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灵魂需要独处:冯骥才散文精选集

封面

作者:冯骥才

页数:257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22116226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代散文家冯骥才先生的散文集, 收录了冯骥才散文的经典之作。这些文章有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有对故乡人事的怀念, 有对大自然的赞美, 有对绘画、文学创作的思考, 有对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大声呼吁, 还有作者在世界各地旅行时的感想。其中, 《珍珠鸟》《挑山工》《捅马蜂窝》等名篇均入选了中小学语文课本。

作者简介

冯骥才 浙江宁波人,生于天津。当代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 冯骥才的文字细腻灵动,平缓舒畅,往往将生活细节放大、重组,在点滴中发现生命的美好,让心灵重获自由的同时,感受灵魂的坚韧与顽强。 主要作品有《俗世奇人》《雕花烟斗》《珍珠鸟》等。

相关资料





本书特色

★冯骥才40年心灵散文沉淀之作,写给每一个喜欢独处又渴望交流的现代人。 ★完整收录媒体与读者推崇备至的46篇极具代表性的散文佳作,在冯骥才舒缓与灵动的文字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与心灵的自由。 ★冯骥才散文作品获得第十五届“文津图书奖”。 ★作品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数量最多的作家之一,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挑山工》《花脸》等37篇文章入选30余版、近100种语文教材,经典佳作陪伴几代人成长。 ★人民网等媒体广泛报道,王蒙、莫言、白岩松等知名人士广为称赞。 ★《榜样阅读》节目中周震南朗诵冯骥才名篇《苦夏》,献给用孤独成就自我的优秀灵魂。 ★精装双封设计,唯美内文插画,作者特别选定8幅个人代表画作,与至真至纯的文字风格相辅相成,给予灵魂双重美的享受。 ★当我们走过喧嚣、卸去疲累、面对自我之时,灵魂才能显露出本来的模样。 ★孤独通向精神的两极,一是绝望,一是无边的自由。——冯骥才

目录

壹 浪头是舔舐融冰的小舌头

春天不是由远方来到眼前,不是由天外来到人间;它深藏在万物生命中,从深处喷涌而出。

逼来的春天

苦夏

秋天的音乐

冬日絮语

珍珠鸟

麻雀

贰 夹在书缝中的生命落叶

书房里,夕阳穿窗而入。半空中的尘埃,闪闪发亮,缓缓游弋着,带回了岁月,带走了思绪。

日历

空信箱

时光

夕照透入书房

书桌

感觉

鼻子的轶事

叁 那身影总浮于柔和的朦胧中

走进巷子里,蓝色的夜如凉水般,从面颊和臂膀旁滑溜溜流过,融进浓得化不开的芬芳里。

花巷

猫婆

歪儿

长衫老者

快手刘

挑山工

肆 足跟敲地,回声响在斑驳的石墙上

文化雕刻过的石头散布在山坡上,被时光一点点改造,变得古旧、龟裂和剥落,也变得沉静、苍劲和深厚。

古希腊的石头

意大利断想

精神的殿堂

孤独者的自由

萨尔茨堡的性格

普希金为什么决斗?

细雨品京都

伍 艺术,将等闲变成幸福的力量

忧伤的音乐最容易进入心底,内心的图画最容易看清,饱满生活写出的文学最容易动人心魄。

胸无成竹的快乐

灵感忽至

艺术在哪里

以假当真

原作的力量

平面轰炸

一个糊涂的口号

陆 生活和理想混在一起,便有了年味

瓶子表示平安,金鱼表示富裕,桃子表示长寿,生活敷染了理想,顿时闪闪发光。

细雨探花瑶

谁能万里一身行?

民间审美

年文化

伪文化之害

谁掏空了古村落?

文化怎么自觉

柒 物本无情,物皆有情

从属于生命的事物,一定会永远地记忆着生命的内容,特别是在生命消失之后。

我最初的人生思索

花脸

捅马蜂窝

我的“三级跳”

往事如“烟”

命运的驱使

节选

★春天不是由远方来到眼前,不是由天外来到人间;它原是深藏在万物的生命之中的,它是从生命深处爆发出来的,它是生的欲望、生的能源与生的激情。它永远是死亡的背面。唯此,春天才是不可遏制的。 ★在快乐的童年里,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唯有在此后艰难的人生里,才体会到苦夏的滋味。快乐把时光缩短,苦难把岁月拉长,一如这长长的仿佛没有尽头的苦夏。但我至今不喜欢谈自己往日的苦楚与磨砺。相反,我却从中领悟到“苦”字的分量。苦,原是生活中的蜜。 ★于是我懂得了这苦夏—它不是无尽头的暑热的折磨,而是我们顶着毒日头默默又坚忍的苦斗的本身。人生的力量全是对手给的,那就是要把对手的压力吸入自己的骨头里。强者之力最主要的是承受力。 ★因为,夏天的最后一刻,总是它酷热的极致。我明白了,它是耗尽自己的一切,才显示出夏的无边的威力。生命的快乐是能量淋漓尽致地发挥。但谁能像它这样,用一种自焚的形式,创造出这火一样辉煌的顶点? ★人的血液是鲜红的,植物的血液是碧绿的,心灵的血液是透明的,因为世界的纯洁来自心灵的透明。 ★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我们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我们要用情感、忠诚、爱心、责任感,以及创造性的劳动去书写每一天的日历。把这一天深深嵌入记忆里。我们不是有能力使自己的人生丰富、充实以及具有深度和分量吗?所以我写过:“生活就是创造每一天。” ★短暂的夕照大概知道自己大限在即,它最后抛给人间的光芒最依恋也最夺目。此时,连我的书房的空气也是金红的。定睛细看,空气里浮动的尘埃竟然被它照亮。这些小得肉眼刚刚能看见的颗粒竟被夕阳照得极亮极美,它们在半空中自由、无声和缓缓地游弋着,好像徜徉在宇宙里的星辰。 ★当生命消失时,它会转化为一种气息留在世上,活着的人靠着鼻子与它息息相通、默默相连。鼻子并非呼吸的器官,而是心灵的器具。由于多愁善感的鼻子,我们对这世界的感知便多了一倍! ★我走进巷子,蓝色的夜凉如同水一般,从我面颊和臂膀旁滑溜溜地流过。我整个身子融入这深巷,也就融入这浓得化不开的芬芳里。我记得她的话—巷子尽头是她家。我一直往里走,感觉自己像一只蜜蜂,钻进一个巨大、柔美、香喷喷的花蕊里……渐渐地,我一点点看见,巷子尽头站着一个人,浅浅一条长裙。她大概在这里默立许久,却相信我一定会来。 ★艺术,有时确实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工巧构。但无论怎么赞美它的精致、奇巧、高超、绝妙,它的本质却像酿蜜一样,是把普普通通的生活(绝不是别的)酿成甘甜而醉心的蜜。剥去艺术华美又炫目的外衣,内里却是土一样平常、水一样自然的生活。 ★虽然生活的愿望难以成真,但中国人并不停留在苦苦期待上,而是把理想愿望与现实生活拉在一起,用文化加以创造,将美丽而空空的向往,与实实在在的生活神奇地合为一体。一下子, 生活就变得异样地亲近、煌煌有望和充满生气了。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灵魂需要独处:冯骥才散文精选集》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04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