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虚构一场雪——溪上文学年选2018》

封面

作者:方向明主编

页数:384页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1267503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 云上的日子 ; 奶奶 ; 渡情缘 ; 二嫂林雅仙 ; 一场轻描淡淡写的葬礼 ; 乡关何处 ; 稼句先生印象记 ; 留下我最完美的笑容 ; 母亲的絮语 ; 遇见秘色瓷等。

作者简介

方向明,1966年9月出生,浙江慈溪人。宁波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慈溪市作家协会主席。散文、小说、评论散见《人民文学》《十月》《散文选刊》《文学港》等期刊及多种选本,著有散文集《西皮散板》(宁波出版社2012)、《故乡书》(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8),点校旧体诗集《胜月吟剩》(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主编《斯人可嘉:袁可嘉先生纪念文集》(浙江文艺出版社2014)等。

目录

序 / 方向明1

小说

东风如意 / 童莹2

云上的日子 / 施双玲44

奶奶 / 郑超78

渡情缘 / 江陵雨90

酒葫芦(外三篇) / 胡新孟100

二嫂林雅仙 / 励双杰109

一场轻描淡写的葬礼 / 俞妍123

族中人 / 岑燮钧134

散文

哲学的牛(节选) / 陈德根146

乡关何处 / 沈伟恒157

稼句先生印象记 / 童银舫165

怀念 / 戴鸣璋169

姨婆 / 海如172

留下我最完美的笑容 / 赖映姿174

卑微的天使 / 徐全荣179

母亲的絮语 / 周青184

在病房,听母亲说梦话 / 张寒187

瓯乐古风 / 虞建迪191

遇见秘色瓷 / 峻毅194

听瓷 / 岑玲飞200

去慈溪的路 / 丁彬204

潘岙的三个瞬间 / 陆建立208

绣花追忆 / 沈碧荷214

大桥畅想曲 / 罗品强218

乌山看花随想 / 许永涛221

胜山兰街戏 / 阮龙岳224

姆岭之下是吾乡 / 潘玉毅228

岛上心事 / 方向明236

多多 / 于小涵240

那一片海 / 林建聪245

春天的灵魂 / 罗惠芬251

夏日,心之恋 / 金幼萼253

接您回来 / 应爱卿256

醉美凤凰 / 张蓉蓉258

小城书店 / 许耀祖261

买菜记 / 沈国章263

一片两片三四片 / 方国祥266

清碧溪遇险记 / 房企遐270

看到二十年后的自己 / 胡遐274

诗歌

喜欢这些光与影子 / 俞强278

虚构一场雪(组诗) / 沈建基283

群山之上(组诗) / 寒寒287

燕园四十五楼秋 / 童莹293

月下独酌(三首) / 陈孟尔295

鸣鹤古镇??进士弄遐想(组诗) / 陈海燕297

南国(三首) / 鱼跃301

谒弘一法师圆寂处(外一首) / 张巧慧 305

伏龙山与龙门峡相望于江湖(外一首) / 张逸307

给自己造一条船(外一首) / 马银蝶309

捕泡泡的孩子(二首) / 车凌哲311

祭奠 / 黄岚314

新越青瓷(组诗) / 娄展垠317

日常断章(组诗) / 胡飞白 320

故乡书(四首) / 沈渊324

我等你醒来 / 应爱卿328

致千年的桥墩 / 沈碧荷329

有些美让人沉默(组章) / 王建革330

月之吟(组章) / 张红霞333

桥边的傍晚 (组诗) / 陈德根335

评论

一位文化隐士的乡愁絮语

——《故乡书》阅读札记 / 飞白340

想要远离,却又记忆

——读方向明散文集《故乡书》 / 徐俊杰346

他的芳华,他的望乡

——读俞白桦散文集《那时候》 / 吴铁佶349

生活本来的模样

——读岑玲飞散文集《卸妆》 / 戎焕瑾353

人生如戏复如梦

——读《裂瓷》有感 / 徐刚春356

那桂花,那笛声

——俞妍小说《蜗牛》诗意赏析 / 方国祥361

永远的“出卵兄弟”

——读俞妍小说《油菜花落蚕豆熟》 / 沈国华366

他们从三北滩涂走来

——读岑燮钧小说集《戏中人》 / 张建明369

老树春深更着花

——读施叔范《寄语旅台同胞》 / 陈克华373

串起散落的珍珠

——读《溪上文钞》 / 黄挺女376

闲笔不闲

——读黄图珌《看山阁闲笔》 / 潘玉毅379

后记382

节选

一条无名的小路,是祖父在杂草丛生中硬生生辟出来的羊肠小道,父亲的童年是踩着这条泥路度过的。等到我开步的时候,父亲撑木船从长岐山运来石板,我童年的游戏都是在石板路上上演的。而今,小路早已淹没在一条通向遥远的宽阔柏油马路的腹下,再也不见了踪影。然而在写作者孙文辉的心里,承载了几辈人生命历程的这条小路是弥足珍贵的,这里有几辈人的生命记忆。
有人将这类带着强烈个人体验、地方印记的写作称为“地方性书写”。
我曾与一位热衷于拍人文纪实片的艺术博士有过一场愉快的交谈。我谈的大多是我周围写作者的文字成果。逐花而居、养蜂为生的歌者老沈用诗句重构了一段人生,张巧慧以诗为刀剖析自身和普遍的人性,“光头”李金波则以带着东北味的语言和故事传达一种深思熟虑过的想法,看似沉默的布依族青年陈德根、开口渭河腔的张寒则“坐南望北”,乡愁悠长而绵密……听到这里,博士说出了“地方性书写”的概念,甚至有了以此为主题来慈溪拍一个“纪实片”的冲动。
文学的地方性与世界性,是个问题。也是一直困扰我的老问题。
身处海边一隅,我们的写作有没有意义?我们的写作如何有出息?
哲人告诉我:世界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只有填充进地域性文化的细节,才会具备肉身和人格,才会有灵魂,变得真实可靠,触手可及。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虚构一场雪——溪上文学年选2018》》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17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