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主持人语言表达技巧

封面

作者:吴郁著

页数:289页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0438482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主持人语言表达技巧(第三版)》在修订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多充实与修改,调整思路,从综合运用的角度,展开论述业内常说的主持人“能说、善问、会议论”的主题,特别是例子会紧跟时代步伐,精选大量优秀主持人近年来崭新的语料, 梳理出其中的一些规律,使该版的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更具有理论新意和实践的针对性,有理论与实践上的融合与呼应。

作者简介

吴郁,女,1945年5月出生,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播音学和广播电视节目主持艺术。 主编《播音学简明教程》获第二届全国优秀高等教材中青年奖。 专著《主持人的语言艺术》获第六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首届全国广播电视主持人节目学术著作一等奖。 专著《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该书第二版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主持完成社科基金项目《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质研究》,同名著作获第六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著作二等奖。2004年荣获第二届“百优”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称号。 著有《节目主持艺术探》《节目主持能力训练路径》等著作;主编《主持人思维与语言能力训练路径》《谈话的魅力》《提问;主持人必备之功》等图书;是教材《中国播音学》《电视播音与主持》的主要撰稿人;《广播电视词典》副主编。

本书特色

《主持人语言表达技巧》这本书一直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到今年已经是第三次修订了,2019年我联系吴郁老师表示要修订这本书的时候,才知道吴老师身体状况已经不太好了,但她还是表示图书修订工作一定要做,毕竟书里的例子已经过时了,应该换一些新的例子,这样才能与时俱进,理论部分不合理的、陈旧的地方也要改,我和出版社对吴老师的这种敬业精神都非常敬佩。没想到在书稿快要完成的时候,传来了吴老师去世的消息,出版社上下都表示了深切的哀悼。吴老师去世前安排了自己的学生,现在已经在大学任教的老师来完成书稿的结尾工作,在大家的努力下,《主持人语言表达技巧》第三版终于问世了,感谢吴郁老师和每一位为这本书的出版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目录

第一章 主持人节目与节目主持人

 第一节 主持人节目

 第二节 节目主持人

第二章 主持人的语言活动

 第一节 主持人的主持职责与功能

 第二节 主持人的语言功力

 第三节 主持人的语境与话语策略

 第四节 主持人的语用特点

第三章 主持人语言表达的基本功(上)

 第一节 主持人必须说好普通话

 第二节 普通话语音知识之一——声母

 第三节 普通话语音知识之二——韵母

 第四节 普通话语音知识之三——声调

 第五节 普通话语音知识之四——语流音变

第四章 主持人语言表达的基本功(中)

 第一节 气息控制

 第二节 口腔控制

 第三节 吐字归音

 第四节 声音的运用技巧和嗓音保护

第五章 主持人语言表达的基本功(下)

 第一节 停连

 第二节 重音

 第三节 语气和节奏

第六章 主持人语言“表述”特点

 第一节 主持人语言“表述”的着力点

 第二节 主持人语言表述的平易性、形象性

 第三节 主持人语言表述的沟通性、服务性

 第四节 主持人语言表述的创造性、个性化

第七章 主持人的“能说”

 第一节 何谓“能说

 第二节 叙事功能中的“能说

 第三节 控场功能中的“能说

第八章 主持人的“善问”

 第一节 “善问”需“有备而来

 第二节 “善问”需“及时跟进

 第三节 “善问”需要铺垫与策略

第九章 主持人的“会议论”

 第一节 主持人议论的一般性特点

 第二节 主持人议论的个性化

我着“说新闻”

主播是谁?谁来做主播

再版后记

再版后记

第三版后记

节选

第一节 “ 善问” 需 “ 有备而来” 一、 好的提问出自用心准备 主持人喜欢把采访前的准备形象地比喻为 “ 做好功课”。 认真准备才可能有好的提问, 好的提问才能引来嘉宾高质量的谈话。 无论人物采访, 或事实性、 意见性采访, 都需要主持人了解相当的专业知识, 掌握有关政策和社会背景, 占有尽可能丰富的资料。 因为即便面对自己熟知的领域, 也可能碰到自己并未掌握的新问题, 更不用说知识的盲区了。 虽然主持人不可能全知全觉, 但是经过广泛收集信息、 深入学习、 细致研究, 主持人应当拥有与采访对象的 “ 对话资格”。 很多人佩服董卿对诗词的信手拈来, 和嘉宾、 选手能从容不迫地无缝对接。 对此, 董卿谦虚地说: “ 世界上没有捷径可走, 要做好主持人, 就是准备、 准备、 再准备。” 董卿在 《朗读者》 中采访中国 ( 海南) 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深入了解迟福林在海南三十多年所作的贡献, 甚至是嘉宾的外号董卿都能脱口而出, 足以见得主持人材料收集之充足: 董卿: 听说您有个外号叫迟改革? 迟福林: 对, 但我老跟大家说改革不能迟, 这个外号不太好, 但是我们这一代人好像生下来就是为改革。 董卿: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迟福林: 我们小的时候受过苦, 吃不饱饭。 我们开始懂事的时候就开始思考问题, 为什么我们会这样。 董卿: 我们说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但是您是怎么从一个穿着军装的军人走上了一条改革的道路呢? 迟福林: 我在部队的时候做过宣传干事, 然后又到国防大学当教员, 许士杰书记被抽到了海南建省筹备组当组长, 他找到我, 我当时想, 海南要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我现在能有个实操的机会, 对我太难得了, 所以我真的没有迟疑, 我在一天之内就从一个军人变成一个老百姓。 1988 年到海南, 今年是第 31 个年头。 2014 年 《杨澜访谈录》 播出了一期 “ ‘ 土豪’ 王健林的坚持与梦想”, 当时万达集团开始涉足文化旅游产业, 并进行了多项海外并购活动, 在这一系列高调商业行为的背后, 究竟是土豪般的挥霍, 还是深谋远虑的规划, 都备受国际媒体关注。主持人杨澜在采访前收集了大量资料, 甚至包括了王健林在各种场合的发言。 在充分做好准备的前提下, 根据王健林直率的性格, 杨澜不绕圈子, 抓得住关键问题, 并予以 “ 放大” 和不断 “ 追问”: 杨澜: 两会期间您最会关注哪些现象或者是哪些信号? 王健林: 其实我十多年以来一直就是呼吁建设, 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 杨澜: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公布以后您也曾经在不同的场合说民营经济的又一个春天来了, 您这个春天又指什么呢? 王健林: 我觉得这个决定写得非常好, 而且这个决定写得好的最根本的标志就是打破市场准入。 再一个明确提出来允许民营企业进入金融、 石油、 航空等领域, 那对民营企业 ( 来说) 就是春天。 杨澜: 我也听到一些民营企业家在说, 一下这么多领域都要向民营经济敞开, 我们觉得很兴奋, 很有希望, 但是同时又怕走错了。 所以说当有一些领域的垄断被打破的时候, 这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 有人有这样的顾虑, 您的看法呢? 王健林: 担心自己的资金会被吃掉, 或被同化, 或者说竞争不过这些大型国企, 我觉得也不能这么想。 包括很多行业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 那不是更弱小吗, 有这股劲, 有这个拼命精神, 其实是可以发展起来的, 我觉得总体来讲那是机会, 还是机遇大于挑战, 我觉得可能还是馅饼更多。 杨澜: 其实政界和商界的关系是大家一直特别热衷于讨论的, 您觉得政商之间的关系为什么比读一个哈佛的博士后还要难? 您又如何自处? 王健林: 政商关系不光是在中国, 其实在世界上只要有商品经济的国家都是比较难的, 我曾经说过一句话, 也是被社会广泛传诵的, 我说的就是 “ 亲近政府、 远离政治”, 真正大规模的民营企业全部都是规规矩矩的企业, 这些都是重视市场, 而不是 ( 重视) 市长的企业。 相反, 如果主持人不认真准备, 全部依赖栏目组的策划, 看起来似乎 “ 合作不错”, 实际上难躲 “ 偷懒” 之嫌, 或者根本就是主持人水平不够, 能力不够。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 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医生由于性格耿直,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经常 “ 金句频出”, 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 “ 硬核医生”, 于是有些媒体为了博眼球经常不择手段。 2020 年 2 月 25 日上海都市频道 《X 诊所》 为了解上海防疫情况采访了张文宏医生, 本来采访气氛还很融洽, 采访中间张医生忽然接到了来自他母亲的电话, 主持人并没有停下采访, 而是想要靠这个话题炒作一番, 主持人问道: “ 您想您的母亲吗?” 张医生随即反问主持人: “ 哪一个正常人不想念自己的母亲呢?” 主持人十分尴尬。 主持人: 您妈妈给您打来的电话, 您快接一下吧! 张医生: 采访的时候你们就想探讨别人的隐私。 主持人: 我们没有看到过张文宏主任跟他妈妈通电话! 张医生: 我偏不接。 主持人: 那您想您的母亲吗? 张医生: 我们是非常理性的医生, 因为你们是如此的感性, 我们看到感性的人有时候就受不了, 我就问你, 哪一个正常人不想念自己的母亲呢? 该主持人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并没有按照节目组原计划继续采访, 反而想借机 “ 蹭热度” “ 炒话题”, 与节目组的初衷背道而驰, 这样带有不良动机的引导性的问话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仅损害了自己的形象, 更是损害了节目组的形象。倘若主持人在准备阶段充分做好一切突发情况的预案, 就不会如此得不偿失。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主持人语言表达技巧》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09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