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忠琼
页数:248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ISBN:978751306870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法学基础知识》教材内容简介陈忠琼本书针对即将踏入法学殿堂或非法学专业学生的教学特点与学习的实际需求,本着注重基础、简约理论、结合实践、挖掘思维、提升素质的目标而编写。在编写过程中,紧密结合国家最新法律法规和有关法律体制机制改革(如宪法修改与监察法制定、民法总则的颁布、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设置等),不求涉及数量繁多的专业法,但求致力于从理论、权利义务、纠纷解决等层层递进的方式,达到让学生学完本书就能够进入法律之门的目的。本书在体例的编排设计、内容的选取等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具有以下特色:1.体例设计上具有创新性。本书颠覆传统法律基础课程教材的模式,本着这样一种思路:什么是法律与宪法,实体法规定了法律主体参与法律关系,权利义务出现纠纷应寻求什么途径的救济程序,为法律主体提供法律服务的是怎样的一种制度与职业群体,将体例设计为四编十章。第一编法学基本理论与中国宪法,主要介绍学习法学需要掌握的有关法学基本概念与中国现行宪法体制框架下的有关宪法知识。第二编实体法与权利义务,从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这三大主体的权利义务的角度,介绍三大部门法。第三编程序法与纠纷解决,从法律主体产生纠纷如何解决的角度,介绍三大诉讼法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第四编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从为法律主体提供法律服务的国家法律制度与法律职业的角度,介绍了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2.内容选择上具有新颖性。第一编法学基本理论与中国宪法,包括法学基础知识与中国宪法两章。主要介绍学习法学需要掌握的有关法学基本概念与中国现行宪法体制框架下的有关宪法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第二编实体法与权利义务,包括民商法、行政法与刑法三章。从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这三大法律主体的权利义务的角度,介绍平等主体之间适用的民商事法、以享有行政权的行政主体为对象的行政法、涉及犯罪与刑罚适用的刑法。第三编程序法与纠纷解决,包括诉讼法、调解与仲裁。从法律主体产生纠纷如何解决的角度,除介绍了民事、行政、刑事三大诉讼法外,专门介绍了以调解与仲裁委主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中的(ADR),特别是选取了以往教材未予重视的有关劳资纠纷的劳动争议仲裁与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仲裁两部分。第四编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从为法律主体提供法律服务的国家法律制度与法律职业的角度,介绍了司法制度、法律职业与律师服务。主要介绍我国检察体制改革后,以审判、检察为主体的司法制度与新设的监察委员会这一重要法律制度,以法官、检察官、律师为主体的法律职业的形成及其所需要接受的法律教育和必须通过的法律职业考试,此外还专门介绍了法律职业中能为当事人提供最为广泛法律服务的律师。3.在文字表述上通俗易懂,注重实用性与趣味性。法律课程专业术语多,理论性较强。本书充分考虑了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语言表述上选择用简单浅显的语言来阐释法学基本概念,力求通俗易懂。在每章开始部分先明确学习目标,再引入思考案例,然后讲解理论知识,并在其中穿插大量的微型案例和小资料,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便于学生快速理解掌握基本知识。最后通过复习与思考、案例导析等巩固复习每章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学会用法律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
作者简介
陈忠琼,法学硕士,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文经学院教授,全省电大系统优秀教师,九三学社社员,北京市京师(福州)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先后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2002年法学学士)与福州大学(2008年法学硕士)。从事法学教育18年,主要讲授《法学基础》、《实用法律基础》《法理学》等课程,目前主要从事知识产权、港澳台与大陆地区的司法制度和法律教育的比较研究。兼职执业律师16年,为省级机关事业团体、国有上市或大型民营金融机构、地方国有或民营房地产企业担任过法律顾问或提供专项法律服务。先后主编或参编《闽台区域文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律师法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实用法律基础》(安徽人民出版社2015年)、《劳动争议处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4年)、《农业政策法规》(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2019年)等著作五部,公开发表“海峡两岸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比较研究”、“海峡两岸检察制度比较”及“网络时代的开放式法学教育研究”、“考试法刑事责任问题研究”等论文十几篇。
目录
第一编 法学理论与宪法
第一章 法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法学基本概念
第二节 法的制定与实施
第三节 法律监督与法治
第二章 宪法
第一节 宪法的基本理论与宪法历史
第二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第三节 国家的基本制度与国家机构
第二编 实体法与权利义务
第三章 民法
第一节 民法总则
第二节 物权法
第三节 合同法
第四节 婚姻法
第四章 行政法
第一节 行政法概述
第二节 行政许可
第三节 行政处罚
第四节 行政复议
第五章 刑法
第一节 刑法概述
第二节 犯罪理论
第三节 刑罚理论
第四节 犯罪种类
第三编 程序法与纠纷解决
第六章 诉讼法与诉讼证据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
第二节 行政诉讼法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
第四节 诉讼证据
第七章 非诉讼纠纷解决
第一节 人民调解委员会
第二节 商事仲裁
第三节 劳动争议仲裁
第四节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解决
第四编 法律机构与法律职业
第八章 法律机构
第一节 司法机关
第二节 律师事务所
第九章 法律职业
第一节 律师
第二节 法官
第三节 检察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