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社会工作导论

封面

作者:贾志科主编

页数:266页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30721731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专业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主要理论和重要方法。一是系统介绍了社会工作的涵义与特征、对象和领域、目标与功能, 并描述了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产生与发展过程 ; 二是阐明了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系以及专业伦理, 并对社会工作的主要理论进行了阐述 ; 三是介绍了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并对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 四是对专业社会工作的三大基本方法以及其他一些重要方法进行了介绍与分析。

作者简介

贾志科,1982年8月生于河北石家庄。2015年6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人口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中国人口学会调查评估与大数据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科协九大代表、河北省人口学会理事等,现兼任河北省资政社情民意研究院副院长、河北大学社情民意研究院执行院长。荣获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河北省高校百名很好创新人才、河北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河北省社会科学很好青年专家特别提名等称号。

目录

第一章 关于社会工作的基本认识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含义与特征
一、对社会工作基本内涵的理解
二、社会工作的定义
三、我国现存的三种不同理解
四、社会工作的主要特征
五、与社会工作相关的一些概念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对象和领域
一、社会工作的对象
二、社会工作的领域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目标与功能
一、社会工作的目标
二、社会工作的功能
第四节 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一、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
二、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
一、社会工作产生的思想萌芽和思想基础
二、社会工作的实践基础——慈善事业对社会工作的贡献
第二节 欧美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一、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
二、德国的“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
三、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
四、英美的睦邻组织运动
五、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六、“福利国家”的兴起与发展
七、专业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社会工作的历史、产牛和发展
一、我国社会工作的曲折发展过程
二、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恢复和未来发展

第三章 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第一节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与体系
一、价值的内涵与特征
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内涵和作用
三、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内容与体系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
一、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含义与作用
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特点及主要内容
三、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决定

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
第一节 理论的重要性及其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一、理论的重要性
二、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第二节 社会工作理论的功能与分类
二、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主要理论
一、精神分析取向社会工作理论
二、认知行为理论
三、生态系统理论
四、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
五、增能理论

第五章 社会工作过程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与系统
一、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
二、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系统
第二节 社会工作过程中的专业关系
一、工作者与受助者的关系
二、专业关系的特点
第三节 社会工作过程模式
一、约定或接案阶段
二、预评估问题阶段
四、工作介入阶段
五、评估总结及结束阶段

第六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第一节 概念界定与相互关系
一、人类行为
二、社群l环境
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多维视角
一、生物学视角
二、心理学视角
三、社会学视角
第三节 生命历程中的人类行为
一、胎儿期
二、婴幼儿期
三、学龄前期
四、学龄期
五、青少年期
六、青年期
七、成年期
八、老年期

第七章 个案工作
第一节 个案工作概述
一、个案工作的概念与本质特征
二、个案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三、个案工作的目标及应用
第二节 个案工作的治疗模式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二、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三、人本主义治疗理论
四、危机介入模式
五、家庭治疗模式
第三节 个案工作的程序与基本技巧
一、个案工作的程序
二、基本技巧

第八章 小组工作
第一节 小组工作概述
一、小组工作的含义
二、小组工作的功能和类型
三、小组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小组工作的模式与理论基础
一、社会目标模式
二、互惠模式
三、治疗模式
四、发展模式
第三节 小组工作的过程及工作方法
一、小组的筹备
二、小组初期
三、小组中期
四、小组的后期
五、小组的评估

第九章 社区工作
第一节 社区工作概述
一、社区与社区工作
二、社区工作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社区工作的理论与理论模型
一、社区工作的理论
二、社区社会工作的实施模型
第三节 社区工作的一般过程
一、对社区工作过程的不同认识
二、社区工作的一般过程
第四节 社区工作实施的原则与技巧
一、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
二、社区工作的基本技巧

第十章 社会行政
第一节 社会行政的基本理论
一、社会行政的概念与特征
二、社会行政的作用
第二节 社会行政的层次、功能
一、社会行政的层次
二、社会行政的功能
第三节 社会行政的主体
一、社会行政组织
二、社会行政领导
第四节 社会行政的动态过程
一、社会行政决策
二、社会行政计划
三、社会行政热行
四、社会行政监督和评估
第五节 社会行政的保障
一、社会行政人力资源管理
二、社会行政财务管理

第十一章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第一节 社会政策的含义与类型
一、社会政策的含义
二、社会政策的类型
第二节 社会政策制定的一般过程
一、制定过程
二、执行过程
三、评估过程
四、调整过程
第三节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主要内容
一、我国有关社会建设的一般性法规与政策
二、我国促进和规范社会工作发展的法规与政策
三、我国社会工作主要业务领域中相关法规与政策

第十二章 社会工作研究
第一节 社会工作研究概述
一、社会工作研究的含义与特征
二、社会工作研究的伦理与功能
三、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论
第二节 社会工作研究的一般过程
一、选择研究问题并确定研究题目
二、文献回顾和探讨
三、提出研究假设
四、研究设计
五、收集资料
六、分析资料
七、撰写研究报告
第三节 社会工作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二、主要的研究方法
后记

节选

  《社会工作导论》:  1.理论  (1)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构成专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  1957年格林伍德在其《专业的属性》一文中指出,专业应该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一个专业应该有一套系统的、支持其活动的理论体系。第二,它已被社会广泛认可,即社会对这种专门活动是接受的和高度评价的。第三,该种活动具有专业权威,即在这种活动内部已经建立起专业的权威,专业能力成为该领域活动的重要评价标准。第四,职业内部有伦理守则。从事该活动已成为一种职业,而且职业内部有对其成员进行约束的、系统的伦理上的要求。第五,这一职业群体形成了专业文化。从业者有高度认同的价值观,有基本上一致的专业行为方式。可见,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应当需要用到相当专业的技巧和能力,也会用专业特有的价值观去处理社会上的各种价值冲突,并且要避免主观主义色彩。可以说,社会工作价值观既是构建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哲学基础,也是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依据。并且,社会工作专业之所以有别于其他人类服务专业,其专业价值观体系也是重要的标志之一。  (2)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确定社会工作专业使命或目标的根据  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是通过提供专业服务解困济贫,维护脆弱群体的权益,发展他们的潜能,从而恢复和增强其社会功能,最终提升其生活福利水平。这样的使命或目标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坚信:社会能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能够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展自身,追求幸福;社会工作者通过提供专业服务可以使人们尤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更好地获得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公平对待。  (3)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  在社会工作教育和培训过程中,能否形成稳固、内化的专业价值观,是衡量学习者是否达至教育目标的关键标准。对于同一个问题,每个人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认识,观点甚至截然相反。大多数人在接受社会工作专业学习和训练之前,其个人价值观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都存在差异。我们并不要求个人价值观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完全保持一致,但要求社会工作的从业人员能够认识到个人价值观与专业价值观为什么存在差异,以及如何调整可能存在的冲突,并且在从事专业活动时,要体现出受到过专业的教育和训练。2.实践(1)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动力社会工作本质上属于道德实践。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会将服务对象的利益放在优先位置。对人类的热爱,对弱势群体的同情、支持,对人类潜能和对专业本身的信心,激励着社会工作者克服种种困难,完成助人使命。  (2)通过专业伦理标准的形式,社会工作价值观可以指导工作者的实践  一般来说,伦理标准越明确具体,这样的指导就越有效。虽然由于复杂的人类关系、有限的社会资源以及专业本身的独特性,加上社会工作者自身的能力、水平等因素,社会工作实践会面临这样那样的伦理困境,但国际社会工作发展的经验表明,社会工作伦理标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  (3)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促使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的有效力量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可以增强社会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丰富其人文情怀修养,使社会工作者具有强烈的个人实现感,大大提升个人的生命价值。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训练,多数社会工作从业人员都能够改进个人世界观和价值观,许多人已经把热爱人类、服务人类当作自己个人生活的主导信念。  (4)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  对我国的社会公众而言,社会工作还是一种新的专业和职业。能否达到公众的服务期望,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他们的期望,取决于社会工作者的服务态度、服务精神和服务效果。虽然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有助于解决问题和提升服务水平,但专业价值观在其中起的关键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社会工作者必须在服务过程中充分展示专业价值信念,才能获得公众的信赖和支持。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社会工作导论》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18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