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南京市档案馆编
页数:3册(415,441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10114458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所选档案均选自于南京市档案馆馆藏江南水泥厂全宗。主要包括启新洋灰公司选址的调查报告,江南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草案及计划书,江南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招股简章及筹备处简章,江南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准予备案、验资的呈文及批复,募集公司债票和金融机构的来往函件等79份。选取这些档案材料是为了统计抗战期间江南水泥厂被日军掠夺后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的依据。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全面占领东北。1933年5月日本迫使南京政府签订的《塘沽协定》,它规定中国军队撤离冀东地区,日本可以在该地自由行动,即所谓的“非武装区”,这一协定把启新唐山工厂置于一特别区域内。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水泥制造企业,启新水泥公司,需要转移水泥这样重要的战争物资生产基地到内地,销售市场也被迫向沪宁沿线与华南沿海一带转移。为避开日本的锋芒,启新水泥公司放弃了发展唐山工厂的计划,拟在江南另辟新址建设新厂,遂在1933年派人在江南一带勘察选址。经过近一年的调查踏采,在江苏省江宁县栖霞山东麓查明蕴藏丰富的石灰石和黏土后,最终选定摄山渡为厂址。1935年3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批复颜惠庆等人,准予在栖霞山开设工厂。1935年5月,启新水泥公司股东决议:将上年及本年应分之股息、红利、全部拨作江南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股本。1935年5月23日正式与史密斯公司签订两条生产线、年产水泥20万吨的设备购置合同,并派技师赵庆杰赴丹麦工厂监造。同时,又分别与德国禅迎洋行、英国怡和洋行签订购买电器设备和开山机、吊车、机修设备等的合同,订购设备。1935年7月份开始动工兴建工厂,江南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投入大量资金新建各种基础设施,开山垫筑厂基,自建铁路专用线与栖霞山车站接轨,修砂石路与宁杭公路连接,又开挖围厂河与便民河相连,直通长江。1937年7月份,设备安装、生活设施等全部竣工,线路也接通供电。至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前,江南水泥厂开工的各项工作基本就绪。
作者简介
南京市档案馆履行主管南京市档案事业的行政管理职能,依法对南京市的档案事业实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和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