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趣味哲学启蒙:培养孩子的理性思维(生活认知篇)

封面

作者:知吖亲子

页数:176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1271771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小朋友,你知道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吗?听到猫的叫声,你知道它为什么而叫吗?世界上优选的老师是什么样的?此刻镜子里的你和去年镜子里的你比起来有什么不一样?你知道我们生活的世界几百年后将会是什么样子吗?……如果你不知道,你可以来这本书里寻找答案!每一个哲学家都是一个好奇宝宝。他们总是瞪着大眼睛关注这个世界,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们不是鸡蛋里挑骨头,不是为了给别人找麻烦。他们只是希望能够发现世间万物的真相,他们不希望人们活在无知之中。对哲学家而言,搞清楚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很好重要。小朋友,你想成为哲学家吗?只要你有一颗致力于探求真理的心,遇到不确定是真是假的事情,愿意付出努力去研究,不管能不能找到真相,你都算得上一个小小的哲学家。本书将教会你用哲学的角度思考世界、思考人生、思考生活!

作者简介

知吖亲子。
上海数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旗下“知吖”品牌的亲子频道。知吖亲子,拥有一支包括数十位优秀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哲学家和作家的作者队伍,专注于亲子教育、孕产胎教、早教游戏、少儿读物等领域的内容创作,致力于为国内外广大儿童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优质内容,从而为更多家庭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本书特色

用哲学帮孩子打开探索世界的大门!
培养孩子的理性思维!
认知真理——对世界和人生的哲学思考将开启孩子的智慧人生。
认知自己——将教会孩子如何面对世界,怎么处理自己的情绪。
认知生活——可让孩子拥有开阔的视野、自由的头脑和理智的生活态度。
写给孩子的哲学思维启蒙书!
聪明的孩子是这样思考的!

目录

上篇 我们每天在干什么——关于生活
第1课 爸爸妈妈说的都对吗
第2课 想要换个爸爸妈妈可以吗
第3课 如果不想上学怎么办呢
第4课 想要一个弟弟或妹妹可以吗
第5课 我们一定要做个听话的孩子吗
第6课 为什么每天都要刷牙呢
第7课 为什么邻居家有车而你家没有
第8课 看医生好可怕,怎么办
第9课 最好的老师是什么样的
第10课 爸爸妈妈为什么阻止我们做我们喜欢的事
中篇 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关于审美
第11课 艺术为什么那么难懂
第12课 审美需要学习吗
第13课 美一定要通过感官感受吗
第14课 丑是什么
第15课 不美也不丑是什么样
第16课 为什么满分通常是一百分
第17课 男生可以穿裙子吗
第18课 为什么我们的喜好会不断变化呢
第19课 为什么过年用的好多东西都是红色的
第20课 爸爸妈妈为什/厶非让我们学才艺
下篇 人和人如何相处——关于社会
第21课 为什么不公平会让人难受
第22课 有没有钱重要吗
第23课 奶奶吃饭吧唧嘴,该劝阻她吗
第24课 为什么有人爱占小便宜
第25课 为什么世界上有穷人
第26课 为什么人会排外
第27课 公平重要,还是自由重要
第28课 人为什么会离婚
第29课 买卖黄牛票对不对
第30课 为什么有人要移民

节选

爸爸妈妈说的都对吗 哲学家的使命,就是追求真理,把人们不懂的事情搞清楚,钻研没有人知道答案的问题,直至找到解答。当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寻找正确答案是很好的态度,但好的态度还需要搭配科学的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比如说,某一天你忽然很想念老家的奶奶,于是你决定回家看奶奶,但是你不搭高铁,也不搭飞机,放弃搭乘任何交通工具,打算走回去看奶奶,结果走了几个小时就因为太累放弃了。这样看来,你想要回老家看奶奶的孝心尽管很好,但终究没有实现。
再如,某一天你生病了,爸爸妈妈不带你去看医生,而是带你去找工程师、找警察、找法官……这些人在各自的职业领域虽然都是专家,但他们都不懂怎么治病。找他们治病,并不能帮你把病治好。
也即,当遇到我们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如果要求助某人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我们先要确认他能不能做到。
如果某天你有几道数学题不会做,而你的爸爸是记者、妈妈是会计,你会找谁来帮助你呢?
小朋友,基于前面的内容,你可能已经在思考,既然是要解答数学问题,当然要找爸爸妈妈中数学好的一方来帮自己。
于是,你也许会这样推理,记者和会计的工作内容分别是什么?记者的主要工作首先是采访,然后是基于采访的内容写稿子;而会计的日常工作主要是跟数字打交道。
这么来看,既然妈妈是会计,那么妈妈能帮上忙的概率就大得多。
小朋友,如果你是这么推理的,那么你的逻辑推理能力不错喔!但是也有例外情况。
说到这里,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故事。
以前,人们对男性和女性有许多刻板印象,比如男性的数学天赋肯定比女性好、女性比男性爱哭等。也就是说,男性和女性先天就有很多差异。
有一个小女孩从小就对自然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长大后,她一直很努力地读书、做研究。她主要研究自然世界中各种元素的放射性。
有的元素放射性很强,其射线能穿透很厚的墙;有的则很弱,其射线穿透纸张都是问题。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想要杀死癌症病人身体里的癌细胞,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先找一种放射性很强的元素,利用其放射线,穿透皮肤,击中癌细胞,同时又能避开健康的身体组织,是不是很棒呢!其实,这种方法在现代医学上已被广泛应用。
尽管这个小女孩长大之后,成了一名优秀的科学家,甚至获得了诺贝尔奖,但当时很多人仍然认为女性研究自然科学没有优势,甚至认为女性不该进入实验室。
这个小女孩用她的成就,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同时证明了偏见是不科学的。她拿了两次诺贝尔奖,她就是我们熟知的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的故事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当我们对一件事情一无所知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马上去找寻答案,而是放下偏见。比如,上面的那种情况,妈妈是会计,成天埋首在数字堆里,但妈妈就真的擅长解答数学问题吗?爸爸虽是记者,但有没有可能他对数学有更深的研究,只是选择记者作为自己的职业了呢?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这道数学题,爸爸妈妈都不会做。毕竟,科技日新月异,每天都有被发现的新知识,每天也有被推翻的旧知识。
最后,回归本文的主题,爸爸妈妈说的都对吗?或者我们应该换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这个世界上有谁是一定对的吗?其实,没有人什么都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所长、所短。比如,车坏了,修车师傅可能比物理学教授更有办法。
那么,针对某一难题,如果我们身边没有人能帮我们解决,我们该怎么办呢?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知识,不断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试着去图书馆查资料、上网查数据或是求教相关专家。 想要换个爸爸妈妈可以吗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爸爸妈妈可以随意更换吗?我们的小汽车的一个轮子坏了,我们可以给它换一个轮子。衣服破了,我们可以买件新衣服。但如果我们想要把爸爸妈妈换掉,这可以吗?
说到这,我们看这样一个小故事。
森林里有只小青蛙,它每天都不怎么快乐。它的妈妈每天不是强迫它学习游泳,就是让它学习抓虫子,它觉得自己每天都很辛苦。于是,有天它离家出走了,想要找其他动物当自己的妈妈。
小青蛙遇到麻雀时,它问麻雀妈妈,愿不愿意当它的妈妈。麻雀妈妈说可以,然后每天教小青蛙在天上飞,可是小青蛙没有翅膀,怎么学都学不会。小青蛙很沮丧,只好离开麻雀妈妈。
小青蛙遇到蜜蜂时,它问蜜蜂妈妈,愿不愿意当它的妈妈。蜜蜂妈妈答应了,然后每天教小青蛙采蜜,但是小青蛙的嘴巴太大,不仅没办法采到蜜,还把花给压坏了。没过几天,蜜蜂妈妈就把小青蛙赶走了。
. 008
小青蛙很沮丧,猴子妈妈看见了,问小青蛙怎么了。小青蛙便请猴子妈妈当它的妈妈。
猴子妈妈笑了,跟小青蛙说:“如果想成为我的孩子,你得会干很多事情,可是你……你想一想,你在出门找新的妈妈之前,什么时候最快乐呢?”
小青蛙想了想,它发现跟青蛙妈妈在一起时比跟其他动物妈妈在一起时更快乐。它突然想通了,它永远不可能变成麻雀、蜜蜂或猴子,它也不需要变成麻雀、蜜蜂或猴子,它只需要做一只青蛙,它需要的只是青蛙妈妈,而不是别的妈妈。
于是,小青蛙回到了青蛙妈妈身边。这时,它才发现,比起学习在天上飞和采蜜,学习游泳其实轻松多了。
听完这个故事,如果你是小青蛙,你会像它一样选择回到妈妈身边吗?
其实,换个妈妈,好像并不能解决小青蛙的困惑。
你发现了吗?当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先问自己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比如,对故事中的小青蛙来说,它想要换个妈妈的目的是什么呢?
不管是希望爸爸给我们多买一些玩具,还是希望妈妈不要逼我们吃青菜,说到底是因为我们对他们有要求。而当他们无法满足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许就会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能换个爸爸或妈妈呢?
事实上,换个爸爸或妈妈,并不一定能达成我们的目的。
一个常给你买玩具,却不能经常陪伴你的爸爸,你愿意要这样的爸爸吗?
一个不逼你吃青菜的妈妈,就一定是个好妈妈吗?
有些时候,爸爸妈妈做的事情,当下虽然不能带给我们所谓的快乐,但事后我们却能因此得到更大的快乐。
比如,妈妈要你吃青菜,是要帮你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让你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了健康的身体,你就不容易生病。因此,当其他小朋友因为生病,必须忍受身体上的不舒服,待在家里不能出去玩的时候,你却能自由自在地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 010
爸爸没有给你买很多玩具,而是给你买了更有意义的东西,比如故事书。对于一个玩具,可能玩上几次,你就不想玩了。但一本好书,你却可以一读再读。
所以,有时爸爸妈妈为我们做的事情,也许当下会让我们不那么快乐,事后却会带给我们更大的快乐。
我又想到一个问题。说到交换,如果真有对孩子百依百顺的爸爸妈妈,谁会让给你呢?
反过来我们再想一想,爸爸和妈妈都希望拥有什么样的孩子呢?如果爸爸妈妈想要一个听话、乖巧,考试总能考一百分的孩子,当你做不到这些的时候,你愿意爸爸妈妈把你换走吗?
小朋友,有时候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我们不能只用我们当下的感受去衡量。往往需要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我们也许才能理解爸爸妈妈的良苦用心。
通过这一番思考,我们学到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思考问题要关注问题背后的真相。 如果不想上学怎么办呢 在上小学之前,我们会读幼儿园。假如我们从小上学读书,一直读到大学毕业,我们有将近20年时间在校园里度过。如果我们能活80岁,那我们一生中有四分之一的时间都在上学。
现在看起来,上学好像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但在古代,上学是只有少数人才有机会“享受”的权利。
“享受?”听到这两个字,有的孩子可能已经起身抗议,“上学哪里是享受?我真不想上学!在学校要听课、要考试,回家还得写作业……上学哪里有打游戏好玩啊!”
有“不想上学”的念头很正常。很多人当学生的时候,都有过同样的想法。
说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哲学家是怎么学习的。
你以前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哲学家需要上学吗?”
在古希腊,以及古罗马,除了哲学家,还有一些人也收学生,他们有一个名称,叫作智者。智者和哲学家都收学生,但目的不一样。
哲学家收学生,是为了传授知识。哲学家相信,追求真
. 014
理的任务不是某几个人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共同努力。
智者收学生,主要是为了得到金钱,所以他们教给学生的,并不是探求真理的知识,而是能为自己带来更多财富和更高地位的诡辩术。
小朋友,你觉得是哲学家的学生更喜欢上学,还是智者的学生更喜欢上学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分别仔细分析一下哲学家和智者的学生的言行,不难找到答案。
曾经有一位智者,他以教人辩论闻名,他曾说:“凡是我的学生,辩论必胜。”有一个学生拒绝交学费。智者很生气,就把学生告到法庭。法庭上,法官请两人发表意见。学生说:“如果智者的话是可信的,那么我在他那里学了辩论术,我辩论一定会赢。如果我赢了,我当然不用交学费。如果我输了,那么他的话就不可信,他就是个骗子。那么,我也就不用交学费了。”学生的发言让智者哑口无言,智者一时间不知该怎么回答才好。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建了一个学园,专门教授知识给想要学习的人。
柏拉图的学生有贵族,也有平民,他最有名的学生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意思是说,虽然我很爱我的老师,但比起老师,我更爱真理。也即,亚里士多德认为,当老师认为对的事情,和真理相抵触,那么做学生的应该选择真理,而不是因为对老师有感情,就盲目赞同老师。之后,亚里士多德在自己的著作中,指出了柏拉图学术上许多不对的地方,创造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伟大的学说。
不难发现,哲学家的学生更加优秀,因为他们求学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而智者的学生求学单纯是为了学习赚钱、谋生的技术。
经过这样一番比较,当你再有不想上学的念头时,你也许要好好反思一下:“我为什么而上学?”
我们不想上学,并不表示上学不好。我们可以好好想想,上学过程中,哪些事情会使我们快乐,哪些事情会让我们不那么快乐;哪些科目和老师我们很喜欢,哪些科目和老师我们不那么喜欢。
. 016
上学,是我们学习知识、追求真理最简单和最直接的途径。同时,上学使我们有机会交朋友,学习怎么跟人相处。
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如果我们是因为怕冷不想去上学,那并不表示上学让人痛苦,而是天冷让人痛苦。我们要做的是让从起床到上学的过程不那么痛苦。
至少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去上学。既然如此,与其老想着上学有多痛苦,我们不如多想想如何才能让上学变得快乐。
另外,当我们在上学时遭遇了各种问题,比如在学校有人欺负了我们,我们可以求助爸爸妈妈或者老师,他们会和我们一起面对问题,一起解决问题。 想要一个弟弟或妹妹可以吗 在你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时,笔者想讲一个故事给你。
从前,森林里有一对恩爱的燕子夫妻,它们有一个可爱的宝宝——小燕子。
小燕子天天吵着想要个弟弟或妹妹。燕子先生和燕子太太也想给小燕子生个弟弟或妹妹,但燕子太太身体不好,连续好几个月都下不了蛋。
在森林的另一侧,有一棵千年神树,神树上有一个鸟巢,巢里有一个巨大的蛋。燕子先生和燕子太太经过神树时,看见鸟巢里有一个蛋,却不见鸟妈妈,便好奇地飞了过去。
燕子先生见这颗蛋比自己身子大十几倍,认为这颗蛋肯定不是一个普通的蛋。
“我猜它应该是大鹏鸟的蛋。”燕子先生说。
燕子太太见这个蛋没有妈妈,便起了怜悯之心:“要是没有鸟孵这个蛋,里面的小鸟永远都不可能出来。这样吧!我来孵。”
燕子先生虽然觉得妻子替其他鸟孵蛋有点儿可笑,但它还是答应了:“咱们可以把这个蛋孵出来的鸟带回家,给小燕子当弟弟或妹妹。”
燕子太太觉得这主意太好了,于是自那之后每天定时去那里孵蛋。
一个月之后,蛋壳终于破了,一只巨大的七彩鸟从里面飞了出来。
燕子先生和燕子太太把七彩鸟带回了家。
小燕子看见七彩鸟时吓了一跳,心想这只鸟长得好大个儿,而且跟自己完全不一样。小燕子一面尖叫,一面振翅想要把七彩鸟赶走。
燕子先生赶紧告诉孩子:“这只鸟是你的弟弟,你怎么可以把弟弟赶走呢?”
小燕子听了,虽然觉得七彩鸟长得奇怪,但还是接受了七彩鸟。
为了喂养七彩鸟,燕子先生每天到外面找虫子给七彩鸟吃。七彩鸟长得一天比一天大,没多久就比燕子先生和燕子太太加在一起还大。后来,七彩鸟学会了飞行,也学会了自己找吃的。七彩鸟和小燕子相处得也很融洽。自从有了七彩鸟,再
. 020
也没有老鹰或其他鸟儿欺负小燕子了。
有一天,天上飞来两只五彩斑斓的凤凰,它们告诉住在燕子家里的七彩鸟:“我们才是你的父母,你跟燕子住在一起像什么话,快跟我们走。”
小燕子看见凤凰要带走自己的弟弟,挡在七彩鸟身前呵斥道:“你们不要乱说。这是我弟弟,谁也不能把它带走。”
虽然凤凰十分美丽,又是百鸟之王,但七彩鸟看了看凤凰,又看了看燕子爸爸、燕子妈妈和小燕子,还是十分坚定地对凤凰说:“我也许不是燕子,但我跟它们是一家人。”
两只凤凰听七彩鸟这么说,一阵交头接耳,然后对燕子先生和燕子太太点点头,表示感激,最后飞向天际,再也没有回来过。
如果你是小燕子,你会让凤凰带走七彩鸟吗?你想要一个弟弟或妹妹,但你准备好做一个哥哥或姐姐了吗?另外,你认为想要做好哥哥或姐姐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如果我们想要拥有某种身份,并不是只要我们标榜我们有某种身份,我们就有了那样的身份。比如,任何人都可以说自己是科学家,但实际上并不是你说自己是科学家,你就是科学家了。
在前面的故事中,燕子爸爸和燕子妈妈并不是七彩鸟的亲生父母,但它们把七彩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小燕子身形没有七彩鸟大,也没有七彩鸟飞得高,但当有其他鸟儿要带走七彩鸟,他尽到了做哥哥的责任,跳出来捍卫七彩鸟、保护七彩鸟,真心把七彩鸟当成自己的弟弟。
反过来讲,正是因为有尽职尽责的燕子爸爸、燕子妈妈和小燕子哥哥,七彩鸟才真正成了燕子一家的成员。
那么,爸爸妈妈给我们生个弟弟或妹妹,我们就成为哥哥或姐姐了吗?
从生物学角度看,也许是这样的。
换一个角度,不论爸爸妈妈给你生了多少个弟弟或妹妹,如果你没有扮演好哥哥或姐姐的角色,没有尽到做哥哥或姐姐的责任与义务,那么你至少不算是合格的哥哥或姐姐。
可以这么说,如果你想要一个弟弟或妹妹,必须满足下面两个条件:一是爸爸妈妈给你生了一个弟弟或妹妹;二是你要
扮演好哥哥或姐姐的角色,尽到做哥哥或姐姐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你才算真正拥有了一个弟弟或妹妹。
因此,当我们想要一个弟弟或妹妹,我们得了解这不只是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得以成真的重要基础是我们必须担负起成为哥哥或姐姐要负的基本责任。要想成为哥哥或姐姐,不只是要跟弟弟或妹妹玩,我们还得学习怎么照顾弟弟或妹妹,学会和他们和睦相处。小朋友,你有这种心理准备吗?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趣味哲学启蒙:培养孩子的理性思维(生活认知篇)》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08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