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学林追远录

封面

作者:王宁 著

页数:352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02018931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学林追远录

内容简介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著名语言文字学家王宁先生撰写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书中追忆了朱季海、陆宗达、周秉钧等章黄之学的重要传人,钟敬文、启功、刘乃和、郭预衡等北师大名师,周有光、王力、吕叔湘、张志公等前辈师长,邹晓丽、资华筠、谢栋元等同窗学友和同辈朋友,以及李宝芬、郭良蕙、吕启璪等专业之外的师友。品读这些醇厚典雅、真挚通透的文字,我们不仅能清晰地看到王宁先生个人的成长轨迹、领略诸多文化名家的嘉言懿行,也能一览百年来时代变迁、社会发展、学术进步的斑斓画卷,从而受到强烈的感染和多方面的启发。
本书配图50幅,定格了王宁先生及诸多文化名家的精彩瞬间。

作者简介

王宁,1936年生,浙江海宁人,著名语言文字学家。1954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58年毕业,1961—1964年在北师大攻读古代汉语研究生,师从陆宗达先生。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与陆宗达先生合著的《训诂方法论》《古汉语词义答问》《训诂与训诂学》、独著《训诂学原理》《〈说文解字〉与汉字学》《汉字构形学导论》《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餐桌上的训诂》等。

本书特色

1.因为生存和进取的不易,便使我十分感念知遇者的恩情,珍惜前行者的指引,敬重纯正者的初心,钦佩利他者的胸怀。
2.我此生有幸遇到他们,是他们在我入门时引领我,在我迷茫时启发我,在我畏难时鼓励我,在我盲目时警示我。
3.这种朴实平易的作风,给他的学生作了极好的榜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经常跟从陆先生的人都知道,他的浅显是以渊博作后盾的,而平易反映的正是他真正的透彻。
4.年届百岁,钟老拄着拐杖漫步在校园里,一群年轻的学子钦敬地远远跟着他,成为北师大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在他神清气爽的面容和从容不迫的脚步里,永远有那份自信与坚定。我一直觉得,他真的会长生不老。但是,2002年1月10最,他走了。
5.启先生随和,但绝对有原则;幽默,但不开轻浮的玩笑;谦虚,但从不虚伪,不说假话。看到一些普通人模仿他的假字画,启先生会幽默地说:“这比我写得好!”有人拿着真是他写的字去问他真伪,他也会幽默地说:“这幅字劣而不伪!”
6.每读《论语·卫灵公》,我常常联想起乃和先生。她没有儿女,少有亲情,却没有听到她说“孤独”。她专注读书撰文,从不停歇,却没有听到她说“疲累”。她起居简陋,穿着朴素,饮食清淡,更不曾听到她抱怨“简薄”。这就是一位有独特贡献的女学者的人生——“谋道不谋食”,是她生活的写照;“忧道不忧贫”,是她精神的追求。
评不上博导,他心里不会很痛快,但也不会太不痛快。我这么说也是有根据的。80年代我申报正教授职称,条件大概够了,可是连评了三年没过去。有一次路上碰见郭先生,他主动问起这件事。我和郭先生站在路上有这样一次对话。
郭先生说:“又没评上?没觉得不痛快吧?”
我说:“没有。不会不痛快。谁叫我来北师大晚呢?反正评一个少一个,总有轮到我的一天吧。”
郭先生说:“你得这样想才彻底,就是总轮不到你也无所谓,该干什么干什么,许你干就行!”
我说:“您这话还不彻底,还可以这么想:不许干这个也没关系,咱们干别的!”
他说:“对!即使干别的也不许,等许干了咱们再干也可以啊。”
我们俩都乐了。想得开是一种境界,不放弃是一种更高的境界。1.因为生存和进取的不易,便使我十分感念知遇者的恩情,珍惜前行者的指引,敬重纯正者的初心,钦佩利他者的胸怀。
2.我此生有幸遇到他们,是他们在我入门时引领我,在我迷茫时启发我,在我畏难时鼓励我,在我盲目时警示我。
3.这种朴实平易的作风,给他的学生作了极好的榜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经常跟从陆先生的人都知道,他的浅显是以渊博作后盾的,而平易反映的正是他真正的透彻。
4.年届百岁,钟老拄着拐杖漫步在校园里,一群年轻的学子钦敬地远远跟着他,成为北师大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在他神清气爽的面容和从容不迫的脚步里,永远有那份自信与坚定。我一直觉得,他真的会长生不老。但是,2002年1月10最,他走了。
5.启先生随和,但绝对有原则;幽默,但不开轻浮的玩笑;谦虚,但从不虚伪,不说假话。看到一些普通人模仿他的假字画,启先生会幽默地说:“这比我写得好!”有人拿着真是他写的字去问他真伪,他也会幽默地说:“这幅字劣而不伪!”
6.每读《论语·卫灵公》,我常常联想起乃和先生。她没有儿女,少有亲情,却没有听到她说“孤独”。她专注读书撰文,从不停歇,却没有听到她说“疲累”。她起居简陋,穿着朴素,饮食清淡,更不曾听到她抱怨“简薄”。这就是一位有独特贡献的女学者的人生——“谋道不谋食”,是她生活的写照;“忧道不忧贫”,是她精神的追求。评不上博导,他心里不会很痛快,但也不会太不痛快。我这么说也是有根据的。80年代我申报正教授职称,条件大概够了,可是连评了三年没过去。有一次路上碰见郭先生,他主动问起这件事。我和郭先生站在路上有这样一次对话。郭先生说:“又没评上?没觉得不痛快吧?”
我说:“没有。不会不痛快。谁叫我来北师大晚呢?反正评一个少一个,总有轮到我的一天吧。”
郭先生说:“你得这样想才彻底,就是总轮不到你也无所谓,该干什么干什么,许你干就行!”
我说:“您这话还不彻底,还可以这么想:不许干这个也没关系,咱们干别的!”
他说:“对!即使干别的也不许,等许干了咱们再干也可以啊。”
我们俩都乐了。想得开是一种境界,不放弃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8.永培做事有时也爱使拙劲儿。他为了给陆先生买一根软的皮带,可以连着去三趟王府井。那时候,北师大的工十楼冬天的温度不够,陆先生又有早上四点起床喝茶看书的习惯,屋里总要安装煤炉,固定煤炉烟筒的铁丝买不到粗的,永培会骑着自行车四处去找。

目录

自序……001 走近章太炎……001既往对未来的召唤……017今世再无朱季海……024纪念我的第一陆宗达先生……038附:善教者,使人继其志……048忠贞不畏死节义不负心——林尹教授传奇的一生……058仁心、学心、公心交汇的人格——《李格非传》序……067答谢恨晚——怀念我的第一周秉钧先生……072自序……001

走近章太炎……001
既往对未来的召唤……017
今世再无朱季海……024
纪念我的第一陆宗达先生……038
附:善教者,使人继其志……048
忠贞不畏死节义不负心
——林尹教授传奇的一生……058
仁心、学心、公心交汇的人格
——《李格非传》序……067
答谢恨晚
——怀念我的第一周秉钧先生……072

百川学海丘陵望山
——纪念钟敬文先生诞辰120周年……077
用学习和理解来纪念启功先生 ……086
附:汉语现象和汉语语言学……098
我的第一萧璋先生……116
为师忧道不忧贫
——纪念刘乃和先生诞辰100周年、逝世20周年……129
我的第一俞敏先生……136
郭预衡先生的幸运与不幸……141

面对五洲风云的百年智慧
——贺周有光先生百岁诞辰……148
古代汉语学科教学体系重要的奠基人
——纪念王力先生诞生120周年……154
魏建功先生与20世纪上半叶的汉字研究……158
吕叔湘先生与训诂学……165
他的工作泽及中外的汉语学习者
——纪念丁声树先生诞生100周年……172
两代人的执着与情怀
——《古代方言词语考释资料集成》序……176
他在不断地思考中与世界告别
——纪念张志公先生逝世一周年……189
一位满怀责任心的语言学家
——纪念胡明扬先生逝世10周年……197
人虽远去 德馨犹存
——怀念曹先擢先生……206
尹斌庸先生为什么令我尊敬……211

一贫一贱交情见……215
附:从依山到面海……221
琐语杂言忆晓丽……223
附:邹晓丽《基础汉字形义释源》序……235
我们的情谊
——和华筠、民筠在一起的最子……239
忆栋元
——《谢栋元文集》序……270
他是沟通文理两支大军的桥梁
——张普《应用语言学论文集》序……280
唯有青山远送君
——纪念永培逝世三周年……284
自尊自强的庞月光第一……295

宝芬先生和我的数学梦
——纪念李宝芬先生逝世三周年……300
早岁已知世事艰
——读良玉第一《犁妮的童年》……310
谁为含愁独不见
——郭良蕙和她笔下的女性人生……317
启璪同志的微笑……324
知命之年的轻盈起飞
——写在胡筠若《瞧!我不怕晚》书前……329
锁儿……334

后记……350

赞助用户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学林追远录》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180.html

Recommended For You

  • No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