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党的历史知识简明读本(2020版)

封面

作者: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中

页数:260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0982708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以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为主线,系统介绍了党员应知应会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和基本知识分党史概述、重要会议和重大事件、理论成果、组织机构、优良作风和精神、历史经验等六个板块,全面记述和反映了我们党的伟大历程、光辉成就和宝贵经验。

目录

前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一部分 中国共产党历史概述
一、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2.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3.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
4.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5.领导解放战争,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性胜利
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艰辛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议社会主义道路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
2.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4.“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
三、实行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1.历史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3.经济上的治理整顿和经受国内政治风波的考验
4.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5.实施跨世纪发展战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第二部分 党的重要会议和党史重大事件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五四运动
2.党的早期组织建立
3.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4.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5.党的第一部章程
6.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7.第一次国共合作
8.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

第三部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
第四部分 党的组织机构及沿革
第五部分 党在历史上形成的优良作风和精神
第六部分 党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结束语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共产党
后记

节选

《党的历史知识简明读本(2020版)》: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后者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1.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科学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怎样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系列问题。毛泽东思想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许多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思想,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其基本点,一是认为中国资产阶级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即买办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另一部分是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的统一战线要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并且在特殊条件下把一部分大资产阶级也包括在内,以求最大限度地孤立最主要的敌人。在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时,要保持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实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在被迫同资产阶级主要是同大资产阶级分裂时,要敢于并善于同大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武装斗争,同时要继续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的同情或中立。二是认为由于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凭借武装力量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中国的武装斗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农民是无产阶级的最可靠的同盟军。无产阶级有可能和必要通过自己的先锋队用先进思想、组织性和纪律性来提高农民群众的觉悟水平,建立农村根据地,长期进行革命战争,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加上党的建设,就成为革命的“三个法宝”。以上这些,就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成为全民族的领导核心,并且创造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的基本依据。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1/4、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毛泽东提出的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人民内部还存在着各种矛盾,必须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他提出人民内部要在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在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经济工作中实行对全国城乡各阶层统筹安排和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等一系列正确方针。他多次强调不要机械搬用外国的经验,而要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这种情况出发,以农业为基础,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充分重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他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处理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汉族和少数民族、沿海和内地、中央和地方、自力更生和学习外国等各种关系,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注意综合平衡。他还强调工人是企业的主人,要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技术人员、工人、干部“三结合”。他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战略思想。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党的历史知识简明读本(2020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13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