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科普互联网数据报告2020

封面

作者:钟琦,王黎明,王艳丽,胡俊平

页数:352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03066569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互联网科普现况的一张“快照”,意在为科普工作者提供一份可资参考的科普数据图谱。全书从参与式网络第一下的知识传播着眼,围绕网民科普需求、科普内容供给、科普短视频生态、“科普中国”平台、科普抗疫行动等主题形成了丰富和深入的数据侧写,全面记述了科学经由互联网平台、社交媒体和自媒体涌入大众文化的盛况。

目录

目录

前言/i

第一章 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报告/001

第一节 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研究概述/002

一、主要内容/002

二、方法与路线/002

三、搜索数据的采集/004

第二节 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季度报告/005

一、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报告/005

二、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报告/016

三、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报告/027

四、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报告/039

第三节 2019年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年度报告/050

一、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特征/050

二、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热点特征/052

三、最科普品牌——“科普中国”传播分析/055

四、中国网民科普搜索热点事件年度盘点/057

第四节 2019年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相关分析/060

一、网民科普需求的结构化测度/060

二、2019年中国网民科普需求的内在结构/061

三、2019年中国网民科普需求的群体关注度差异/063

第二章 互联网科普舆情数据报告/071

第一节 互联网科普舆情数据报告内容框架/072

一、确定科普领域主题、种子词及监测媒介范围/072

二、科普舆情研究报告内容结构分析/073

三、数据分析方法/074

第二节 互联网科普舆情数据月报分析/075

一、排名前三位的媒介传播平台分别是新闻网站、微信和微博/075

二、每月科普舆情信息最高值趋势图呈现总体上扬趋势/076

三、排名前三位的科普领域主题分别是健康与医疗、信息科技、气候与环境/077

四、排名前三位的科普舆情信息地域发布热区分别是北京市、广东省和上海市/077

五、互联网科普舆情月报案例分析/077

第三节 互联网科普舆情数据季报分析/087

一、综合四个季度,排名前两位的媒介传播平台分别是微信和新闻网站/087

二、四个季度科普舆情信息最高值趋势图呈现总体上扬趋势/088

三、四个季度排名前三位的科普主题分别是健康与医疗、信息科技、气候与环境/088

四、四个季度排名前三位的科普舆情信息地域发布热区分别是北京市、广东省和上海市/088

五、互联网科普舆情季报案例/089

第四节 互联网科普舆情数据年报分析/094

一、分平台传播数据对比:2019年科普舆情信息总量远超过2018年/094

二、总发文数走势图数据对比:总体数据趋势都是呈现上扬态势/094

三、健康与医疗、信息科技、气候与环境三大科普主题连续两年位列前三/096

四、排名前两位的科普舆情信息地域发布热区分别是北京市和广东省/096

五、互联网科普舆情年报案例/096

第五节 互联网科普舆情数据专报案例/102

一、2019年首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召开舆情概述/102

二、传播走势:央级媒体领衔报道一呼百应,多级传播助推热度登顶/103

三、平台分布:媒体网站传播声量居首,微信客户端同步宣发/104

四、传播路径:央媒首发报道获得广泛转载,多客户端协作扩大论坛传播影响/105

五、情绪占比:正面传递总书记美好祝愿,可持续发展议题热度高/107

六、舆论焦点:解读活动主旨内涵,深度报道总书记贺信/108

七、地域分布:北京发挥宣发优势,广东、上海科技产业成果突出/111

八、人群画像/112

九、舆情总结/114

第三章 短视频平台互联网科普数据报告/117

第一节 “快手”短视频知识社交生态研究报告/118

一、研究内容/118

二、研究方法/119

三、“快手”短视频知识社交现状概览/120

四、“快手”知识短视频创作者数据分析/122

五、“快手”知识内容创作数据分析/125

六、“快手”知识内容消费者消费行为数据分析/127

第二节 抖音科普短视频数据研究报告/129

一、数据研究内容/129

二、数据研究机制与方法/130

三、抖音科普短视频创作数据分析/130

四、抖音科普短视频传播数据分析/132

五、抖音科普短视频用户数据分析/136

六、热门科普短视频内容特征及对科普工作的启示/140

第四章 “科普中国”内容生产及传播数据报告/145

第一节 “科普中国”数据分析报告背景/146

一、2019年科普信息建设化工程概况/146

二、本报告科普内容主题分类及其他说明/147

第二节 “科普中国”品牌的社会影响力/149

一、强化精品制作,获得多项社会荣誉/149

二、创新媒体运营,显著提升传播效果/149

三、融合社会平台,渗透更多场景人群/149

四、注重产品孵化,支持项目取得成效/150

五、拓展国际交流,推广海外促进共享/150

六、支持地方特色,探索满足个性需求/151

第三节 “科普中国”内容制作和发布数据总览/151

一、“科普中国”服务云全年汇集的科普内容总量/151

二、科普中国网和“科普中国”APP发布科普内容数量/154

第四节 “科普中国”内容传播数据总览/156

一、“科普中国”各栏目(频道)全年传播总量/156

二、典型传播路径(渠道)的传播贡献量/157

第五节 “科普中国”用户特征画像/158

一、“科普中国”活跃用户/158

二、科普信息员队伍画像/159

三、科普信息员的分享传播和评论数据/163

第六节 重点科普主题内容解读的公众关注/165

一、重点主题的科普解读/166

二、“科学辟谣”聚焦认知误区揭示科学真相/172

第七节 “科普中国”和科学辟谣平台抗疫应急科普表现/174

一、精心制作发布精品内容,备受公众青睐/175

二、广泛开展机构合作,推出优质科普品牌活动/176

三、瞄准地方需求,精准支撑各地应急科普/180

第五章 新媒体平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行动数据报告/183

第一节 直播平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行动数据报告/184

一、直播行业高速增长,生态逐渐成熟/185

二、抗疫行动中直播行业带来经济价值/189

三、抗疫期间直播行业带来社会文化价值/194

四、抗疫期间直播平台抗疫行动总结与思考/200

第二节 今日头条、抖音平台抗疫数据报告/201

一、疫情期间,亿万民众在今日头条获取疫情信息/202

二、用户在抖音观看最新疫情资讯行为更加具有持续力/202

三、随着抗疫进展,抖音用户的互动行为重点呈现差异化/202

四、疫情期间,抖音用户和头条用户的视频观看量明显增加/202

五、当疫情进入平缓期,影视剧、游戏已成为居家消遣的

日常娱乐方式/206

六、抖音平台的抗疫主题行动/207

七、疫情期间,各行业抗疫行动实践/211

第三节 科普类微博疫情期间传播数据分析/216

一、科普类微博的认定及数据抓取概况/217

二、新冠肺炎疫情微博科普数据分析/217

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科普类微博发布的内容与话题/223

四、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科普类微博的传播效果与思考/226

附录一 科普舆情研究2019年月报/229

科普舆情研究2019年1月月报典型舆情/230

科普舆情研究2019年2月月报典型舆情/234

科普舆情研究2019年3月月报典型舆情/239

科普舆情研究2019年4月月报典型舆情/243

科普舆情研究2019年5月月报典型舆情/248

科普舆情研究2019年6月月报典型舆情/253

科普舆情研究2019年7月月报典型舆情/258

科普舆情研究2019年8月月报典型舆情/263

科普舆情研究2019年10月月报典型舆情/268

科普舆情研究2019年11月月报典型舆情/273

科普舆情研究2019年12月月报典型舆情/278

附录二 科普舆情研究2019年季报/285

科普舆情研究2019年第一季度报告十大科普主题热度指数排行/286

科普舆情研究2019年第二季度报告十大科普主题热度指数排行/289

科普舆情研究2019年第四季度报告十大科普主题热度指数排行/293

附录三 2019年科普舆情专报/297

“2019全国科普日”舆情分析专报/298

“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舆情分析专报/311

“2019中国科幻大会”舆情分析专报/323

后记/337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科普互联网数据报告2020》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16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