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医学检验技术类系列教材临床微生物检验学

封面

作者:邵世和,卢春

页数:320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03066410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教材主要讲述了临床细菌学检验、临床病毒学检验、临床真菌学检验及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共四篇三十八章(不含绪论)。本教材的主要特点是强调病原微生物的检验方法及临床意义。本教材各论中将病原微生物学的特征内容融入微生物检验技术部分以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及要点。

目录

目录

丛书



前言

第一篇 临床细菌检验

第一章 细菌概述 7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7

一、细菌的大小 7

二、细菌的形态与排列 7

第二节 细菌的基本结构 8

一、细胞壁 8

二、细胞膜 9

三、细胞质 9

四、拟核 10

第三节 细菌的特殊结构 10

一、荚膜 10

二、菌毛 10

三、鞭毛 11

四、芽胞 11

第四节 细菌的化学组成与物理性状 12

一、化学组成 12

二、物理性状 12

第五节 细菌的营养与繁殖 12

一、细菌的营养 12

二、细菌的生长繁殖 13

三、细菌遗传与变异 13

第六节 细菌的代谢 14

一、细菌的分解代谢 14

二、细菌的合成代谢 15

第七节 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制 15

一、细菌的感染及影响因素 15

二、细菌的致病机制 16

三、医院感染 17

第八节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17

一、分类等级 17

二、命名法 18

本章小结 18

第二章 细菌检验基本技术 19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原则 19

一、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 19

二、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19

三、标本运送处理的基本原则 19

第二节 细菌形态学检验技术 20

一、不染色标本的检验 20

二、染色标本的检验 20

第三节 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技术 23

一、培养基的种类和选择 23

二、细菌分离培养技术 24

三、细菌生物化学鉴定技术 25

四、自动化微生物培养及鉴定技术 32

第四节 细菌非培养检验技术 33

一、免疫学检测技术 33

二、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 34

三、细菌毒素检测技术 35

四、动物实验 35

本章小结 35

第三章 细菌耐药性检测技术 36

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36

一、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36

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 37

三、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37

四、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37

五、四环素、氯霉素、林可霉素类抗菌药物 38

六、磺胺类抗菌药物 38

七、糖肽类抗菌药物 38

八、其他抗菌药物 38

第二节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39

一、产生引起药物灭活的酶 39

二、药物作用的靶位改变 39

三、抗菌药物渗透障碍 40

四、药物的主动外排系统过度表达 40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的检测 40

一、耐药表型检测 40

二、耐药基因型检测 43

第四节 细菌的药敏试验 43

一、抗菌药物的选择 43

二、纸片扩散法 44

三、稀释法 46

四、Etest 46

五、联合药敏试验 46

六、全自动药敏检测系统 47

本章小结 47

第四章 病原性球菌检验 48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48

一、分类 48

二、临床意义 48

三、微生物学检验 49

第二节 链球菌属 50

一、分类 50

二、临床意义 50

三、微生物学检验 51

第三节 肠球菌属 53

一、分类 53

二、临床意义 53

三、微生物学检验 53

第四节 奈瑟菌属 53

一、分类 53

二、临床意义 53

三、微生物学检验 54

本章小结 55

第五章 肠杆菌科检验56

第一节 概述 56

一、分类与命名 56

二、临床意义 56

三、生物学特性 56

四、微生物学检验 56

第二节 大肠埃希菌 57

一、分类 57

二、临床意义 58

三、微生物学检验 58

第三节 沙门菌属 59

一、分类 59

二、临床意义 60

三、微生物学检验 60

第四节 志贺菌属 63

一、分类 63

二、临床意义 63

三、微生物学检验 63

第五节 克雷伯菌属 64

一、分类 64

二、临床意义 64

三、微生物学检验 64

第六节 耶尔森菌属 65

一、分类 65

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65

三、鼠疫耶尔森菌 66

第七节 变形杆菌属、普鲁威登菌属、摩根菌属 66

一、变形杆菌属 67

二、普鲁威登菌属 67

三、摩根菌属 68

第八节 肠杆菌科中的其他菌属 68

一、枸橼酸杆菌属 68

二、肠杆菌属 70

三、沙雷菌属 71

本章小结 71

第六章 弧菌属及气单胞菌属细菌检验 72

第一节 弧菌属 72

一、霍乱弧菌 73

二、副溶血性弧菌 75

三、其他弧菌 77

第二节 气单胞菌属 78

一、分类 78

二、临床意义 78

三、微生物学检验 78

本章小结 79

第七章 弯曲菌属及螺杆菌属细菌检验 81

第一节 弯曲菌属 81

一、分类 81

二、临床意义 81

三、微生物学检验 81

第二节 螺杆菌属 82

一、分类 82

二、临床意义 82

三、微生物学检验 83

本章小结 84

第八章 非发酵菌检验 85

第一节 概述 85

一、分类 85

二、临床意义 85

三、生物学特性 85

四、微生物学检验 85

第二节 假单胞菌属 86

一、分类 86

二、铜绿假单胞菌 86

三、其他假单孢菌属 89

第三节 窄食单胞菌属 90

一、分类 90

二、临床意义 90

三、微生物学检验 90

第四节 不动杆菌属 92

一、分类 92

二、临床意义 92

三、微生物学检验 92

第五节 产碱杆菌属 94

一、分类 94

二、临床意义 94

三、微生物学检验 94

第六节 伯克霍尔德菌属 95

一、分类 95

二、临床意义 95

三、微生物学检验 95

第七节 莫拉菌属 96

一、分类 96

二、临床意义 96

三、微生物学检验 97

第八节 非发酵菌其他菌属 98

一、黄色单胞菌属 98

二、金黄杆菌属 99

本章小结 100

第九章 其他革兰阴性杆菌检验 101

第一节 嗜血杆菌属 101

一、分类 101

二、临床意义 101

三、微生物学检验 101

第二节 鲍特菌属 103

一、分类 103

二、临床意义 104

三、微生物学检验 104

第三节 军团菌属 105

一、分类 105

二、临床意义 105

三、微生物学检验 106

第四节 布鲁菌属 107

一、分类 107

二、临床意义 107

三、微生物学检验 108

本章小结 109

第十章 需氧革兰阳性杆菌检验 111

第一节 棒状杆菌属 111

一、分类 111

二、临床意义 111

三、微生物学检验 111

第二节 炭疽芽胞杆菌 113

一、临床意义 113

二、微生物学检验 114

第三节 蜡样芽胞杆菌 115

一、临床意义 115

二、微生物学检验 116

第四节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117

一、临床意义 117

二、生物学特性 117

三、微生物学检验 117

第五节 红斑丹毒丝菌 118

一、临床意义 118

二、微生物学检验 118

第六节 阴道加特纳菌 119

一、临床意义 119

二、微生物学检验 119

本章小结 120

第十一章 分枝杆菌属检验 121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121

一、分类 121

二、临床意义 121

三、微生物学检验 122

第二节 非结核分枝杆菌 126

一、分类 126

二、临床意义 126

第三节 麻风分枝杆菌 127

一、分类 127

二、临床意义 127

三、微生物学检验 128

本章小结 128

第十二章 放线菌与诺卡菌属检验 130

第一节 放线菌属 130

一、分类 130

二、临床意义 130

三、微生物学检验 130

第二节 诺卡菌属 131

一、分类 131

二、临床意义 131

三、微生物学检验 131

本章小结 132

第十三章 厌氧菌检验 133

第一节 梭状芽胞杆菌属 133

一、分类 134

二、临床意义 134

三、微生物学检验 134

第二节 革兰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 138

一、拟杆菌属 138

二、普雷沃菌属 139

三、卟啉单胞菌属 140

四、梭杆菌属 141

第三节 革兰阳性无芽胞厌氧杆菌 142

一、丙酸杆菌属 142

二、真杆菌属 143

三、双歧杆菌属 143

四、乳杆菌属 144

第四节 厌氧性球菌 145

一、消化球菌属 145

二、消化链球菌属 145

三、韦荣球菌属 146

本章小结 147

第十四章 螺旋体检验 148

第一节 梅毒螺旋体 148

一、分类 148

二、临床意义 148

三、微生物学检验 149

第二节 疏螺旋体属 151

一、分类 151

二、伯氏疏螺旋体 151

三、回归热疏螺旋体 152

第三节 钩端螺旋体属 152

一、分类 152

二、问号状钩端螺旋体 152

三、双曲钩端螺旋体 153

本章小结 154

第十五章 支原体 155

第一节 概述 155

第二节 肺炎支原体 155

一、分类 155

二、临床意义 156

三、微生物学检验 156

第三节 溶脲脲原体 157

一、分类 157

二、临床意义 157

三、微生物学检验 157

第四节 生殖支原体 158

一、分类和临床意义 158

二、微生物学检验 158

第五节 人型支原体 158

一、分类和临床意义 158

二、微生物学检验 159

第六节 穿通支原体 159

一、分类 159

二、临床意义 159

三、微生物学检验 159

本章小结 160

第十六章 衣原体 161

第一节 概述 161

第二节 沙眼衣原体 162

一、分类 162

二、临床意义 162

三、微生物学检验 162

第三节 肺炎衣原体 163

一、分类 163

二、临床意义 163

三、微生物学检验 164

第四节 鹦鹉热衣原体 164

一、分类 164

二、临床意义 164

三、微生物学检验 165

本章小结 165

第十七章 立克次体检验 166

第一节 概述 166

一、分类 166

二、临床意义 167

三、微生物学检验 167

第二节 立克次体属 167

一、分类 167

二、临床意义 167

三、微生物学检验 168

第三节 东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医学检验技术类系列教材临床微生物检验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08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