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乐卫忠
页数:331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11224069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宗教胜地与宗教名胜,其宗教活动区域不限于佛寺道观内部,而是扩大至周围宽广的自然环境。石窟,造像,石刻,经幢,塔,以及某些与宗教典故,神话,传说事件相关连的地点,如真人修炼处,神仙飞仙处等,都视作宗教的崇拜部分。
本书特色
一方净土,山水相间,或曲径通幽,或亭阁林立,我们在其中感受到的不是哪位设计师创造的一个新景观标志,而是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的融入创造和提升的整体画面感,“疏影横斜水清浅”“庭院深深深几许”“山重水复疑无路”所体现造景之轻盈,之悠然,之含蓄,这就是我所崇拜的古人智慧。
宗教胜地与宗教名胜,其宗教活动区域不限于佛寺道观内部,而是扩大至周围宽广的自然环境。石窟,造像,石刻,经幢,塔,以及某些与宗教典故,神话,传说事件相关连的地点,如真人修炼处,神仙飞仙处等,都视作宗教的崇拜部分。《中国寺观园林(精)》就是对古代寺观园林的综述。
目录
第一篇 中国寺观园林建置史
第一章 道教宫观园林
第一节 秦朝西汉东汉三国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65年)
第二节 西晋东晋南北朝时期(265~589年)
第三节 隋朝唐朝时期(581~907年)
第四节 五代北宋南宋辽金时期(907~1279年)
第五节 元朝明朝清朝时期(1206~1911年)
第二章 佛教寺庙园林
第一节 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时期(25~581年)
第二节 隋朝唐朝时期(581~907年)
第三节 五代北宋南宋辽金时期(907~1279年)
第四节 元朝明朝清朝时期(1206~1911年)
第二篇 中国寺观园林类型解析与营建程序
第三章 中国寺观园林类型解析
第一节 概括两类造园风格规划型式的要点
第二节 景观规划型式体现于中国寺观园林的四格式
第四章 中国寺观园林营建程序
第一节 中国景园型寺观园林
第二节 中国自然景观型(包括自然人文复合景观型)寺观园林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自然景观型(包括自然人文复合景观型)寺观园林(包含宗教名胜、宗教圣地)的营建序列
第三篇 中国著名宗教圣地
第五章 道教圣地
第一节 泰山
第二节 青城山
第三节 武当山
第六章 佛教圣地
第一节 峨眉山
第二节 五台山
第三节 普陀山
第七章 道教佛教混合的宗教圣地——嵩山
结语
附录
附录1 :三十六小洞天
附录2 :七十二福地
附录3 :宗教圣地与宗教名胜名录
附录4 :图片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一
后记二
第一章 道教宫观园林
第一节 秦朝西汉东汉三国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65年)
第二节 西晋东晋南北朝时期(265~589年)
第三节 隋朝唐朝时期(581~907年)
第四节 五代北宋南宋辽金时期(907~1279年)
第五节 元朝明朝清朝时期(1206~1911年)
第二章 佛教寺庙园林
第一节 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时期(25~581年)
第二节 隋朝唐朝时期(581~907年)
第三节 五代北宋南宋辽金时期(907~1279年)
第四节 元朝明朝清朝时期(1206~1911年)
第二篇 中国寺观园林类型解析与营建程序
第三章 中国寺观园林类型解析
第一节 概括两类造园风格规划型式的要点
第二节 景观规划型式体现于中国寺观园林的四格式
第四章 中国寺观园林营建程序
第一节 中国景园型寺观园林
第二节 中国自然景观型(包括自然人文复合景观型)寺观园林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自然景观型(包括自然人文复合景观型)寺观园林(包含宗教名胜、宗教圣地)的营建序列
第三篇 中国著名宗教圣地
第五章 道教圣地
第一节 泰山
第二节 青城山
第三节 武当山
第六章 佛教圣地
第一节 峨眉山
第二节 五台山
第三节 普陀山
第七章 道教佛教混合的宗教圣地——嵩山
结语
附录
附录1 :三十六小洞天
附录2 :七十二福地
附录3 :宗教圣地与宗教名胜名录
附录4 :图片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一
后记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