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马银春
页数:289
出版社:中国物资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0472947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心动决定行动的方向、相信自己,行动才有效、多一些行动,离成功就更近一点、谋划好,才能做得好、向时间要效益、想到不等于做到等。
相关资料
6.成事在勤,谋事忌惰古训曰:勤者可成事,惰者可败事。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一定要守住“勤”字,忌掉“惰”字。一项事业,人是最根本的因素。你用什么样的态度来付出,就会有相应的成就回报你。如果以勤付出,回报你的,也必将是丰厚的。所以,某种意义上讲“成事在勤”实不为过。南宋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朱熹,是个从小就好学的人。在他读书时,一天上午,老师有事外出,没有上课,学徒们高兴极了,纷纷跑到院子里的沙堆上游戏、打闹。不大的天井里,欢声笑语,沸沸扬扬。这时候,老师从外面回来了。他站在门口,望着这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们“造反”的情景,摇摇头。猛然,他发现只有朱熹一个人没有参加孩子们的打闹,他正坐在沙堆旁,用手指聚精会神地画着什么。先生慢慢地走到朱熹身边,发现他正画易经的八卦图呢!从此,先生更对他另眼相看了。朱熹这样好学,很快成为博学的人。十岁的时候,他已经能够读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家典籍了。孟子曾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人。”当朱熹读到这句话时,高兴地跳了起来。他满怀雄心地说:“是呀,圣人有什么神秘呢?只要努力,人人都能够成为圣人啊!”高高在上的圣人其实并非可望不可即。治学之路就如同登山,唯有攀登不辍,才能一步步靠近峰顶。“一览众山小”的圣人们的成功其实亦是由勤奋的习惯得来的。《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孔子读《易经》竟然能把编联简册的牛皮翻断三次,可见其勤奋。不管你是一个凡人,还是一个圣人,勤奋的习惯在你走向成功的努力过程中,始终不可缺少。踏踏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任何一个双手插在口袋里的人,都爬不上成功的梯子。给人留下一个实在的形象,给自己的成功增添一份坚实的基础,从实际出发,对自己负责。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有一次上制作课,老师要求每个人做一件小工艺品。课堂上,老师让学生们把他们的制作拿出来,一件一件地检查。当老师走到爱因斯坦面前时,他停住了,他拿起爱因斯坦制作的小板凳(那可不是一件成功的作品)问爱因斯坦:“世上难道还有比这更差的小板凳吗?”爱因斯坦以响亮的回答告诉老师:“有!”然后,他又从自己的小桌里拿出了一只板凳,对老师说:“这是我做的第一只。”一个并不手巧的人最后仍然可以成为
本书特色
《心动不如行动想到不如做到》编辑推荐:成功不是靠别人的帮助,也不是靠机会的垂青,而是靠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说一尺不如行一寸。
目录
节选
《心动不如行动想到不如做到》,你会发现,成功不是靠别人的帮助,也不是靠机会的垂青,而是靠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行动才会产生结果,行动是成功的保证。任何伟大的目标、伟大的计划,最终必然落实到行动上才能实现,行动是完成计划奔向目标获得成功的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