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佛典汉译评论与佛学中国化

封面

作者:赵秀明

页数:1052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30326149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佛典汉译评论与佛学中国化》收了大量佛学著述,通过系统梳理,对后汉道远明时期的佛典汉译评论进行了全面总结,深入探讨了佛典汉译评论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其本质特征和独到的评论体系,归纳出了佛典汉译评论的九大范畴和四大命题,详细论述了佛教、佛学、佛经翻译及佛典汉译评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人们了解佛典汉译评论在佛学中国化进程中的作用,有较大的启迪意义,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的翻译理论,有着重要的资料价值和理论价值。

作者简介

赵秀明,天津工业大学教授,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兼任天津师范大学翻译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研究员,以“当代翻译理论家”载入《中国当代翻译家词典》。已出版学术专著13部,于《中国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及《译文》等发表学术论文及译文97篇,主持国家、教育部及天津市社科项目19项。翻译研究注重文史哲融通,主张继承传统翻译理论,融汇外域思想和现代学理,创建具有民族风格的理论体系,形成翻译理论、翻译史、翻译批评和翻译鉴赏完整的学科体系。服膺严复“信达雅”标准,但认为严复理论是文章学翻译思想,而提出文学翻译标准“韵味”说。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赵秀明的研究方向为中国译学理论史及散文翻译,以“当代翻译理论家”载入《中国当代翻译家词典》

系统梳理后汉到元明时期佛典汉译评论,全面总结其发展历程,深度揭示本质特征与独到评论体系

助你洞悉佛典汉译评论在佛学中国化进程中的关键作用,对中国古代翻译理论形成全新认知

《佛典汉译评论与佛学中国化》收了大量佛学著述,通过系统梳理,对后汉到元明时期的佛典汉译评论进行了全面总结,深入探讨了佛典汉译评论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其本质特征和独到的评论体系,归纳出了佛典汉译评论的九大范畴和四大命题,详细论述了佛教、佛学、佛经翻译及佛典汉译评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人们了解佛典汉译评论在佛学中国化进程中的作用,有较大的启迪意义,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的翻译理论,有着重要的资料价值和理论价值。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佛典汉译评论的诞生

第一节 “佛典汉译评论”概念的建立

第二节 “佛典汉译评论”的学科性质

第三节 “佛典汉译评论”的两大构成领域与五大发展阶段

第四节 佛经翻译实践对译经评论的呼唤与促动

第五节 众多译经家、译经评论家及佛学家的研究

第六节 中国佛学的发展对佛典汉译评论的孕育和促动

第二章 佛典汉译评论的演进

第一节 崇尚“案本”——萌芽与创立时期的佛典汉译评论

第二节 盛倡“中道”——发展与深化时期的佛典汉译评论

第三节 标举“圆融”——繁荣与成熟时期的佛典汉译评论

第三章 自成体系的佛典汉译评论

第一节 佛典汉译本体评论

第二节 佛典汉译标准评论

第三节 佛典汉译方法评论

第四节 佛典汉译语言修辞评论

第五节 佛典汉译主体评论

第六节 佛典汉译过程评论

第四章 完备严密的佛典汉译评论范畴与命题

第一节 佛典汉译评论范畴

第二节 佛典汉译评论命题

第五章 佛典汉译评论的性质

第一节 佛典汉译评论属于中国佛学著述

第二节 汉地佛学著述中的佛典汉译评论

第六章 佛典汉译评论的特征

第一节 佛典汉译评论与佛学渊源

第二节 佛典汉译评论与中国传统思想

第三节 梵汉结合的佛典汉译评论方式

第七章 佛典汉译评论在佛学中国化进程中的间接作用

第一节 指导佛典汉译实践推动佛学中国化

第二节 总结译经策略为译经提供操作手段

第八章 佛典汉译评论在佛学中国化进程中的直接作用

第一节 佛典汉译评论本身是梵汉思想的融合体

第二节 佛典汉译评论思想与佛学思想的一体化

参考书目

后记

节选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佛典汉译评论与佛学中国化》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16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