐明清三律汇编》内容之谜

第三章 沈家本《薛大司寇遗稿序》之生成——兼论晚清刑部官员之律学研习

(一)一个偶然发现

(二)从《妇女实发律例汇说》到《薛大司寇遗稿》

(三)从《妇女实发律例汇说》看晚清刑部官员之律学研习

第四章 从《读例存疑》看清代律例条文的继承和演变

(一)缘起与检讨

(二)清代律文的继承和演变

(三)清代例文的继承和演变

(四)世变:清代律例演变的日暮穷途

第五章 薛允升遗著《秋审略例》的散佚与重现

(一)小引

(二)《秋审略例》的散佚与重现

(三)略论《秋审略例》的成书时代

征引文献

一 历史资料

二 今人著述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散佚与重现》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19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