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浙江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
页数:262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21309687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推进“六个浙江”建设/浙江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围绕“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这三个问题,分章节对加快推进富强浙江、法治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美丽浙江、清廉浙江建设的背景和意义、目标和内涵以及措施等进行阐述。 希望通过《推进“六个浙江”建设/浙江干部学习培训教材》,让广大干部更好地理解建设“六个浙江”的战略部署,并在读后得到一点启发。
目录
第一章 从实施“八八战略”到建设“六个浙江”
第一节 “六个浙江”建设的背景和战略地位
第二节 “六个浙江”建设的目标和内涵
第三节 加快建设“六个浙江”的重要部署
第二章 努力建设富强浙江
第一节 建设富强浙江的背景与战略意义
第二节 建设富强浙江的基础与目标
第三节 加快推进富强浙江建设
第三章 努力建设法治浙江
第一节 法治浙江建设的背景和战略地位
第二节 高水平建设法治浙江的目标和条件
第三节 高水平推进法治浙江建设
第四章 努力建设文化浙江
第一节 建设文化浙江的背景和战略意义
第二节 文化浙江建设的目标和布局
第三节 加快推进文化浙江建设
第五章 努力建设平安浙江
第一节 平安浙江建设的背景和战略地位
第二节 平安浙江建设的目标和特征
第三节 高水平推进平安浙江建设
第六章 努力建设美丽浙江
第一节 美丽浙江建设的背景和战略意义
第二节 美丽浙江建设的目标与布局
第三节 加快推进美丽浙江建设
第七章 努力建设清廉浙江
第一节 建设清廉浙江的背景和战略意义
第二节 清廉浙江建设的目标和布局
第三节 加快推进清廉浙江建设
后记
节选
《推进“六个浙江”建设/浙江干部学习培训教材》: 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进“六个浙江”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代推进“六个浙江”建设,需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深入实施富民惠民安民行动计划,坚持和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和基层治理体系,推进社会治理领域“最多跑一地”改革,创新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强化基层治理“三治融合”等体制机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浙江。 一要优先发展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对推进“六个浙江”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建立基础教育提质减负有效机制,强化公办教育高质量发展保障体系,完善中、高考招生制度,发展“互联网十教育”,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升学前教育水平,高质量普及15年基础教育,办好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以超常规举措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持续增加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大力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发展,加大力度实施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力争五年内引进20所左右著名高校在浙江开展合作办学。提升中职教育质量,发展高职教育,实施产教融合发展工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二要高水平建设健康浙江。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坚持“六医统筹”,实施医疗卫生服务优化工程,加快县域医共体建设,发展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医疗质量安全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全面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战略。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深化医、养、护一体化改革,探索建立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和独立险种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三要着力提高就业质量和社会保障水平。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社会保障发挥着社会稳定器作用,要健全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养老保险体系,加快统一设区市职工基本医保制度和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公益慈善事业、优抚安置制度,发展红十字事业,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加强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四要坚决打好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坚战。打赢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坚战,是推动低收入百姓共享高水平全面小康成果的系统工程。要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确保低收人群体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快于居民收入平均增长。巩固“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成果。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低收入产业工人收入倍增计划,确保低收入百姓收入增长快于城乡居民收入平均增幅。坚持精准帮扶,整合帮扶资源,创新帮扶方式,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增强低收入百姓自我发展能力。加大力度继续支持淳安等26个县加快发展,同步实现“两个高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