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小平著
页数:410页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30325325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六章, 内容包括: 清代手写文献俗字的内涵与外延、清代手写文献俗字的类型、清代手写文献俗字判断识读、清代手写文献简体俗字、清代手写文献疑难俗字考释等。
作者简介
杨小平,1972年生,四川南充人。西华师范大学国学院副院长,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点负责人。四川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博士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四川大学历史文献学博士后出站。在《文学遗产》《文艺争鸣》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出版《当代汉语新词新语研究》等专著5部,主编、参与编写著作7部。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清代手写文献属于十分珍贵的一手文献和口语性文献,真实反映清代的语言文字书写情况
★所选取的档案、文书等研究材料涵盖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书后附录清朝俗字一览表和清代历朝俗字索引,方便读者参考使用
本书稿从文献、历史的角度研究俗字,从俗字的角度探讨文献、历史,论证的角度新颖。该书稿对什么是俗字,俗字产生的原因,俗字的内涵与外延,俗字的类型,俗字的起源、演变、规范,俗字的识读等问题都作出了比较详实的分析。该书稿所选取的档案、文书等研究材料涵盖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这些档案、文书与普通传世文献更真实,更具有研究的价值。这种研究有助于释读文献,有助于编纂字典辞书,是汉字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切实的实用价值。
《清代手写文献之俗字研究》一书共六章,包括清代手写文献俗字的内涵与外延,清代手写文献俗字的类型,清代手写文献俗字判断识读,清代手写文献简体俗字,清代手写文献俗字的起源、演变与规范,清代手写文献疑难俗字考释等,附录有清朝俗字一览表和清代历朝俗字索引。该书深入研讨了俗字的内涵与外延,将俗字类型概括为笔画变化俗字、偏旁变化俗字、整字变化俗字等三大类,提出通过查阅辞书、检索俗字索引、阅读上下文语境、分析字形字义等来判断识读俗字,把简体俗字分成全简体俗字、半简体俗字,并对部分疑难俗字进行了考释。
目录
第一节 清代手写文献俗字研究意义
第二节 清代手写文献俗字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材料
第一章 清代手写文献俗字的内涵与外延
第一节 清代手写文献俗字的内涵
第二节 清代手写文献俗字的外延
第二章 清代手写文献俗字的类型
第一节 笔画变化俗字
第二节 偏旁变化俗字
第三节 整字变化俗字
第三章 清代手写文献俗字判断识读
第一节 利用辞书判断识读俗字
第二节 利用上下文等判断识读俗字
第三节 利用文字结构变化判断识读俗字
第四章 清代手写文献简体俗字
第一节 全简体俗字
第二节 半简体俗字
第五章 清代手写文献俗字的起源、演变与规范
第一节 俗字起源
第二节 俗字演变与规范
第六章 清代手写文献疑难俗字考释
第一节 疑难俗字考释
第二节 待考疑难俗字
结语
附录
清代俗字一览表
清代历朝俗字索引
参考文献
节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