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方文[等]主编
页数:204页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6806424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涉及荚速属植物分类及地理分布、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及文化、繁殖及栽培管理、园林引种应用等, 并对64种荚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分布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配有不同物候期的彩色图片。
作者简介
李方文,男,成都市植物园高级工程师,兼任四川省植物学会理事、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迁地保护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野生植物的迁地保护、园林植物的引种及应用、栽培繁育及应用等方面的工作,主要主持或参与了十余个国家或升级重点项目的工作,如“荚蒾属植物的栽培技术及推广应用研究”、 “荚蒾属植物繁殖技术及应用研究”等,参加编写《农村花木种植》、《成都常用耐荫植物应用指南》、《成都立体绿化植物应用指南》 等著作多部。
本书特色
1.本书由中科院昆明植物园主任、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专家孙卫邦研究员作序推荐,是作者团队经10多年野外考察后编写而成的工作结晶,也是研究和利用荚蒾属植物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2.全书包含荚蒾属植物种类齐全,对64种常见荚蒾属植物按条目化分项介绍,简明易懂,除植物分类学特征外,特别介绍了荚蒾属植物在栽培历史、文化内涵、繁殖栽培技术及园林观赏与应用方面的内容,图文并茂,突出实用性和可读性。
目录
第1节 荚蒾属植物的分类系统位置………………………………………………… 002
第二节 荚蒾属植物的分类……………………………………………………………… 003
第三节 荚蒾属植物的分布……………………………………………………………… 006
第二章 荚蒾属植物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及文化…………………………………………. 010
第1节 荚蒾属植物的栽培历史 ………………………………………………………. 010
第二节 荚蒾属植物文字渊源 ………………………………………………………….. 019
一、诗词 ………………………………………………………………………………….. 019
二、画作 ………………………………………………………………………………….. 021
第三节 荚蒾属植物的功用……………………………………………………………… 025
一、园林观赏及生态价值 ………………………………………………………….. 025
二、药用和保健功效…………………………………………………………………. 025
三、环保功能……………………………………………………………………………. 027
四、其他作用……………………………………………………………………………. 027
第三章 繁殖及栽培管理………………………………………………………………………… 029
第1节 荚蒾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 030
一、形态特征……………………………………………………………………………. 030
二、生态习性……………………………………………………………………………. 032
第二节 荚蒾属植物的繁殖……………………………………………………………… 034
一、扦插繁殖……………………………………………………………………………. 034
二、嫁接繁殖……………………………………………………………………………. 036
三、压条繁殖……………………………………………………………………………. 037
四、组织快繁……………………………………………………………………………. 041
五、播种繁殖……………………………………………………………………………. 041
第三节 荚蒾属植物的栽培管理 ………………………………………………………. 044
一、盆栽 ………………………………………………………………………………….. 044
二、露地栽培……………………………………………………………………………. 045
三、修枝整形……………………………………………………………………………. 045
第四章 国内的引种收集现状及园林应用………………………………………………… 047
第1节 荚蒾属植物在国内的引种收集现状……………………………………… 048
第二节 荚蒾属植物的园林应用 ………………………………………………………. 050
一、行道树……………………………………………………………………………….. 050
二、孤植和散植………………………………………………………………………… 052
三、片植和丛植………………………………………………………………………… 056
四、绿篱 ………………………………………………………………………………….. 060
五、剪型植物……………………………………………………………………………. 061
六、盆栽 ………………………………………………………………………………….. 063
第五章 荚蒾属植物种类介绍…………………………………………………………………. 065
第1节 以地域命名的荚蒾 ………………………………………………………. 066
第二节 以花的特征命名的荚蒾………………………………………………… 098
第三节 以果的特征命名的荚蒾………………………………………………… 138
第四节 以叶的特征命名的荚蒾………………………………………………… 150
第五节 其他种类荚蒾……………………………………………………………… 179
第六章 荚蒾属植物的应用赏析 ……………………………………………………………… 191
参考文献………………………………………………………………………………………………… 204
节选
园林植物是园艺爱好者们不断挖掘山野中众多植物特有的观赏价值,通过驯化或改良,从野外引进庭院,然后逐步推广应用而来的。本章节主要通过有记载的古诗文来了解荚蒾属植物的栽培历史,及古代文豪、诗人们对荚蒾属植物独有的美的记录和咏叹。 荚蒾属植物之美,美在其树形优美,花、叶形态多样。荚蒾属植物的花为聚伞花序,花型整齐,本属中存在着功能不同的两种花,一种为完全花,也可称为可孕花,这类花具备花完整的形态特征,终可授粉结实;另一种为不完全花,这类花没有雌雄蕊,不能授粉结实,所以也叫不孕花,前者花小,花冠白色, 较少淡红色,后者具有大型的白色花瓣。荚蒾属中大部分植物的花序都由可育花组成,如珊瑚树、金佛山荚蒾等;少部分植物由不孕花在可育花外围一圈,如琼花、蝴蝶荚蒾等;有的则全部由大型不孕花组成,如绣球荚蒾、粉团荚蒾等。荚蒾属的果实也具有很高的观赏性,果实颜色多变:有红色、红黑色、黄色、蓝色和黑色等。因此荚蒾属植物是一类既可赏观花又可赏果的优良园林植物。 荚蒾属植物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追溯其栽培历史,那必须提及扬州市市花——琼花,这也是荚蒾属中历史记载多的物种。 琼花属我国特有,因“隋炀帝下扬州看琼花”的传说而芳名远扬,更有与其关系紧密而久远的扬州琼花观。琼花观原名后土祠,又称后土庙,始建于汉成帝元延二年,古时称大地为后土,后土祠便是供奉主管大地万物生长的女神后土夫人的祀祠。后来,因祠中出现了一株琼花,树大花繁,洁白可爱,相传天下无双,人们便称后土祠为琼花观。千百年来琼花以其清雅独特的风姿,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前来赏花题咏。宋代诗人、散文大家王禹偁,一日见祠内生长着一株奇丽的花卉,大为惊叹,诗兴大发,写下《后土庙琼花二首并序》,诗序云:“扬州后土庙有花一株,洁白可爱,且其树大而花繁,不知实何木也,俗谓之琼花云,因赋诗以状其态”,诗云:“谁移琪树下仙乡,二月轻冰八月霜。若使寿阳公主在,自应羞见落梅妆”。王禹偁一直被视为首位为扬州琼花写诗咏唱的人,其后,歌咏琼花的诗篇不计其数,扬州琼花随之扬名天下,世人也因此以为琼花早在宋朝时期出现。不过,经查阅资料显示,有关诗词方面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唐朝,王禹偁也不是写琼花的第1人。 唐朝的大诗人杜牧就有一咏琼花诗,曰: 气韵偏高洁,尘氛敢混淆。 盈盈珠蕊簇,袅袅玉枝交。 天巧无双朵,风香破久苞。 爱看归尚早,新月隐花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