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小公司管理术

封面

作者:赵涛赵彦锋

页数:211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4806899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小公司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与大公司一样拥有各种组织架构,但是在管理上,小公司千万不能犯“大企业病”,小公司需要的是适合现阶段发展所需的管理模式,而不是照搬大企业的管理模式。现在市面上的大部分管理书籍,都是为了满足大企业的需要而写,要么忽视了小公司的需要,要么接近不符合小公司的现实。而本书将指导小公司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管理制度,拒绝管理过度,拒绝人浮于事,拒绝繁琐流程,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主营业务上,保障小公司的正常经营和长远发展!

作者简介

赵涛,男,70后,经济学博士,20余年企业管理经验,曾任北京外国语大学企业管理系副系主任等职。著有《金融史其实很有趣》《绩效考核与量化管理》等作品。 赵彦锋,硕士,任职于西安财经大学,高级工程师,从事于计算机网络、管理方面研究。出版有《一看就懂的金融常识全图解》《营销细节大全集》《一看就懂的投资常识全图解》等多部著作。

本书特色

移动互联网时代,小公司怎么办? 10大招法,解决小公司日常运营管理的关键问题! 最本书适读人群:小微公司老板,小公司管理层,创业者,上班族 最一个小公司老板的日常管理手册,实用、接地气,后疫情时代必读! 最好懂、秒懂、一定要懂的小公司管理基础课,生存赚钱第一! 最怎么用人,怎么放权,怎么打天下,为管理者指点迷津! 最告别“大企业病”,一分钟效率管理,为小公司量身定制! 最小公司管理无难事,8大管理术保驾护航! 最自我管理: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险 最人才管理:用对人才做对事 最权力管理:授权有术,管理有道 最沟通管理:心通了,管理就通了 最激励管理:让员工自己跑起来 最薪酬管理:报酬合理,适度拉开差距 最结果管理:拿结果说话,靠结果生存 最团队管理:管理定江山,团队打天下 ☆自身实力+市场动态+经典实例+高效策略=小公司管理者的实用指南!

目录

第一章 大道至简:小公司管理越简单越好
制度太多,等于作茧自缚
最简单的管理是最好的
让简化成为一种管理习惯
简化的极点:零管理层
打破层级过多的管理“瓶颈”
无边界组织:砸断组织的锁链
一页备忘录:把问题搞清,把事情搞透
立竿见影的“一分钟管理”术
人员最少化,效率最大化
精兵简政,为公司“瘦身”
一个简单有效的愿景胜过干言万语
第二章 自我管理: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险
魅力是统率员工的指挥棒
吸引下属追随你赴汤蹈火
以身作则,当好“带头大哥”
带动“发动机”,然后提供舞台
变“照我说的做”为“照我做的去做”
对工作投入初恋一样的热忱
将宽容融入管理中
管理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
对员工的傲慢是一种“犯罪”
与你员工心心相印,同甘共苦
第三章 人才管理:善于用人,小公司一样是巨人
人才引进要与公司职位相匹配
寻找员工中的“潜力股”
二流人才在公司中不可或缺
为“空降兵”在公司着陆开绿灯
聘用兼职员工,可收一箭双雕之效
用对人才做对事,知人善任辅大业
用人佳境:人得其位,位得其人
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地方
任用强人,让自己变得更强
给每个员工一片驰骋的舞台
建立后备军,注重人才梯队建设
第四章 权力管理:是猴子给座山,是龙给条江
不懂授权,管理就累到倒
管理不能一竿子插到底
放权,让下属施展自己的拳脚
将权力放心地交给下属
为自己选一个好主管
是猴子给座山折腾,是龙给条江扑腾
精准授权:授权有术,管理有道
高效授权的六大原则
不当安享清闲的“甩手掌柜”
授权如放风筝,能放亦能收
第五章 沟通管理:心通了,管理就通了
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和谐沟通,家和万事兴
有效沟通,从“心”开始
走走动动,让管理流动起来
推心置腹,坦诚地与下属沟通
没有平等就没有真正的沟通
倾听,开启员工的心门
聊天沟通术,聊着聊着就“通”了
餐桌沟通术,边吃边沟通
批评有术,员工心悦诚服
高效开会:凡会议,必产出
话多不如话少,会长不如会短
第六章 激励管理:赶员工跑,不如让员工自己跑
激励,让员工跑起来
激励不是天马行空的承诺
激励偏心,员工就会离心
激励要“雪中送炭”,不能“雨后送伞”
竞争激励术,激起员工的好斗心
参与激励术,每个员工都是老板
晋升激励术,为员工搭建“天梯”
薪酬激励术,喂好员工的“胃口”
情感激励术,点燃员工的激情
精神激励术,给员工注入一针强心剂
赞美激励术,让员工乐于效命
随时随地对员工进行激励
第七章 薪酬管理:鞭打快牛,给员工合理报酬
关于薪酬的那些事儿
小公司薪酬管理的5大原则
薪水不仅仅是一定数目的钞票
薪酬保密制度与薪酬透明制度
奖金的发放大有讲究
三个人拿四个人的钱干五个人的活
适度拉开差距,给核心员工高工资
第八章 结果管理:拿结果说话,靠结果生存
指明方向,别让员工整天瞎忙
将效率意识植入员工的大脑中
工作就要以结果论成败
狠抓结果,让执行落地有声
用好绩效考核这把利剑
行为评价考核术,看你“行不行”
工作成果评价考核术,拿成果说话
排序考核术,谁是公司排头兵
等级鉴定考核技术,为员工打分
反馈工作结果,让员工更关注结果
对低绩效员工不宜心慈手软
第九章 团队管理:管理定江山,团队打天下
做团队的“造梦”大师
抱成团走向胜利:苹果创业的启示
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
一手抓分工,一手抓合作
绝不允许破坏团队的“野狗”存在
把团伙改造成高效团队
打造彼此谦让、一团和气的团队
当好“头蟹”,率领“群蟹”同舟共济
引入“鲶鱼”,激活一潭死水
处理好“空降兵”与老员工的磨合
第十章 打破“富不过三代”咒语,缔造长青公司
“富不过三代”并非咒语
打破制约家族公司发展的怪圈
明晰产权,亲兄弟明算账
“家人”与“外人”一视同仁
巧妙“剥夺”元老的权力
选拔继承人要慎之又慎
培养接班人:带三年、帮三年、看三年
让贤,让职业经理人执掌帅印
甘当“老二”,潜心修炼内功
突破融资困境,为家族公司输血
以“思利及人”的理念造就长青公司

节选

简化的极点:零管理层 橄榄树嘲笑无花果树说:“你的叶子到冬天时就落光了,光秃秃的树枝真难看,哪像我终年翠绿,美丽无比。”不久,一场大雪降临了,橄榄树身上都是翠绿的叶子,雪堆积在上面,最后由于重量太大把树枝压断了,橄榄树的美丽也遭到了破坏。而无花果树由于叶子已经落尽了,全身简单,雪穿过树枝落在地上,结果无花果树安然无恙。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管理要删繁就简,避免复杂和烦琐,尽量做到简单化,越简单,越能减少问题的发生,越能提高效率。对于小公司来说,尤其如此。 一般说来,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复杂化,而大多数公司的管理者都通过设计烦琐的制度、复杂的系统和结构来应付这种复杂化。因而,他们会招聘更多的人员使自己能够掌握这种复杂化,而这就是错误的开始之处。 通用电气公司(GE)的航空发动机厂在美国辛辛那提市的北面,过去有3万名员工,而现在就职的只有8000人左右。在宽大干净的厂房里,不但开铲车的司机不穿工作服,连装配线上的装配工人也不穿工作服,他们身着牛仔裤,文化衫,随随便便。这就是建立在“零管理层”上的工作现场氛围。 在这所8000人的发动机总装厂里,只有一个厂长和全厂职工两个阶层,而没有任何中间管理层。一般工厂常见的车间、工段、班组、工会、人事、财务、计划、技术、材料、供销等部门,在这里全部被取消。在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管理职务,如计划员、车间管理者、班组长、财务管理、供销管理等职务,都由员工们轮流担任。而一些临时性的工作,如招收新员工,就由各岗位抽调老员工临时组成人事部门,完成之后即解散(团队模式的灵活运用)。 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大大精简了工厂的机构,二是所有员工在生产过程中都是平等的。“零管理层”是由20世纪80年代进行的“无边界行动”的变革所带来的。“无边界行动”是无边界原理的一次实践论证,就是在公司的领导部门内部,打破行业、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方式,以事件来贯穿各部门的工作。比如,计划部门接到一张订单,那么有关这张订单的所有工作,如接待客户参观、培训,向工厂下产品任务,监督制造、运输、装配、调试、检修、维护,都由这个部门一竿子插到底。这既减少了部门之间的相互掣肘,也缩减了机构和人员。杰克·韦尔奇说:“一个公司就像一座大楼,它分为若干层,而每一层又隔了很多小房间;我们就是要把这些隔层尽量多地打掉,让整个房子变成一个整体。”这与打破垂直边界、水平边界的无边界原理不谋而合。 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来说,推行一种新的管理方式是与其增长效益有关的。GE公司原来从董事长到基层的员工,大约有24~26个阶层,通过“无边界行动”及“零管理层”的推行后,GE公司的阶层减少到5~6层。经组织结构变革后的GE公司,如同轻装上阵的战士,一跃成为1996年全美利润率最高的公司,这对一个以工业产品为主导的公司来说是一个奇迹。 零管理层是一个奇迹,也是一种象征。管理实践中不一定真的实行零管理层,零管理层其实是简化执行程序的代名词。根据执行的目标、计划以及团队的文化,合理地简化执行的程序,减少管理层面上的损耗,保证决策和任务的执行效力。 小公司的管理者要树立“零管理层”的管理意识,在管理中尽量简化管理层级,清除管理中的障碍,推动公司和团队高效运转。 打破层级过多的管理“瓶颈” 小公司从无到有,本来就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通过数年的苦心经营,小公司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原始积累,正面临着如何做大、做强和持续经营的问题。但不少的小公司却因无法突破发展“瓶颈”而纷纷“破产”。中国的民营企业大多是短命的,平均仅有3.9年的生命历程,可谓“昙花一现”。究其原因,是因为不少公司无法突破各种发展“瓶颈”,其中管理“瓶颈”是横亘在众多小公司面前的一大障碍。对于民企来说,管理越来越成为一种持久竞争力。一个管理混乱的公司当然谈不上什么市场竞争力。严格意义上来讲,目前绝大多数的民企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管理危机。正如“蝴蝶效应”一样,管理危机很可能导致成本管理危机、组织机构的制衡危机、人才管理危机、公司文化危机、市场信用危机等种种危机。 公司发展到了管理“瓶颈”期,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组织架构重叠、管理层次繁多、人员冗余。因为我国许多小型民企的管理者对整个公司具有绝对的控制权,组织架构设置随意性比较大,很可能几个人或部门都在做同样的事情,无形中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不少公司的组织架构是金字塔状,管理层有七八层甚至十几层。中间管理层过多,会使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协调困难。不合理的组织架构设置导致机构臃肿。一般只有员工上万的大型公司才设置总经办、行政部、人力资源部等部门,但一些员工仅数百人的小公司也这样设置。部门划分过细就会使部门之间业务交叉,导致权责分配不清晰。机构臃肿的并发症是人员冗余,人浮于事。公司管理层次过多最直接的后果是人力资源成本居高不下,间接后果是政出多头,员工职责不明晰,士气低落,从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不仅如此,管理层次过多的公司,其经营管理必然还会有如下症状: 一是决策效率和效果低下。公司经营管理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经营情况和决策管理信息能否快速、准确、及时、无误地上传和下达。公司管理层级过多、链条过长,势必使上下信息沟通不畅或延误失真,这样既会降低决策效率,又容易导致错误决策。 二是管理成本增加。公司经营管理不仅有人工成本,也有组织成本。管理成本投入后的产出利润大小,可以反映公司内部管理效率的高低。 三是内部监管失控。公司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必须在一定的合理层级范围内才能发挥。公司管理层级过多,覆盖面过宽,管理就会出现漏洞,监督和管理只能流于形式。 四是竞争和适应能力下降。由于机构臃肿、决策低效,因而反应迟钝、行动缓慢,往往难以适应快速多变的外部经营环境。加上涉猎行业过多,经营范围过于分散,往往不能把有限的资源和精力集中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造成主业过多,主辅不分。 五是由于管理层级过多,造成相关控制人员也随之增多,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难以控制的资产流失渠道。 对于广大的小公司而言,在其发展的初始阶段,如果盲目穿上“大衣服”,管理体制盲目做大求全,等待它的只有失败。这一阶段最合适的就是进行家庭作坊式管理,其实就是直线管理:管理层次不能超过两级,报表不能超过10份。要知道,过度管理也是会增加公司成本和降低公司活力的,创业阶段的灵感比计划更重要,创业阶段当家人的直线管理有利于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小公司管理术》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02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