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罗飞,王竹泉
页数:159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0959459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论文集,收集了罗飞教授及其与其他知名学者合著的论文,发表期间从1983—2003。研究内容包括:合并会计报表理论与实务研究、会计基本理论问题探讨、会计监督理论与实践研究、会计教育问题研究、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改革探讨、成本控制理论问题研究、中国国民生产总值靠前比较研究等。
目录
第一章 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与财务关系
一、财务环境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二、财务环境与财务关系
三、财务环境的特征及其评价方法
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环境
五、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财务环境和财务关系
第二章 国家作为出资者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
一、国家作为出资者与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宏观经济调控者对国有企业管理的区别
二、为什么要加强国家作为出资者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
三、加强国家作为出资者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依据
四、国家作为出资者如何加强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
五、国家出资者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六、深圳市国有控股公司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案例
七、规范国家作为出资者对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体制
第三章 国有企业的财务决策机制
一、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财务决策机制
二、财务决策机制的影响因素
三、财务决策机制构造的基本方法
四、国有企业财务决策机制的构建
第四章 国家出资者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激励与监督约束机制
一、国家出资者财务管理的激励与监督约束机制: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二、产权结构调整:解决国有企业激励和监督约束问题的根本出路
三、建立国家出资者财务管理的激励与监督约束机制的基础
四、国家出资者财务管理的激励与监督约束机制的设计
第五章 国有资本监管体制与国有控股公司监管模式研究
一、国有资本监管体制与国有控股公司监管模式改革的简要回顾
二、国有资本与国有资产概念界定
三、国资委监管的国有资本范围
四、国有资本监管的分工、层次及研究重点
五、地方政府国有资本监管的目标定位和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现状
六、地方政府国资委层面国有资本监管体制改革
七、国有控股公司层面的国有资本监管模式选择
第六章 国家出资者对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理论与模式
一、会计监督的概念
二、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中国会计的一大特色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家出资者对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命题
产生的经济背景
四、研究基点:政资分开
五、理论基础:委托一代理理论和产权理论
六、理论构架的核心:理顺国家出资者会计监督与其他
监督的关系
七、国家出资者对国有企业现行会计监督形式评说
八、模式设计:构建国家出资者对国有企业会计监督的新模式
第七章 独立董事制度与会计监督
一、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治理
二、上市公司会计监督模式之选择
三、上市公司会计监督体系之重构
四、如何调动独立董事的积极性
五、审计委员会如何开展工作
六、独立董事与股东制衡
七、独立董事的失职问题和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
附录A 中国大陆企业财务管理的体制与目标
附录B 论我国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
附录C 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财务概况(1998—2018年)
参考文献
一、财务环境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二、财务环境与财务关系
三、财务环境的特征及其评价方法
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环境
五、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财务环境和财务关系
第二章 国家作为出资者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
一、国家作为出资者与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宏观经济调控者对国有企业管理的区别
二、为什么要加强国家作为出资者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
三、加强国家作为出资者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依据
四、国家作为出资者如何加强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
五、国家出资者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六、深圳市国有控股公司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案例
七、规范国家作为出资者对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体制
第三章 国有企业的财务决策机制
一、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财务决策机制
二、财务决策机制的影响因素
三、财务决策机制构造的基本方法
四、国有企业财务决策机制的构建
第四章 国家出资者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激励与监督约束机制
一、国家出资者财务管理的激励与监督约束机制: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二、产权结构调整:解决国有企业激励和监督约束问题的根本出路
三、建立国家出资者财务管理的激励与监督约束机制的基础
四、国家出资者财务管理的激励与监督约束机制的设计
第五章 国有资本监管体制与国有控股公司监管模式研究
一、国有资本监管体制与国有控股公司监管模式改革的简要回顾
二、国有资本与国有资产概念界定
三、国资委监管的国有资本范围
四、国有资本监管的分工、层次及研究重点
五、地方政府国有资本监管的目标定位和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现状
六、地方政府国资委层面国有资本监管体制改革
七、国有控股公司层面的国有资本监管模式选择
第六章 国家出资者对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理论与模式
一、会计监督的概念
二、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中国会计的一大特色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家出资者对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命题
产生的经济背景
四、研究基点:政资分开
五、理论基础:委托一代理理论和产权理论
六、理论构架的核心:理顺国家出资者会计监督与其他
监督的关系
七、国家出资者对国有企业现行会计监督形式评说
八、模式设计:构建国家出资者对国有企业会计监督的新模式
第七章 独立董事制度与会计监督
一、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治理
二、上市公司会计监督模式之选择
三、上市公司会计监督体系之重构
四、如何调动独立董事的积极性
五、审计委员会如何开展工作
六、独立董事与股东制衡
七、独立董事的失职问题和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
附录A 中国大陆企业财务管理的体制与目标
附录B 论我国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
附录C 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财务概况(1998—2018年)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