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葛蕾蕾
页数:306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01022349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高校毕业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是新时代的风向标,他们不仅承载着各自家庭的希望,也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活力之源。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传播和应用的前沿群体,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随着经济社会和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成为大学生们了解社会和表达观点的主要渠道,90后大学生们的就业倾向呈现出其独特的特征。本书在问卷调查、大数据分析、访谈等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北京高校大学生的公共服务动机现状,分析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对其就业倾向的影响,发现大学生就业倾向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建议。全书共分七章内容,选题视角新颖,研究过程循序渐进、科学规范,能够为政府部门政策制定、高校教师和就业部门工作者指导学生就业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简介
葛蕾蕾,女,2000—2010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学士、管理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组织绩效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理事,美国罗格斯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政府绩效管理。主持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大数据视阈下北京市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与就业倾向研究”及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基金项目多项,在《行政管理改革》《山东社会科学》《领导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著作或者参编《政府绩效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等图书4部。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公共服务动机文献综述
一、公共服务动机在国外的发展历程
二、公共服务动机国内研究文献回顾
第二节 大学生就业倾向文献综述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倾向研究的缘起
二、大学生就业倾向的研究角度和影响因素
三、就业倾向研究述评与展望
第三节 公共服务动机与就业倾向之间关系研究
一、公共服务动机能够影响就业倾向
二、公共服务动机无法影响就业倾向
三、公共服务动机与就业倾向关系研究述评
第四节 公共服务动机与就业倾向理论基础
一、吸引—选择—磨合理论
二、计划行为理论
三、自我决定理论
四、理性选择理论
五、个人—组织匹配模型与个人—工作匹配模型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
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发展演变——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演变
二、样本基础与分析方法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演变的实证分析
四、政策演变分析与讨论
第二节 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功能定位——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
一、政策样本选择
二、二维政策分析框架构建
三、单元编码
四、数据分析
五、研究结论
六、政策建议
第三章 北京市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与就业倾向调查研究
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全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二、2016—2018年北京市大学生就业形势
第二节 北京市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和就业倾向现状
一、研究方法
二、北京市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现状研究结果
三、北京市大学生就业倾向现状调查研究结果
第三节 北京市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与就业倾向问卷调查
一、研究背景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三、数据分析
四、研究结论
第四章 基于大数据的公共服务动机与就业倾向研究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数据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关键短语标识器
二、上下文编码器
第四节 实验和结果
第五节 研究讨论
第六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第五章 残疾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与就业倾向研究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深度访谈
一、数据来源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政策建议
一、残疾大学生应主动提升就业能力,积极融入社会
二、高校应重视残疾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开展个性化指导
三、政府应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不断提供资金支持
四、社会应营造平等关爱的氛围,提供人文关怀
第六章 政策建议与展望
第一节 培育和强化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
第二节 健全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
第三节 完善公共部门招募甄选
第四节 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型政府
第五节 协同促进残疾大学生就业
附录
附录1 中央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目录
附录2 标志性政策及重点举措表
附录3 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与就业倾向调查问卷
附录4 视障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与就业倾向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第一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公共服务动机文献综述
一、公共服务动机在国外的发展历程
二、公共服务动机国内研究文献回顾
第二节 大学生就业倾向文献综述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倾向研究的缘起
二、大学生就业倾向的研究角度和影响因素
三、就业倾向研究述评与展望
第三节 公共服务动机与就业倾向之间关系研究
一、公共服务动机能够影响就业倾向
二、公共服务动机无法影响就业倾向
三、公共服务动机与就业倾向关系研究述评
第四节 公共服务动机与就业倾向理论基础
一、吸引—选择—磨合理论
二、计划行为理论
三、自我决定理论
四、理性选择理论
五、个人—组织匹配模型与个人—工作匹配模型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
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发展演变——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演变
二、样本基础与分析方法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演变的实证分析
四、政策演变分析与讨论
第二节 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功能定位——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
一、政策样本选择
二、二维政策分析框架构建
三、单元编码
四、数据分析
五、研究结论
六、政策建议
第三章 北京市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与就业倾向调查研究
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全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二、2016—2018年北京市大学生就业形势
第二节 北京市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和就业倾向现状
一、研究方法
二、北京市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现状研究结果
三、北京市大学生就业倾向现状调查研究结果
第三节 北京市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与就业倾向问卷调查
一、研究背景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三、数据分析
四、研究结论
第四章 基于大数据的公共服务动机与就业倾向研究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数据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关键短语标识器
二、上下文编码器
第四节 实验和结果
第五节 研究讨论
第六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第五章 残疾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与就业倾向研究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深度访谈
一、数据来源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政策建议
一、残疾大学生应主动提升就业能力,积极融入社会
二、高校应重视残疾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开展个性化指导
三、政府应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不断提供资金支持
四、社会应营造平等关爱的氛围,提供人文关怀
第六章 政策建议与展望
第一节 培育和强化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
第二节 健全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
第三节 完善公共部门招募甄选
第四节 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型政府
第五节 协同促进残疾大学生就业
附录
附录1 中央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目录
附录2 标志性政策及重点举措表
附录3 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与就业倾向调查问卷
附录4 视障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与就业倾向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