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高等职业教育系列教材S7-1200 PLC应用教程 第2版

封面

作者:廖常初 主编

页数:223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11165753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大量的例程,介绍了S7-1200的硬件结构和硬件组态、指令、程序结构、PID闭环控制、编程软件和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介绍了一整套易学易用的开关量控制系统的编程方法、多种通信网络和通信服务的组态和编程的方法、网络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精简系列面板的组态与仿真的方法、用仿真软件在计算机上模拟运行和监控PLC用户程序的方法,以及通过仿真来学习PID参数整定的方法。本书根据TIA博途 V15 SP1和S7-1200最新版的硬件对版进行了全面的改写。本书注重实际,强调应用,各章有适量的习题,附录有20多个实验的指导书。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机电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作者简介

1教材丰富的编写经历 于1992编写了首部PLC教材《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至今27年时间里,共编写了19部PLC教材和图书,销量共计131万册,其中 3部获评规划教材,2部获评“全行业畅销品种奖(科技类)”。2012年被评为机械工业出版社60周年“最具影响力作者”。 主编的教材具体获奖情况:
1)《PLC基础及应用 第2版》于2008年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2)主编的《PLC编程及应用 第3版》获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2006年度全行业畅销
品种奖(科技类)”,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3) 主编的《S7-300/400 PLC应用技术 第2版》获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2013年度全行
业畅销品种奖(科技类)”,年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科技进步奖。
4)主编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 第5版》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5)主编的《FX系列PLC编程及应用》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度科技进步奖。
2在线提供PLC的技术支持 在中华工控网等网站和论坛发表多达7000篇的博客和帖子,为广大PLC学习者提供了热情和无私的技术指导和帮助,网络登录人次共计322万。在PLC技术应用与推广方面做出力所能及和不懈的努力!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高职高专院校机电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使用。配套资源:46个视频教程、36个例程、TIA博途V15 SP1(STEP 7专业版与WinCC高级版)、仿真软件S7-PLCSIM V15 SP1和20多本中文用户手册。
本书特色:
本书为廖常初老师的经典之作。
2.用TIA博途 V15 SP1和S7-1200最新版的硬件对第1版进行了全面的改写。

目录

第1章 S7-1200的硬件与硬件组态1

11 S7-1200的硬件1

111 S7-1200的硬件结构1

112 CPU模块2

113 信号板与信号模块5

114 集成的通信接口与通信模块6

12 TIA博途与仿真软件的安装8

13 TIA博途使用入门与硬件组态10

131 项目视图的结构10

132 创建项目与硬件组态13

133 信号模块与信号板的参数设置15

134 CPU模块的参数设置19

14 习题22

第2章 S7-1200程序设计基础23

21 S7-1200的编程语言23

22 PLC的工作原理与用户程序结构简介24

221 逻辑运算24

222 用户程序结构简介26

223 PLC的工作过程27

23 数据类型与系统存储区30

231 物理存储器30

232 数制与编码31

233 数据类型33

234 全局数据块与其他数据类型35

235 系统存储区39

24 编写用户程序与使用变量表41

241 编写用户程序41

242 使用变量表与帮助功能45

25 用户程序的下载与仿真48

251 下载与上传用户程序48

252 用户程序的仿真调试52

26 用STEP 7调试程序55

261 用程序状态功能调试程序55

262 用监控表监控与强制变量56

27 习题60

第3章 S7-1200的指令62

31 位逻辑指令62

32 定时器指令与计数器指令66

321 定时器指令67

322 计数器指令71

33 数据处理指令73

331 比较操作指令73

332 使能输入与使能输出74

333 转换操作指令75

334 移动操作指令77

335 移位指令与循环移位指令78

34 数学运算指令80

341 数学函数指令80

342 字逻辑运算指令83

35 其他指令85

351 程序控制操作指令85

352 日期和时间指令86

353 字符串与字符指令87

36 高速计数器与高速脉冲输出89

361 高速计数器89

362 高速脉冲输出91

37 习题93

第4章 S7-1200的用户程序结构95

41 函数与函数块95

411 生成与调用函数95

412 生成与调用函数块98

413 多重背景102

42 数据类型与间接寻址103

421 数据类型103

422 间接寻址104

43 中断事件与中断指令107

431 事件与组织块107

432 初始化组织块与循环中断组织块108

433 时间中断组织块111

434 硬件中断组织块112

435 中断连接指令与中断分离指令113

436 延时中断组织块115

44 交叉引用表与程序信息117

441 交叉引用表117

442 分配列表118

443 调用结构、从属性结构与资源120

45 习题122

第5章 数字量控制系统梯形图程序设计方法123

51 梯形图的经验设计法123

52 顺序控制设计法与顺序功能图126

521 顺序功能图的基本元件127

522 顺序功能图的基本结构130

523 顺序功能图中转换实现的基本规则132

53 使用置位/复位指令的顺序控制梯形图设计方法133

531 单序列的编程方法133

532 选择序列与并行序列的编程方法136

533 应用举例138

534 专用钻床的顺序控制程序设计143

54 习题145

第6章 S7-1200的通信与故障诊断148

61 网络通信基础148

611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148

612 SIMATIC通信网络149

62 PROFINET IO系统组态150

621 S7-1200作IO控制器150

622 S7-1200作智能IO设备153

63 基于以太网的开放式用户通信155

64 S7协议通信160

65 Modbus RTU协议通信162

651 Modbus RTU主站的编程162

652 Modbus RTU从站的编程与实验165

653 S7-1200其他通信简介166

66 故障诊断167

661 与故障诊断有关的中断组织块和诊断指令167

662 S7-1200的故障诊断168

663 网络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171

67 习题176

第7章 精简系列面板的组态与应用178

71 精简系列面板178

72 精简系列面板的画面组态180

721 画面组态的准备工作180

722 组态指示灯与按钮182

723 组态文本域与I/O域185

73 精简系列面板的仿真与运行187

731 PLC与HMI的集成仿真187

732 HMI与PLC通信的组态与调试190

74 习题191

第8章 S7-1200在模拟量闭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193

81 模拟量闭环控制系统与PID_Compact指令193

811 模拟量闭环控制系统193

812 PID_Compact指令的算法与参数195

813 PID_Compact指令的组态与调试197

82 PID参数的手动整定方法199

821 PID参数的整定方法199

822 PID参数的手动整定实验201

83 PID参数自整定204

84 习题206

附录207

附录A 实验指导书207

A1 TIA博途应用实验207

A2 硬件组态实验207

A3 位逻辑指令应用实验208

A4 定时器计数器应用实验208

A5 数据处理指令应用实验209

A6 数学运算指令应用实验210

A7 程序控制指令应用实验210

A8 实时时钟指令应用实验210

A9 高速计数器与高速输出应用实验211

A10 函数与函数块应用实验211

A11 多重背景应用实验212

A12 间接寻址应用实验212

A13 循环中断实验213

A14 时间中断实验213

A15 硬件中断实验213

A16 延时中断实验214

A17 顺序控制程序的编程与调试实验214

A18 运输带与人行横道交通灯顺控程序的调试实验215

A19 专用钻床顺序控制程序调试实验215

A20 PROFINET通信组态实验216

A21 开放式用户通信的仿真实验216

A22 S7通信的仿真实验217

A23 S7-1200故障诊断实验217

A24 网络控制系统故障诊断实验218

A25 PLC与触摸屏仿真实验218

A26 PID控制器参数手动整定的仿真实验219

A27 PID控制器参数自动整定的仿真实验219

附录B 配套资源简介220

参考文献222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高等职业教育系列教材S7-1200 PLC应用教程 第2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10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