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2021刑法/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分类法规随身查.飞跃版法考法规随身查

封面

作者:飞跃考试辅导中心

页数:440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2161317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作为我社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法规品种,随身查系列一共8本,分别为宪法?行政法、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社保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知识产权法、商法、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靠前法?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本书全面收录了目前复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推荐阅读的刑法科目的法律法规。编排上采取关键标注、考频提示、考点对照、关联索引、对比注释、真题演练、出题点自测的方式进行合理编排。同时,本书对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重要的涉及修订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也及时做了更新。

作者简介

飞跃考试辅导中心是隶属于中国法制出版社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图书出版部门。目前专职从事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命题及复习方略的研究,并研究出版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相关辅导用书。

本书特色

※ 编排科学、新颖、实用
※ 易于携带、检索方便
※ 囊括大纲所列及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
※ 结合微信公众号和二维码技术的应用进行全面升级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17年11月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1999年12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二)

(2001年8月3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

(2001年12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

(2002年12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

(2005年2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

(2006年6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

(2009年2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

(2011年2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

(2015年8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

(2017年11月4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

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1998年12月29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

(2009年8月27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第三百四十二条、第四百一

十条的解释

(2009年8月27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

(2002年4月28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

(2002年4月28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

(2002年8月29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

(2002年12月28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法》有关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规定的解释

(2005年12月29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有关文物的规定适用于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

椎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的解释

(2005年12月29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第三十条的解释

(2014年4月24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解释

(2014年4月24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解释

(2014年4月24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三百一十二条的解释

(2014年4月24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

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6年1月11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

(2000年12月1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

问题的解释

(1998年4月6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

(2010年12月22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

规定

(2016年11月14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补充规定

(2019年4月24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

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

问题的规定(试行)

(2011年4月2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

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0年11月15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醉酒

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3年12月18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

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5年12月14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

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1年4月9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

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4年11月3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

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5月2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

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4年8月12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

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9年11月4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

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0年12月13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非

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4年3月25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

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8年11月28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

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4年12月8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侵犯

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1年1月10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

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2020年9月12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

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

(2013年10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具体

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6年12月21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

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9月6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

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7年5月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

题的解释

(2000年11月22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

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4月2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油气、

破坏油气设备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

的解释

(2007年1月15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盗窃油气、破坏油气设备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8年9月28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

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1年3月1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抢夺刑事

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11月11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与盗窃、抢

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

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7年5月9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

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4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

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9年9月2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

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7月15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案件

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0年12月5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赌博刑事

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5年5月11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

网络赌博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0年8月31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利用

赌博机开设赌场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4年3月26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8年9月26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

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5年5月29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

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5年7月20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文物管理

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5年12月30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

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6年12月16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

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6年12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

题的解释

(2016年4月6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强迫、

引诱、容留、介绍卖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解释

(2017年7月21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

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6年4月1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

问题的解释

(1998年4月29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

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2007年7月8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

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2年12月26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

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2012年12月7日)

附录:

Ⅰ刑法分则单位犯罪罪名一览表

Ⅱ法定量刑情节一览表

节选

2021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分类法规随身查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根据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2001年8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二)》、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修订。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通过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1997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主席令第83号公布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编总则
第一章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第一条【立法宗旨】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第三条【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14/2/51
12/2/311/2/110/2/1] 第四条【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第五条【罪责刑相适应】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14/2/105/2/205/2/51] 第六条【属地管辖权】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相关法条:本法第11条、第90条】[07/2/5105/2/305/2/56] 第七条【属人管辖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第八条【保护管辖权】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07/2/51] 第九条【普遍管辖权】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07/2/51] 第十条【对外国刑事判决的消极承认】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第十一条【外交代表刑事管辖豁免】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第十二条【刑法溯及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 【相关法条:本法第87条】 第二章犯罪 第一节犯罪和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12/2/511/2/510/2/92] 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12/2/5211/2/6] 第十六条【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15/2/214/2/1612/2/9
11/2/910/2/410/2/5809/2/2] [难点注释]
本条第2款规定的8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例如,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绑架并杀害人质的,不构成绑架罪,但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第十七条之一根据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增加。【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的刑事责任】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真题演练]
关于犯罪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09/2/2]答案:C。 A甲(女,43岁)吸毒后强制猥亵、侮辱孙某(智障女,19岁),因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主体只能是男性,故甲无罪 B乙(15岁)携带自制火药枪夺取妇女张某的挎包,因乙未使用该火药枪,故应当构成抢夺罪 C丙(15岁)在帮助李某扣押被害人王某索取债务时致王某死亡,丙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2021刑法/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分类法规随身查.飞跃版法考法规随身查》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08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