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立丰著
页数:359页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4267075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稿认为在很大程度上, 《人民陪审员法》的相关规定, 并未, 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围绕死刑适用的巨大社会分歧。因此, 仅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讨论的对话文本与评价对象而已。
作者简介
李立丰,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刑法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2009~2010年,获美国政府USAID资助,赴美国麦克乔治法学院(McGeorge school of Law)就读,并获法学硕士学位。2013~2014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担任访问学者。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国死刑适用的现实困境
第一节 中国死刑适用的存而不废
一、中国刑罚体系对于死刑的制度依赖
二、中国民众对于死刑的心理依赖
三、中国死刑缓期执行制度的先天不足
第二节 死刑替代措施的制度缺位
一、死刑与“替代刑”
二、“终身刑”与死刑废止
三、“终身刑”与刑罚根据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中国死刑适用机制困境的多重归因
第一节 中国死刑适用过程中的的精英化倾向
一、中国死刑适用过程中的泛精英化的成因
二、中国死刑适用过程中的泛精英化的表象
三、中国死刑适用过程中的泛精英化的影响
第二节 死刑与认罪认罚程序的悖论
一、司法改革语境下中国刑事司法面临的真正根本问题
二、刑事司法“繁简分流”制度改革弊大于利
三、“认罪认罚从宽”应理解为新形势下中国刑事司法的政策重述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中国死刑适用的完善前提
第一节 司法审查制度的批判反思
一、在中国语境下讨论司法审查制度的必要性
二、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流变
三、美国司法审查的特征及基本适用范式
四、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司法审查过程中的“5比4原则
五、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存在前提与批判
第二节 网络表达权的刑事法规制
一、“网络表达权”的独立权属
二、“网络表达权”的刑法规制
三、“网络表达权”刑法规制的几点建议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破解“司法独裁”的日本经验
第一节 “司法民主”与“司法独裁
一、民主语境下日本的司法独裁
二、司法民主是民主政治的逻辑结论
三、司法民主的可行性
第二节 Et本的裁判员制度评述
一、裁判员制度的适用范围
二、裁判员的选任
三、裁判员裁判的程序
四、死刑的裁判员裁判
第三节 青少年死刑与裁判员裁判
一、刑事司法中的青少年保护主义
二、青少年死刑适用的合法性困境
三、裁判员制度下青少年的死刑适用
第四节 日本裁判员制度之评价
一、裁判员制度的功利主义考量
二、裁判员制度的不足
三、裁判员的负担与权利保障
四、裁判员制度的配套措施改革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美国死刑适用中的陪审机制评解
第一节 美国陪审制度评述
一、美国宪法第六修正案的背景
二、陪审团构成的变迁
三、陪审团解决法律问题权利的废止
四、法庭对于宪法第六修正案的实际废止
第二节 美国的死刑适用
一、美国死刑的适用现状
二、美国死刑的适用程序
三、美国死刑中的陪审团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中国死刑适用民意拟制与导入机制批判
第一节 中国刑事司法中的民意拟制与导人机制
一、民意的拟制与操纵
二、中国现行刑事司法语境下的民意表达
三、建构重大刑事案件中民意的体制内拟制与导引
第二节 中国死刑适用中民意拟制与表达的总体建构思路
一、死刑适用过程中的7人大合议庭制度的应然走向
二、死刑适用过程中的7人大合议庭制度的配套改革
三、死刑适用过程中的7人大合议庭落实的制度
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中国死刑适用民意导入的实体法机制例说
第一节 民意的司法导入与刑事解释范式改革
一、审判员制度引进与刑法解释论的变化
二、相关解释范式建议
三、裁判员裁判制度背景下的刑法解释论纲
第二节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语境下犯罪故意“要素分析”模式的澄清与适用
一、问题的提出
二、话语的澄清
三、模式的建构
第三节 小结
第八章 中国死刑适用民意导入的程序法机制概说
第一节 人民陪审员制度为中国司法活动提供合法性根据
一、中国司法民主应以人民陪审员制度为表达机制
二、人民陪审制度象征性司法民主机能之合理表达
第二节 员额制前提下司法民主化与司法专业化的制度兼容
一、司法专业化语境下人民陪审员的异化倾向
二、司法专业化语境下司法民主的兼容制度设计
第三节 死刑适用中事实审与法律审分离模式的技术实现
一、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限制性适用
二、人民陪审员进行事实审理的程序设计
第三节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