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汉语动词的多义性与动宾短语的多样性研究

封面

作者:魏红

页数:272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03066418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任何一种语言中的动词都有相当数量是多义的,即一个动词具有多个不同的义项。汉语中动词与宾语之间语义关系的多样性、复杂性,是很好引人注目的现象,也一直是外国学生汉语习得难点问题之一。多义动词不同义项除了在概念意义上不同外,在句法功能上往往也有很大差异。汉语动词的多义性对动宾组配中宾语的多样性具有影响作用。本文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理论指导下,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归纳对比法、语料库实证研究法等方法,分别从动词多义性与宾语类别关系、动词带宾结构形式、语体因素等等多个角度考察了汉语多义动词的多义性与汉语动宾短语多样性之间的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从汉外语言对比和习得角度进一步考察了语言共性与差异、动词多义性与宾语类别多样性等因素对于泰语学生习得理解动宾短语的影响情况。通过以上多个角度的对比分析考察发现了许多具有倾向性的特点和规律,可以为研究面向外国学生的汉语教学与教材编写提供参考;研究得到大量统计数据和语言资料,可以作为实际教学中的教学素材或汉语教材编写所需的语言材料。

作者简介

魏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语言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教育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汉语语法研究、汉语国际教育以及跨文化传播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等20余项,出版著作两部,主编泰国教育部外语类汉语系列教材《创智汉语》,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曾多次赴东南亚国家开展汉语国际教育与跨文化传播方面的讲学。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汉语多义动词的义项与宾语的类别 1

第一节 多义动词的选择与宾语分类 1

第二节 多义动词的动词义项数量考察 4

第三节 动词多义性对宾语类别的影响 6

第四节 动词多义性与宾语类型数量之间的关系考察 9

本章小结 19

第二章 汉语动词的多义性与宾语语义角色的多样性 21

第一节 带一类宾语的多义动词带宾情况考察 21

第二节 带两类宾语的多义动词带宾情况考察 24

第三节 带三类宾语的多义动词带宾情况考察 27

第四节 带四类宾语的多义动词带宾情况考察 30

第五节 带五类宾语的多义动词带宾情况考察 33

第六节 带六类宾语的多义动词带宾情况考察 35

第七节 带七类及七类以上宾语的多义动词带宾情况考察 36

本章小结 37

第三章 汉语多义动词带光杆名词宾语的能力考察 40

第一节 光杆名词宾语与宾语的类推性 40

第二节 光杆名词宾语习得引发的思考及研究设计 42

第三节 带一类宾语的多义动词带光杆名词宾语的考察 44

第四节 带两类宾语的多义动词带光杆名词宾语的考察 59

第五节 带三类宾语的多义动词带光杆名词宾语的考察 82

第六节 带四类宾语的多义动词带光杆名词宾语的考察 100

第七节 带五类宾语的多义动词带光杆名词宾语的考察 112

第八节 带六类宾语的多义动词带光杆名词宾语的考察 117

第九节 带七类宾语的多义动词带光杆名词宾语的考察 122

第十节 带八类和十一类宾语的多义动词带光杆名词宾语的考察 123

本章小结 127

第四章 语体因素对动宾短语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131

第一节 语体分类与语体语料库的确定 131

第二节 语体因素对动宾短语呈现的影响 133

第三节 多义动词在不同语体中的高频动宾短语考察 134

第四节 语体因素对“VN”高频动宾短语呈现的影响 149

第五节 语体因素对“VN”高频动宾短语义项及宾语类型的影响 192

第六节 不同语体中动词“吃”和“打”带宾结构形式及其句类语气的考察 211

本章小结 220

第五章 汉语多义动词与泰语相关动词的个案比较研究 226

第一节 汉泰对比的相关问题 226

第二节 汉语多义动词与泰语相关动词的多义性比较 228

第三节 汉语多义动词与泰语相关动词带宾情况比较 237

第四节 基于汉泰语言对比的汉语多义动词带宾习得难点预测分析 245

第六章 泰国学生习得汉语动宾短语的个案调查研究 248

第一节 调查对象 248

第二节 调查设计 248

第三节 基于测试试卷的习得调查分析 250

第四节 泰国学生汉语多义动词及其动宾短语教学建议 255

参考文献 262

后记 264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汉语动词的多义性与动宾短语的多样性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10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