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海飞主编
页数:10,317页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2017575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 这是一个数字时代, 我们需要试验 ; 从小荧幕到大银幕, 蹚一条自己的路 ; 学者电影: 呈现不同的表达 ; 多重观看的意义 ; 影像, 是我们应当承担的责任等。
作者简介
王海飞,博士,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及学术兴趣为民族学、影视人类学、少数民族文化及其变迁、生态文明与河西走廊各民族移民定居等。
目录
这是一个数字时代,我们需要试验 / 1
学院派与不拘泥 / 4
民族志电影可能的几个面向 / 8
《金翼》的学术传承 / 11
从小荧幕到大银幕,蹚一条自己的路 / 25
《喜马拉雅天梯》 / 28
理工男进入清华传媒的道路 / 36
关于“清影放映” / 40
《我在故宫修文物》 / 42
《大河唱》 / 46
学者电影:呈现不同的表达 / 57
关于学者电影 / 60
关于学科发展 / 71
中国影视人类学学会与影视人类学研究室 / 75
先做事,这很重要 / 87
多重观看的意义 / 99
早期的影像探索 / 102
学科的核心与边界 / 113
关于多重观看 / 119
影像建构的观念世界 / 133
影像赋权和两重田野 / 137
影像,是我们应当承担的责任 / 147
“闯入”影视人类学的“土”专家 / 150
乡村影像给我的感受 / 163
云之南纪录影像展与东亚所 / 167
云南影像史的几条线索 / 173
影像的力量和我们的责任 / 176
影像中的人和他们的世界 / 187
研究路径和影像反思 / 190
田野关系与文本呈现 / 202
关于二阶电影 / 213
学科建设与交流 / 216
让·鲁什的遗产 / 224
学科未来发展 / 229
民族志电影的边界与市场 / 237
不计成本、不遗余力地拓展学科影响力 / 251
从国际法到人类学 / 255
“不计成本”地推动学科建设 / 259
影视人类学的三重门 / 266
从诗歌到影像 / 274
《七圣庙》 / 277
影片背后的故事 / 287
民族志电影的生产现状和出路 / 291
跨文化拍摄与虚构影像 / 301
接下来要做的几件事 / 304
学院派与不拘泥 / 4
民族志电影可能的几个面向 / 8
《金翼》的学术传承 / 11
从小荧幕到大银幕,蹚一条自己的路 / 25
《喜马拉雅天梯》 / 28
理工男进入清华传媒的道路 / 36
关于“清影放映” / 40
《我在故宫修文物》 / 42
《大河唱》 / 46
学者电影:呈现不同的表达 / 57
关于学者电影 / 60
关于学科发展 / 71
中国影视人类学学会与影视人类学研究室 / 75
先做事,这很重要 / 87
多重观看的意义 / 99
早期的影像探索 / 102
学科的核心与边界 / 113
关于多重观看 / 119
影像建构的观念世界 / 133
影像赋权和两重田野 / 137
影像,是我们应当承担的责任 / 147
“闯入”影视人类学的“土”专家 / 150
乡村影像给我的感受 / 163
云之南纪录影像展与东亚所 / 167
云南影像史的几条线索 / 173
影像的力量和我们的责任 / 176
影像中的人和他们的世界 / 187
研究路径和影像反思 / 190
田野关系与文本呈现 / 202
关于二阶电影 / 213
学科建设与交流 / 216
让·鲁什的遗产 / 224
学科未来发展 / 229
民族志电影的边界与市场 / 237
不计成本、不遗余力地拓展学科影响力 / 251
从国际法到人类学 / 255
“不计成本”地推动学科建设 / 259
影视人类学的三重门 / 266
从诗歌到影像 / 274
《七圣庙》 / 277
影片背后的故事 / 287
民族志电影的生产现状和出路 / 291
跨文化拍摄与虚构影像 / 301
接下来要做的几件事 / 304











![视觉人类学论坛-[第一辑]-技术教育社区](https://image12.bookschina.com/2018/20180802/2/B6920980.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