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预见未来:2049中国综合国力研究

封面

作者:易昌良

页数:312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2172394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2049年,是新中国成立100年的特殊年份,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之年,2049年我国将要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此,本书选取2049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对中国综合国力进行研究。 本书先分析了综合国力的三个组成部分,即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综合国力预测模型,然后通过历史的纵向比较和与西方国家的横向比较,对中国综合国力的动态发展历程和比较优劣势作了深入观察。同时,重点分析了2049年中国综合国力目标实现的制约因素。很后,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提出了政策方案和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国是智库秘书长兼首席专家,现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管理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现代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

本书特色

1. 2049是新中国成立一百年之年,是中国梦的实现之年,本书选取2049中国综合国力进行研究能够吸引读者关注。
2. 作者通过定量模型和定性分析,比较可续预测2049中国的综合国力。
3. 业内多位专家学者作序推荐。

目录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中国综合国力的时代价值
第三节 中国综合国力的理论与实践内涵
第四节 中国综合国力的价值取向

第二章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诠释综合国力
第一节 综合国力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综合国力的评价指标

第三章 综合国力形成机制探索
第一节 资源是综合国力的基石
第二节 转换机制是形成综合国力的关键
第三节 综合国力的核心内容
第四节 科学把握硬实力、软实力和巧实力

第四章 国内外综合国力测算模型分析
第一节 综合国力测算模型:度量综合国力的标尺
第二节 多维视角下的综合国力模型
第三节 综合国力测算模型的比较

第五章 科学测算2049年中国综合国力
第一节 综合国力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第二节 综合国力指数模型构建
第三节 中国特色的综合国力测算模型

第六章 中美综合国力对比
第一节 中国综合国力测算基准的选定
第二节 中美竞争力比较
第三节 综合国力测算基准指数分析

第七章 2049年中国综合国力的预测分析和总体展望
第一节 2049年中国综合国力预测
第二节 2049年的世界格局与中国
第三节 2019-2049年中国综合国力发展目标展望
……

第八章 未来30年中国综合国力目标实现的制约因素
第九章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硬实力
第十章 坚定文化自信,着力提高软实力
第十一章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高巧实力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预见未来:2049中国综合国力研究》:  政治现代化评价标准具体分为六个方面:  (1)政治制度化。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权的基本组织形式及其相关制度,它规定一国的根本制度,支配国家的整个政治生活,是政治文明的核心。衡量一个国家政治现代化程度高低的主要标志就是看该国是否建立了一个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民主政治制度。  (2)政治法治化。政治法治化就是要牢固树立并强化依法执政意识,其核心就是确立宪法和法律的绝对权威,实现政治运行的规则化。政治法治化衡量标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依法执政意识的确立、行政立法的制度化和依法行政的规范化。  (3)政治稳定化。政治稳定化是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准和标志。政治稳定有四项重要指标:一是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频度和激烈程度;二是社会结构的变迁结果;三是政权交替时的平稳程度;四是权力监督机制的健全程度。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很严重的威胁是激烈的政治现代化变革引发的社会动荡。  (4)政治和平化。政治和平化首先要求稳定周边局势,建立睦邻友好的伙伴关系,要求各个国家之间能够本着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精神来和平谈判,最终的目标是普遍安全、持久和平。政治和平化还要求在解决国际争端上,尽量采取和平协商的方式。首先,这不仅要求国家无论强弱,不以武力来解决冲突。其次,要加强与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的紧密合作和联系,努力融人国际社会,参与缔结各种国际公约,学会利用国际组织的机制和舞台来解决彼此之间的争端。最后,政治和平化要求政府在处理国内各种事务时,也能尽量避免采取过激手段,以协商调解等柔性手段化解危机。  (5)政治民主化。政治民主化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首先是民众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具体又包括参与人数、参与渠道、参与层次和参与强度四个方面。人数和渠道越多,层次越高,强度越大,相对的民主化程度也越高。其次是政府行政方式的变革程度,要求政府的行政方式实现由“命令型”向“指导型”的转变。再次是实行政务公开的程度。政务公开是行政主体主动将有关行政信息通过合法的途径告之行政对象,使之能通过对政府公布的信息的主动选择,积极有效地参与行政活动,维护自身利益,并监督行政权力的运行和评价行政效果的过程。政务公开既是行政民主的内在要求,又是廉政建设的前提。实践中,可以通过建立政府门户网站、开通热线电话、定期通过媒体公布政府有关信息、重大行政决策事先公示、召开社会听证会等方式实行。  (6)行政高效化。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化加速,都对政府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行政高效化要求政府在行政过程中要有成本概念和效益意识,强化行政技能,提高行政效率,用最少的钱、最短的时间办最多最好的事。行政高效化的具体衡量可以有以下几个标准:公务员制度是否健全,行政结构是否合理,行政体制是否通畅,行政手段是否科学。  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的国内事务越来越具有国际属性,全球化对一国国内的政治文化和政治体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国家的政治发展也离不开世界,比如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建设必然面临复杂多变、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外部环境,从全球化角度审视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发展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全球化所带来的各种效应对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的影响;二是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建设对世界政治民主化的影响。从这样一种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互动的角度去理解和审视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发展,不仅是政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更是为中国的政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域。中国的政治现代化程度越高,对综合国力转换越有利。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预见未来:2049中国综合国力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14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