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

封面

作者:陈发堂主编

页数:229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0838029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为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大学物理实验教程》秉承“多层次、模块化、组合式,且相互衔接”的教学原则,建立了较先进的实验教学内容与课程新体系。《大学物理实验教程》共分为五章,包括实验基础知识和以层次划分的基础实验一,基础实验二,选做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内容。《大学物理实验教程》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测量误差、不确定度,以及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大学物理实验教程》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近代物理等实验内容。《大学物理实验教程》力求系统地反映出当前主流的实验理论、技术与方法,注重实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层次化、模块化相结合。结合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在实验中增添了许多新的实验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也可供工程技术、实验人员参考。

本书特色

《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大学物理实验教程》是根据国家教育部制订的《高等工业学校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它的前身是20世纪80年代初编写的物理实验讲义,在2000年又经补充,改编为《大学物理实验教程》,此后又经多次修改,前后经过20余年的使用,使讲义得到不断充实、更新、调整和完善。所以《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大学物理实验教程》凝聚了新老两代物理实验教师和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心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书中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近代物理等实验内容。本教材力求系统地反映出当前主流的实验理论、技术与方法,注重实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层次化、模块化相结合。结合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在实验中增添了许多新的实验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目录

前言学生实验须知第一章 绪论1.1 物理量的测量与误差1.2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1.3 测量结果与不确定度1.4 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习题讨论题第二章 基础实验2.1 固体密度的测定2.2 万用表使用2.3 杨氏弹性模量的测定2.4 用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2.5 惠斯通电桥2.6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2.7 驻波2.8 模拟法测静电场分布
第三章 基础实验二3.1 分光计的调节和三棱镜顶角的测量3.2 示波器的使用及音叉固有频率的测定3.3 液体黏滞系数的测定3.4 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和基本磁化曲线3.5 电子荷质比的测定3.6 霍尔效应3.7 密立根油滴法测定电子电荷3.8 迈克尔逊干涉仪
第四章 选做实验4.1 重力加速度的测定4.2 用三线悬盘摆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4.3 电表的改装和校正4.4 用双臂电桥测低值电阻4.5 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4.6 非均匀磁场的测定4.7 用光栅测量光波波长4.8 牛顿环曲率半径的测定4.9 光电效应——普朗克常数的测定4.10 热学实验4.11 PN结正向压降与温度关系的研究4.12 非电量电测4.13 多普勒效应4.14 用超声光栅测定液体中的声速4.15 铁磁性物质居里点的测定4.16 环形复摆振动的研究4.17 夫兰克一赫兹实验4.18 氢原子光谱4.19 激光全息照相4.20 微波的研究第五章 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5.1 利用旋转液体的形状测量重力加速度5.2 硅光电池特性曲线测试5.3 电阻温度计与不平衡电桥5.4 用机械振动法合成李萨如图形5.5 用计算机实测变音钟受击发音频谱5.6 利用传感器探测金属铁磁物质5.7 乐器(吉他)弦振动的研究5.8 悬链线的实验研究附表附表1 基本物理常数附表2 国际制词头附表3 在20℃时常用固体和液体的密度附表4 在标准大气压下不同温度的水的密度附表5 在海平面上不同纬度处的重力加速度附表6 0℃时某些金属的弹性模量(杨氏模量)附表7 固体的线膨胀系数附表8 液体的比热附表9 在20℃:时与空气接触的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附表10 在不同温度下与空气接触的水的表面张力系数附表11 不同温度时水的黏滞系数附表12 液体的黏滞系数附表13 某些金属和合金的电阻率及其温度系数附表14 不同金属或合金与铂(化学纯)构成热电偶的热电动势(热端在100℃,冷端在0℃时)附表15 在常温下某些物质相对于空气的光的折射率附表16 常用光源的谱线波长表(单位:nm)附录 高等工业学校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大学物理实验教程》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1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