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宝庆
页数:140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0959962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内部控制新视角, 企业单位内部控制新体系, 机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探索与个人自律控制新要求。内容包括: 内部控制新认知 ; 内部控制主体 ; 内部控制制度“点”“线”“面等”。
作者简介
王宝庆,男,1964年生,浙江工商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工商大学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优秀校外教师;浙江省审计学会理事,浙江省内部审计协会常务理事;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中国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毕业,经济学硕士学位(会计专业),师从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教育家方正生教授。
主要从事财务会计、审计与内部控制实务研究,2000年以来,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40余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曾先后主编《审计学》《审计学教程》《会计学》《内部审计》等教材;代表性专著有:《现代内部审计》《内部审计管理》《审计新论》《生活中的财商》等。
目录
第一节 内部控制新认知
第二节 内部控制主体
第三节 内部控制制度“点”“线”“面”
第四节 内部控制流程“三部曲
第五节 内部控制措施”两支点
第二章 企业单位内部控制新体系
第一节 企业内部控制目标
第二节 企业文化建设
第三节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创新
第四节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
第五节 企业风险与危机控制
第六节 业绩评价与考核
第三章 机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新探索
第一节 领导干部的制度意识
第二节 机关作风建设
第三节 党建工作与内控制度
第四节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第五节 廉政风险防范
第六节 绩效管理
第四章 个人自律控制新要求
第一节 个人自律与自控
第二节 家训家规家教家风
第三节 生活中的内部控制
第四节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
内部控制是一个组织由内而外的保养过程,它如同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家庭与个人的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内部控制。建设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实现组织目标;强化内部控制监督,可以保护财产安全;优化内部控制流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可以防范各种风险。同时,实施与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也可能束缚人们的手脚,限制人们的思想,抑制人们的创新。因此,内部控制,既强调规范性与严肃性,也需要灵活性与创新性。内部控制,既是技术,更是艺术。内部控制,需要他律,更需要自律;内部控制,需要约束,更需要激励。面对环境的变化,面对风险的发生,面对目标的挑战,内部控制,需要时时创新。内部控制,人们既“爱”它又“怕”它,真可谓是“道不尽红尘舍恋,诉不完人间恩怨”。内部控制建设,永远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内部控制建设的“路”上,有“道”亦无“道”。这“道”在哪里?“路”在何方?我们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探索……
节选
《内部控制新论》:
三、内部控制的工具
1.预算
预算是一种定量计划,用来帮助协调和控制一定时期内资源的获得、配置和使用。预算能协调组织的活动,使管理者全盘考虑整个价值链之间的相互联系。预算是一个有效的沟通手段,能触及企业的各个角落,便于合作交流。预算必须与企业的战略或目标保持一致。企业预算管理是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预算编制、执行、控制、考评与激励等一系列活动,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共同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5号——全面预算》要求:企业应当根据发展战略和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综合考虑预算期内经济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编制年度全面预算。企业可以选择或综合运用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等方法编制预算。企业应当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管理,明确预算指标分解方式、预算执行审批权限和要求、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等,落实预算执行责任制,确保预算刚性,严格预算执行。企业应当建立严格的预算执行考核制度,对各预算执行单位和个人进行考核,切实做到有奖有惩、奖惩分明。
2.合同
合同,又称为契约、协议,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广义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门中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狭义合同指一切民事合同,还有最狭义合同仅指民事合同中的债权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85条:“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条:“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是两个及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协议。只有当事人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合同才具有法律约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从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法律约束力。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共同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要求:企业应当加强合同管理,确定合同归口管理部门,明确合同拟定、审批、执行等环节的程序和要求,定期检查和评价合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促进合同有效履行,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企业应当对合同文本进行严格审核,重点关注合同的主体、内容和形式是否合法,合同内容是否符合企业的经济利益,对方当事人是否具有履约能力,合同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条款是否明确等。企业应当建立合同履行情况评估制度,至少于每年年末对合同履行的总体情况和重大合同履行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对分析评估中发现合同履行中存在的不足,应当及时加以改进。企业应当健全合同管理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对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应当追究有关机构或人员的责任。
3.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对内部控制进行集成、转化和提升所形成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共同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8号——信息系统》要求:企业应当重视信息系统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根据内部控制要求.结合组织架构、业务范围、地域分布、技术能力等因素,制定信息系统建设整体规划,加大投入力度,有序组织信息系统开发、运行与维护,优化管理流程,防范经营风险,全面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企业应当指定专门机构对信息系统建设实施归口管理,明确相关单位的职责权限,建立有效工作机制。企业可委托专业机构从事信息系统的开发、运行和维护工作。企业开发信息系统,应当将生产经营管理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和处理规则嵌入系统程序,实现手工环境下难以实现的控制功能。企业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应当按照不同业务的控制要求,通过信息系统中的权限管理功能控制用户的操作权限,避免将不相容职责的处理权限授予同一用户。企业应当针对不同数据的输入方式,考虑对进入系统数据的检查和校验功能。对于必需的后台操作,应当加强管理,建立规范的流程制度,对操作情况进行监控或者审计。企业应当根据业务性质、重要性程度、涉密情况等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建立不同等级信息的授权使用制度,采用相应技术手段保证信息系统运行安全有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