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给孩子读的“中国榜样”故事中国问天第一人:竺可桢

封面

作者:李建臣

页数:256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6806629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在20世纪中国气象事业的史册上,镌刻着一个熠熠闪光的名字——竺可桢。这位早年留美的气象学博士,在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期间,为避免浙大被日寇的铁蹄践踏,以强烈的爱国心和责任感带领浙大四次西迁。因忙于勘察第三次迁校新址,他无暇照顾患病的妻儿,后来妻儿相继去世,令他悲痛不已。新中国成立后,他以坚忍的毅力以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踏遍全国山河,为中国的气象学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他以严谨的学风,阅尽浩瀚的历史文献,刻苦攻关,著书立说,为发展我国的气象事业奉献了一生。

作者简介

李建臣,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现任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大学特聘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特约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常务理事。曾策划和主持了《世界科普名著精选丛书》(湖南教育出版社)、《中国科普佳作精选丛书》(湖南教育出版社)等一些重大出版项目的编纂出版活动;主编的《科学的丰碑——20世纪重大科技成就纵览》(山东科技出版社)、《共和国的脊梁——两弹一星功勋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等多部作品均获得了国j级奖励;主编的“蒲公英”科普系列丛书(江苏教育出版社)被列为中国科协重点科普项目并获得中国科协资助;主编的《图书编辑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被北京师范大学相关专业列为研究生教材;翻译作品有世界著名趣味数学大师马丁?伽德纳的代表作《啊哈!灵机一动》(湖南教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和《啊哈!原来如此》(科学出版社)。此外还创作了《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狭义相对论的诞生》《时空的弯曲与消长——广义相对论的建立》等科普作品和各类文章五十余篇,参与过一些重要文件的起草,曾获得中央宣传部、科技部和中国科协联合授予的中国科普先进工作者称号。

本书特色

1.一套值得全国青少年珍藏阅读的榜样故事丛书。
2.汲取榜样力量,谱写青春华章。
3.他是我国气象学、地理学的奠基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先行者。
4.他在浙大倡导“求实”精神,“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教学主张,使浙大被世人誉为“东方剑桥”。

目录

第一章立志报效国家 / 1

1.聪明好学的小儿郎 / 2

2.气象兴趣的萌芽 / 9

3.新式学堂的启蒙 / 12

4.“智体并重”的榜样 / 15

5.化国之屈辱为动力 / 19

第二章学成归国 / 23

1.留美榜上有名 / 24

2.从农学到气象学 / 27

3.哈佛气象学博士 / 32

4.告别哈佛回国 / 35

5.潜心教书育人 / 37

第三章为中国气象事业奠基 / 43

1.建立北极阁气象研究所 / 44

2.研究中国气候变迁 / 52

3.筹建全国气象测候所 / 55

4.培养气象科研队伍 / 58

5.气象科研“大丰收” / 61

第四章振兴浙江大学 / 65

1.临危受命接手浙大 / 66

2.融贯中西的办学思想 / 68

3.完善学校职能 / 71

4.给浙大学子的“两个问题” / 76

第五章浙大的艰难西迁路 / 83

1.首迁开创导师制 / 84

2.再迁修建浙大堤 / 89

3.流离中丧妻失子 / 93

4.三迁立“求是”校训 / 98

5.四迁办“东方剑桥” / 103

第六章黎明前的黑暗 / 109

1.一场政治风波 / 110

2.保护爱国学生 / 114

3.浙大回迁与重建 / 118

4.光明与黑暗的搏斗 / 122

5.留守迎接新时代 / 129

第七章投身新中国科学事业 / 137

1.参与中科院早期建设 / 138

2.科学考察保生态 / 144

3.物候“曲谱”奏新章 / 150

4.厚积薄发的《物候学》 / 154

5.与毛泽东的“天地”谈 / 160

6.古稀之年的新党员 / 168

7.一生锻炼不辍 / 172

第八章熠熠生辉的科学精神 / 177

1.坚持不懈实地观测 / 178

2.善用古代典籍方志 / 182

3.外国经验为我所用 / 189

4.以科普向愚昧宣战 / 194

5.最后的论文 / 201

6.嵌入生命的气象事业 / 211

附录1学习和继承竺可桢先生的宝贵思想和学术遗产 / 219

附录2竺可桢大事年表 / 226

后记 / 232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给孩子读的“中国榜样”故事中国问天第一人:竺可桢》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13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