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收入不平等与家庭借贷行为研究:理论机制、微观实证

封面

作者:伍再华,郭新华著

页数:319页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0959853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在《中国收入不平等与家庭借贷行为研究》撰写过程中,我们力求博采众长,吸收国内外新研究成果,以便能充分反映这一领域的研究全貌。  《中国收入不平等与家庭借贷行为研究》共分十章,首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中国收入不平等与家庭借贷行为研究》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方法、主要内容。第二、三、四章为《中国收入不平等与家庭借贷行为研究》的理论研究部分,分别研究收入不平等与家庭经济行为、中国收入不平等的动态演变与分解、中国家庭借贷行为的动机与影响因素。第五、六、七、八章为《中国收入不平等与家庭借贷行为研究》的实证分析部分,通过构建不同的计量经济模型,深入地探讨收入不平等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社会地位寻求、社会保障、金融素养、农村新型医疗保险等变量在其中扮演的作用。以往关于收入不平等、家庭借贷行为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宏观角度,《中国收入不平等与家庭借贷行为研究》第五、七、八章都是利用微观数据库,从微观的角度进行研究;第六章构建了一个宏、微观混合数据集,探讨了社会保障在收入不平等与家庭借贷行为关系中所起的作用。《中国收入不平等与家庭借贷行为研究》对进一步丰富与拓展收入不平等与家庭债务研究领域,以及防范中国家庭债务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第九章和第十章希望通过收入不平等与家庭债务变动的国际比较,发现中国与其他典型国家的差异,并借鉴几个典型国家家庭债务风险规制的经验,提出中国家庭债务风险规制的模式选择。

作者简介

  伍再华,女,中共党员,湖南常德人,湘潭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湘潭大学韶峰学者特聘岗位,湘潭市首批高层次人才。主要研究领域为:收入分配、家庭金融理论。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湖南省社科基金等10多个项目;在《世界经济文汇》《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40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编教材2部。    郭新华,男,中共党员,湖南常德人,湘潭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湘潭大学韶峰学者特聘岗位,湘潭市首批高层次人才。兼任湘潭大学商学院家庭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学位点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为:收入分配、家庭金融理论。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湖南省社科基金等20多个项目;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学动态》《中国软科学》《改革》等国内知名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选题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基本框架及其主要内容

第二章 收入不平等与家庭经济行为
第一节 收入不平等与家庭消费行为
第二节 收入不平等与家庭劳动供给行为
第三节 收入不平等与家庭金融决策行为

第三章 中国收入不平等的动态演变与分解
第一节 收入不平等的测度方法
第二节 中国收入不平等的动态变化
第三节 中国收入不平等的形成因素
第四节 中国收入不平等的分解

第四章 中国家庭借贷行为的动机与影响因素
第一节 家庭借贷行为的含义与动机
第二节 中国家庭借贷行为变化的需求面因素
第三节 中国家庭借贷行为变化的供给面因素

第五章 收入不平等、社会地位寻求与家庭借贷行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社会地位寻求对个体经济行为的影响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第四节 主要变量说明与模型设定
第五节 实证分析

第六章 收入不平等、社会保障支出与家庭借贷行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结构及其变动分析
第三节 变量选取和描述性分析
第四节 实证分析

第七章 财富不平等、金融素养与家庭借贷行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消费者金融素养理论
第三节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分析
第四节 实证分析

第八章 健康冲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村家庭借贷行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
第三节 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第四节 实证分析
……

第九章 收入不平等与家庭债务变动的跨国比较
第十章 中国家庭债务增长的风险规制
参考文献
致谢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收入不平等与家庭借贷行为研究:理论机制、微观实证》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09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