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共有产权与乡村协作机制

封面

作者:周嘉

页数:288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33882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关于乡村协作实践的民族志,以位于山西省原洪洞、赵城与霍县交界处的“四社五村”为研究个案。四社五村历史悠久,早在金元时期即已存在,属于民间自发组成的水资源管理组织。由于地处太岳山脉南延支脉霍山脚下,坐落在黄土台地上,水资源环境极其恶劣,在长期干旱压力之下,加入该组织的村庄数量多达十几个。四社五村水利社会之形成,是以具有“公共物品”属性或“共有”意涵的水利为中心而延伸出来的区域性社会关系体系。千百年来,该水利社会延续不断,运用民间的智慧和文化的力量,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作者简介

  周嘉,1983年8月生,山东莱西人,法学博士,现为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讲师,在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人类学、区域社会史。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道教》、《城市史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一项,荣获厅、市级奖励多项。

目录

导论
一 四社五村之“缘”
二 问题意识与文献回顾
三 研究策略与方法论
四 资料运用与调查实践

第一章 生态、生计与亲属关系
一 自然地理与人文活动
二 生计模式与持续生存
三 亲属制度与社会关系

第二章 “四社五村”的知识考古
一 官方文献的记载与表述策略
二 地方文献背景下的谱系考掘
三“他者”的理解与智识取向

第三章 “泉域社会”的整体协作
一 权威体系
二 技术手段
三 文化理性
四 象征支配
五 道义经济
六 纠纷调处

第四章 水利工程的地志学
一 家园与水利地景
二 从合作化到责任制
三 从“有序”到“失序”

第五章 “非遗”的民俗政治
一 作为最初线索的山洪事件
二 历史水册的二次问世
三 从默默无闻到蜚声海外
四 地方民众的期待
五“申遗”的地方实践

结论
一 “他者”视角下的地方史
二 乡村协作与国家转型

附录
附录一 访谈资料
附录二 四社五村水利工程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报告
附录三 四社五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片解说词
附录四 田野工作日记(节选)

参考文献
一 史料(方志、地方文献资料)
二 著作
三 期刊论文
四 英文专著、论文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共有产权与乡村协作机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18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