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名家品诗经

封面

作者:朱自清 等著

页数:304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80222805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是千年以前洪荒世界中开出的一朵绚烂的奇葩,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的一个光辉起点。它从多个方面表现了那个时代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和风土民情,反映了各个阶层人们的欢喜悲忧爱恨情愁,它雍容典雅、清丽深婉、情韵悠长。它与南方的“楚辞”双峰并峙,分别开启了中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光辉里程。而本书则旨在透过“名家”视角,向广大的《诗经》爱好者和研究者展示一个全方位、多层面的诗学世界。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以其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主要作品有《雪朝》、《踪迹》、《背影》、《春》、《欧游杂记》、《你我》、《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国文教学》、《诗言志辨》、《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

相关资料

记得幼时在私塾里念书.读到《诗经》的功课,心里非常欢喜这并不是说我那时会怎样领略出其中的妙处,乃因为它每首都有押韵,而且章段多是重叠的,记诵起来没有其他古书那么困难。

        ——钟敬文

  到了孔子时代,赋诗的事已经不行了,孔子却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来说的是治玉,将玉比人他却用来教训学生做学问的功夫。“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本来说的是美人,所谓天生丽质他却拉出末句来比方作画,说先有白底子,才会有画……他如此解诗,所以说“思无邪”一句话可以包括“《诗》三百”的道理。

         ——朱自清

本书特色

人们常常以为,科技是需要普及的,于是有了科普读物,而文化其实也需要普及。因为中华文化中有许多不为大众所熟知的经典,经典中蕴藏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而只有大师、名家才能将经典读出通俗,并使读者于深入浅出的文字里获得经典文化的精髓和读书的乐趣与方法。

目录

前言

壹 洪荒中开出的一朵奇葩

《诗经》第四

《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

从《诗经》看殷周三世的婚姻关系

孔子和《诗经》

三家《诗》、《毛诗》和《毛诗序》

贰 恒久之至道 不刊之鸿教

《诗经》讲义

诗部类说傅斯年

谈谈《诗经》

毛诗正义十一则

《诗经》的思想内容

叁 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

《诗经》谈片

关于《诗经》中章段复叠之诗篇的一点意见

起兴

《诗经》的艺术表现

说尽心中无限情——《卫风·氓》赏析

说《小雅·何草不黄》

漫谈《关雎》

一往情深——《周南·汉广》赏析

肆 《诗经》文化散论

中和:《诗经》的审美理想与中国文化的基本品格

驷马车中的诗思

诗之酒扬之水

野性婚恋诗篇中的生命精神

说鱼

节选

朱自清(1898~1948),不仅以诗人、散文家著称于世,且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古典文学学者。《经典常谈》是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诗经第四》即是其中一篇。在短短的篇幅中,对诗的起源、诗言志、赋诗用诗、《诗序》、六义等一系列《诗经》基本问题都有透辟精到的见解,语言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诗经》爱好者和研究者的入门导读。

《诗经》第四

朱自清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电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名家品诗经》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0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