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能源环境工程

封面

作者:廖传华、王小军、王银峰、李聃 著

页数:566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12237104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能源和环境是当前发展的两大主题,如何在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种能源的同时,以循环经济模式为指导,尽可能减缓或消除其对环境的污染,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打赢“绿水蓝天保卫战”的重要措施。
本书主要针对化石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分别对其开采(开发)和利用方式、技术方法、工艺过程及主要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结合工艺路线对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本书全面介绍了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能、海洋能、地热能、氢能、核能的开发利用及产生的环境问题和相应的对策,很后从绿色发展和能源安全的角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助力实现能源工业绿色发展。
本书可供从事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及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新能源行业,以及环境污染治理及保护行业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能源工程、新能源、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化学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廖传华,南京工业大学,教授,湖北洪湖人。浙江大学化工过程机械专业硕士,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博士,教授。 主要从事本科生《过程装备成套技术》、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的教学工作,编写教材2部。2005年获江苏省普通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主要从事以下方向的研究工作:(1)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深度治理与资源化利用:采用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对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和有机污泥进行深度治理,不仅满足达标排放,还能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已发表论文10多篇,出版专著4部,申报发明专利15项(获授权3项)。研究成分果于2011年和2013年分别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三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2)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高效提取: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对天然产物中的有效成份进行高效提取,既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又降低产物中的化学溶剂残留。已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5部,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3)超细粉体的制备:采用超临界膨胀法制备超细粉体。已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1部,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4)热力干燥:主要从事喷雾干燥、喷雾造粒、半干法喷雾烟气脱硫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发表论文10多篇,获授权专利1项。现为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干燥专业组理事、中国通用机械干燥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通用机械干燥协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5)可再生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主要从事中硬质秸秆的气化、生物质超临界水部分氧化制甲烷、中高温太阳能热利用、城市型风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申请发明专利8项。(6)工业节水减排技术:针对高耗水行业,采用夹点技术,在对用水节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工艺流程的优化与新型设备的开发,通过循环用水和废水处理再生回用而实现节约用水。研究成果获2011年江苏省水利科技成果二等奖。出版专著《工业节水案例与技术集成》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图书二等奖。

本书特色

能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是一个矛盾的共同体,能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一本书读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及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能、海洋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过程,并提出了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能源的分类、性质与评价、利用、输送与储存。
★煤炭的开发利用与环境问题及对策。
★石油的开发利用与环境问题及对策。
★天然气的开发利用与环境问题及对策。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与环境问题及对策。
★风能的开发利用与环境问题及对策。
★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与环境问题及对策。
★水能的开发利用与环境问题及对策。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与环境问题及对策。
★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与环境问题及对策。
★氢能的开发利用与环境问题及对策。
★核能的开发利用与环境问题及对策。
★绿色发展与能源安全。

目录

第1章 绪论 / 001

1.1 能源的分类、性质与评价 / 001

1.1.1 能源的分类 / 001

1.1.2 能源的性质 / 003

1.1.3 能源的评价 / 007

1.2 能源的利用、输送与储存 / 009

1.2.1 能源的利用 / 009

1.2.2 能源的输送 / 018

1.2.3 能源的储存 / 020

1.3 能源开发利用导致的主要环境灾害 / 021

1.3.1 酸雨污染 / 021

1.3.2 荒漠化加剧 / 022

1.3.3 温室效应 / 023

1.3.4 生物多样性减少 / 024

1.4 控制环境问题的主要对策 / 024

1.4.1 酸雨的控制对策 / 025

1.4.2 荒漠化的防治对策 / 026

1.4.3 温室效应的控制对策 / 027

1.4.4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控制对策 / 027

1.5 本书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 028

参考文献 / 028

第2章 煤炭的开发利用与环境问题及对策 / 030

2.1 煤炭的分类及其组成 / 030

2.1.1 煤炭的分类 / 030

2.1.2 煤炭的组成 / 031

2.2 煤炭的开采与利用技术 / 033

2.2.1 煤炭开采技术 / 033

2.2.2 煤炭利用技术 / 034

2.3 煤炭清洁加工技术 / 035

2.3.1 洗选 / 035

2.3.2 型煤 / 035

2.3.3 水煤浆 / 037

2.4 煤炭的燃烧方法 / 041

2.4.1 块煤的层状燃烧 / 042

2.4.2 碎煤的沸腾燃烧 / 042

2.4.3 粒煤的流化燃烧 / 044

2.4.4 粉煤的悬浮燃烧 / 048

2.4.5 水煤浆燃烧技术 / 049

2.5 煤炭气化技术 / 049

2.5.1 煤炭气化的基本原理 / 049

2.5.2 煤炭气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 051

2.5.3 煤炭气化方法的分类 / 054

2.5.4 煤气的净化 / 062

2.6 煤炭液化技术 / 065

2.6.1 煤炭直接液化 / 065

2.6.2 煤炭间接液化 / 073

2.7 先进煤炭利用技术 / 077

2.7.1 整体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 / 078

2.7.2 燃料电池和IGCC 组合的联合循环 / 080

2.7.3 燃气-蒸汽-电力多联产系统 / 080

2.8 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 081

2.8.1 煤炭开采过程产生的环境问题 / 081

2.8.2 煤炭运输过程产生的环境问题 / 084

2.8.3 煤炭加工过程产生的环境问题 / 085

2.8.4 煤炭利用过程产生的环境问题 / 089

2.9 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问题的对策 / 093

2.9.1 煤炭开采过程中环境问题的对策 / 094

2.9.2 煤炭运输过程中环境问题的对策 / 097

2.9.3 煤炭加工过程中环境问题的对策 / 098

2.9.4 煤炭利用过程中环境问题的对策 / 099

参考文献 / 104

第3章 石油的开发利用与环境问题及对策 / 111

3.1 石油开采 / 112

3.1.1 陆上石油开采 / 112

3.1.2 海上石油开采 / 115

3.2 原油输送 / 115

3.2.1 管道输送 / 115

3.2.2 油轮运输 / 116

3.2.3 铁路运输 / 116

3.3 石油加工 / 116

3.3.1 原油预处理 / 116

3.3.2 石油炼制 / 117

3.4 石油的利用 / 125

3.4.1 石油的能源利用 / 125

3.4.2 石油的化工利用 / 127

3.5 石油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 139

3.5.1 石油开采过程产生的环境问题 / 139

3.5.2 石油输送过程产生的环境问题 / 144

3.5.3 原油加工过程产生的环境问题 / 146

3.5.4 石油利用过程产生的环境问题 / 150

3.6 石油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问题的对策 / 157

3.6.1 石油开采过程中环境问题的对策 / 158

3.6.2 石油输送过程中环境问题的对策 / 161

3.6.3 原油加工过程中环境问题的对策 / 163

3.6.4 油品利用过程中环境问题的对策 / 167

参考文献 / 172

第4章 天然气的开发利用与环境问题及对策 / 177

4.1 天然气的性质和开采方法 / 177

4.1.1 油气田天然气的性质和开采方法 / 177

4.1.2 天然气水合物的性质和开采方法 / 178

4.1.3 煤层气的性质和开采方法 / 179

4.1.4 页岩气的性质和开采方法 / 180

4.2 天然气的加工 / 181

4.2.1 天然气脱硫脱碳 / 182

4.2.2 天然气脱水 / 182

4.2.3 天然气凝液回收 / 184

4.3 天然气的输送 / 184

4.3.1 天然气的管道输送 / 184

4.3.2 液化天然气的输送 / 185

4.4 天然气的利用 / 186

4.4.1 天然气的能源利用 / 186

4.4.2 天然气的化工利用 / 188

4.5 天然气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 192

4.5.1 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 193

4.5.2 天然气加工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 196

4.5.3 天然气输送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 199

4.5.4 天然气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 202

4.6 天然气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问题的对策 / 206

4.6.1 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环境问题的对策 / 206

4.6.2 天然气加工过程中环境问题的对策 / 210

4.6.3 天然气输送过程中环境问题的对策 / 212

4.6.4 天然气利用过程中环境问题的对策 / 215

参考文献 / 217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能源环境工程》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16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