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哲珠
页数:298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3609139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具有实验意义的小说文本,小说既是将姐姐作为一个温馨的象征来写,也作为女孩来写,更作为一个人来写,通过饱含感情的文笔勾勒出了一个立体的、成长着的姐姐。全书各章节采用了不同的写作手法,各章节既是独立的故事,又有紧密的联系。作品结构立体多面,人物形象饱满,故事发展跳跃生动,极具有可读性。
作者简介
王哲珠,中国作协会员,在各文学杂志发表小说近两百万字,小说被各选刊转载。出版长篇小说《老寨》《长河》《琉璃夏》《尘埃闪烁》《我的月亮》,出版中篇小说集《琴声落地》《什么都没发生》。长篇小说《长河》获广东省有为奖——第二届“大沥杯”小说奖。
本书特色
这是姐姐的流年,是一个女孩的流年,也是一个人的流年。
富有乡土特色的语言风格 文学性与哲理性兼备
目录
满身绽放
姐姐的流年
神灯
暗光
绕枝三匝
往事的可能性
节选
满身绽放 男人夹着烟,手指在门槛石上划来划去,烟头燃痛了手指,他 抖了一下,发现自己一直划拉着那朵花的形状,他又抖了一下,扔 掉烟头,望着那朵不存在的花发呆。那是花吗?男人反驳自己,对 自己生气,就是样子像花。他指甲用力抠着门槛石,像要把划拉下 的无形的形状抠掉。 刚才回到家,妻子拉开领口向男人露出左肩,静静看着他,他 双眼猛地撑大,凝视良久,半侧着脸,手在身上摸烟。几天前,女 儿发现了那朵花。妻子和女儿都称之为花,他不习惯这个称呼,但 不得不承认极像——女儿像往常那样,给妻子擦身子,擦到左肩 时,女儿呀地叫了一声,妻子左肩偏后处出现一个浅蓝色的印,铜 钱大小,形状像极了梅花,但有六个瓣,中心处有几丝浅黄色的 痕,跟花蕊一样。妻子让女儿拿两个镜子,将那个印痕反射给她 看。第一天,颜色极淡,第二天蓝色和黄色深了些,第三天更深, 蓝色成了湖蓝,中间花蕊的部分成了鹅黄,之后颜色没有再转深, 印痕固定了。 妻子努力伸着手,想触碰那个印痕,触碰不到。 男人起身,踩了踩那个灭掉的烟头,出了院门。 夏咬着唇上的笑意把男人迎进屋,转身去了灶间,端来几个软饼,捏了一双筷子,说刚煎好的,正想给他端过去。男人夹起一个软饼,嘴塞得鼓起来。夏坐在男人对面,看他,男人半侧了身,半垂了头。 男人嚼着软饼,提起妻子肩上那个蓝色印痕,口齿含含糊糊 的。夏等他吞下软饼,让他再说一次,男人又咬下一个软饼,喝了 大半杯水,像终于积攒够了勇气,细细谈了那个印痕。 夏细小的眼睛用力瞪开,厚实的嘴唇张着,半天后,两只手一 拍,问,真是这样? 男人不出声。 长在左肩上? 男人点点头。 她有没有嚷嚷痒还是痛? 男人摇头。 你还是照之前那样给她擦身子? 还是那样。 你之前怎样给她擦身子的?夏看了男人一眼,黑褐的脸颊晕出 一层热红。 男人又拿起筷子,把剩下的三个软饼都吃了,抬起脸,夏仍在 等答案,他抹了下脸,说孩子还是那样擦,我两年不干这事了。夏 张了张嘴要说什么,男人挥挥手,不耐烦了。鬼知道怎么回事,夏 爱问这个。 男人起身要走。 三哥。夏唤住男人,这个时段,还是再坐一会儿。她向男人分析了“这个时段”。 男人过来时正是晚饭时段,寨里人大都在饭桌边,巷里没什么 人,一路上没有眼睛盯他,这时出去,晚饭刚过,寨里人或蹲在家门口剔牙,或在巷子里逛荡,男人从这里出门到进自己家里,至少 得和半寨人招呼。干脆再坐一坐,天色晚些,寨里人都回了屋,那 时就清静了。 男人不出声,但回屋坐下了,掏出烟丝。 夏柔和的表情转为冷笑,到我这屋就那样怕寨里人知道? 男人卷着烟,没抬眼皮。夏褐黑的脸愈黑,站了一会儿,说去煮面。男人晃了下手,几个软饼下肚了。 几个软饼顶什么,外面干了一天重活,家里孩子能做什么像样的饭菜,现在家都是你撑着,你这身体再不养好…… 夏进了灶间,半晌,端出满满一碗面,上面卧着一个荷包蛋,放着一撮瘦肉。夏说,肉原本就是给你备的。 男人埋头吃面,直到碗吃空,没再抬脸,夏立在他对面,半倚着柜子,说,一碗面也吃得不情不愿。男人点烟,半垂着头,抽 烟,烟尽,再点烟,抽烟,好像意识里只做这一件事。夜色一层层 爬进屋子,从门口,从窗户,渐渐把两个人浸没,夏拉亮了灯泡, 亮黄的光从两人头顶浇洒下来,地上印了两个巨大的、沉默的影 子,一个线条分明、紧绷绷,一个圆润丰满。 半晌,那个线条分明的影子立起,先贴在墙上,接着被天花板 压成两截,往门外移去,那个丰满的影子起身随着:出门抬了头 吧,到干妹家吃个饭怎么了,我这干妹不算辱没你吧。 线条分明的影子在门边顿了一顿,挥了下手,动作烦躁仓促, 一脚迈出门槛。 夏追出门,在院子里对男人说,还是请个医生。 不是没请过。 现在都这样了,不请医生怎么成。请大城市那种新派医生,这 种奇奇怪怪的病,也是新式的,老传统的中医怎么医得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