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罗斯宁
页数:368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30606895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几十年兀兀矻矻,积薪之功,有所发覆与创新的佳作结集成册,全书内容分为两大系列:一、古代戏曲研究系列;二、宋金元文学研究系列。这些文章,多为参加学术会议的论文,后发表在学术刊物上。其中不少篇目,如关于元杂剧的酣畅美,元杂剧妇女形象新论,关于吴炳、萨都剌生平事迹的增补订讹与评述,都自出机杼,开径自行,颇多新意,读者诸君自可领略辨味。本书内涵丰富,开径自行,颇多新意,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罗斯宁,广东省番禺县(今属广州市)人。1947年生于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民盟盟员,广东省文史馆馆员。
目录
序
第一辑 金元杂剧研究
金元杂剧概述
元杂剧的酣畅美和元代少数民族史诗
元杂剧的“蒜酪味”和“蛤蜊味”
元院本与元杂剧
在闺阁文学和青楼文学的交叉坐标上——元杂剧妇女形象新论
两个韩翃形象的比较——看市井文化对元杂剧书生形象的影响
元杂剧的鬼魂戏和元代的祭祀习俗
元杂剧的爱情剧和元代的节日择偶习俗
元杂剧艺术对《三国演义》的影响
关汉卿和他的《窦娥冤》
《元杂剧和元代民俗文化》绪论
对《全元戏曲》的补正及反思
第二辑 明清戏曲研究
谈徐渭剧作的语言风格
女状元黄崇嘏其人其事
汤显祖和《牡丹亭》
吴炳和他的剧作
附录:吴炳大事年表
明代无名氏杂剧刍议
《长生殿》主题讨论纪要
清代广东曲家梁廷枏的戏曲理论
第三辑 戏曲史家研究
上下而求索——王季思教授治学散记
庆祝王季思先生从教七十周年暨古典文学、古典戏曲学术研讨会纪要
王季思先生传略
董每戡先生的学术精神和古代戏曲研究
附论宋金元文学研究
论宋词的感伤美
宋代隐逸词研究
论南宋小品文
李清照与宋代女性词
金元诸宫调研究
金代文学宗匠元好问
段克己、段成己诗对宋诗的继承和发展
元代艺妓与元散曲
元散曲对元杂剧的桥梁作用
以剧曲为曲与以词为曲——马致远与张可久散曲之比较
民族大融合中的萨都剌
后记
第一辑 金元杂剧研究
金元杂剧概述
元杂剧的酣畅美和元代少数民族史诗
元杂剧的“蒜酪味”和“蛤蜊味”
元院本与元杂剧
在闺阁文学和青楼文学的交叉坐标上——元杂剧妇女形象新论
两个韩翃形象的比较——看市井文化对元杂剧书生形象的影响
元杂剧的鬼魂戏和元代的祭祀习俗
元杂剧的爱情剧和元代的节日择偶习俗
元杂剧艺术对《三国演义》的影响
关汉卿和他的《窦娥冤》
《元杂剧和元代民俗文化》绪论
对《全元戏曲》的补正及反思
第二辑 明清戏曲研究
谈徐渭剧作的语言风格
女状元黄崇嘏其人其事
汤显祖和《牡丹亭》
吴炳和他的剧作
附录:吴炳大事年表
明代无名氏杂剧刍议
《长生殿》主题讨论纪要
清代广东曲家梁廷枏的戏曲理论
第三辑 戏曲史家研究
上下而求索——王季思教授治学散记
庆祝王季思先生从教七十周年暨古典文学、古典戏曲学术研讨会纪要
王季思先生传略
董每戡先生的学术精神和古代戏曲研究
附论宋金元文学研究
论宋词的感伤美
宋代隐逸词研究
论南宋小品文
李清照与宋代女性词
金元诸宫调研究
金代文学宗匠元好问
段克己、段成己诗对宋诗的继承和发展
元代艺妓与元散曲
元散曲对元杂剧的桥梁作用
以剧曲为曲与以词为曲——马致远与张可久散曲之比较
民族大融合中的萨都剌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