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名家讲科普2-首都科学讲堂

封面

作者:周立军

页数:184

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0012048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品读科学、直面地震、触摸信息三个单元,集结了1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知名教授以及图灵奖的获得者亲自授课的首都科技大讲堂的讲稿,图文并茂,内容具权威性,贴近大众,关注民生,是大众走近大师、了解科学及未来科技趋势的难得的一手资讯和大众科普高端读本。此书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清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顾秉林撰写前言,诺贝尔奖获得者马西努斯.韦尔特曼撰写寄语,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田小平和周立军分别任编委会主任和主编。

本书特色

 分享智慧的果实总是让人感到-陕乐的。将科学名
家请进“讲堂”。宣讲科学知识。探究科学思维。传
播科学文化;同时,在互动现场通过科学名家心路历
程的真诚袒露,与听众的问答碰撞,让人们得以亲身
感受科学名家特有的精神内涵与人格魅力,从而走近
科学名家。走近科学。
    ——颐秉林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个国家国民的科学素养
的高低决定着民众的生活质量。并不断地影响和改变
着民众的价值观。同时也制约着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
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工作者因应公众知识上的需求。
积极参与科学传播活动,不仅对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有
益。而且也有助于公众更多、更好地理解科学事业,
对促进科学自身的发展同样至关重要。
    ——田小平
    不管你的年龄层是什么样的。不管是贫穷的还是
富裕的。都应当意识到利学和文化对于一个社会是多
么重要。我希望大家一直关注科学,因为科学并不是
像消费品那样,消费完了就没了。它是会永久持续下
去并传给我们下—代的。
    ——马丁努斯·韦尔特曼
名家寄语
    睡去,感到生命之美,醒来。感到生命之责。
    ——郭耕
    真正能静下心来动脑筋比什么都重要。
    ——李晓明
    人类的需要是阳光,你的优点和特长是水和土壤。有了阳光、水和土壤。你的兴趣就会带你在事
  业上飞翔。没有阳光。或者没有水和土壤,兴趣只能给你幻想。
    ——高庆狮
    事业上知难而进,生活上随遇而安。
    ——何永年
    科学传播已由单向灌输,走向了双向互动过程。科学传播是一种文化建设活动,是科学与人文交
互融合的过程。
    ——吴国盛
    人是有选择的。对于命运,你不能掌控,但也无须臣服,唯有相伴同行。共创未来。
 听众感言    颜浩
    科学离我们很远,但又离我们很近;院士离我们很远,但也离我们很近,因为有你——首都科学
  讲堂。
    ——张行(大学生)
    此讲座是北京文化的精华,难能可贵,可留史册。思考是人进步的源泉。
    ——李极冰(留学归来人员)
    就要离开北京了,我依依不舍地告别首都科学讲堂。我已经听了6次,被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人
  格魅力所感染,希望他们保重身体。
    —宁堂鑫(企业人员)
    非常满意。非常难得,我的一生中可能只有这一次能亲耳听到院士的讲座。
    ——于邦迎(职员)
    首都科学讲堂播撒科学火种,点燃科技智慧,成就少年未来,让科学家的智慧发出更大光芒。希
望越办越好。
 ——肖宇志(军人)
持之以恒。不断创新,功于千秋,利于万民。
    ——郭志亮(公务员)

目录

顾秉林 分享智慧的果实(前言)
田小平 打造首都的“科学名片”(序言)
马丁努斯·韦尔特曼 学会独立思考很重要(寄语)
第一单元 品读科学
王渝生 科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吴国盛 近代科学的起源
郭 耕 自然保护与人文精神
第二单元 直面地震
马宗晋 东亚巨灾频发探秘
何永年 科学应对地震灾害
颜 浩 地震灾害后的心理重建
第三单元 触摸信息
巴特勒·莱普森 新概念机器之途
李晓明 获取互联网信息的新维度
高庆狮 计算机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代亚非 “虚拟世界”中的信誉问题
周立军 尹传红 对话“首都科学讲堂”(代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名家讲科普2-首都科学讲堂》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0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