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寻找安详(修订本)

封面

作者:郭文斌

页数:230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7021654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寻找安详》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银川市文联主席、《黄河文学》主编郭文斌先生,以“安详”为主题,以当代人的焦虑为背景,以传统文化为底蕴,以如何获得内心快乐为主旨,汇集多年人生体悟而成的一部文化哲理散文集。 寻找安详,就是在焦虑的时代确立内心的方向,回归生活的常识,展现生命的热诚,借鉴圣贤之道,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承担责任、感受和谐,建构心灵世界,找到安身立命之处。

作者简介

郭文斌,祖籍甘肃,1966年生于宁夏西吉县。先后就读于固原师范学校、宁夏教育学院中文系、鲁迅文学院。
????著有畅销书《寻找安详》《〈弟子规〉到底说什么》,小说集《瑜伽》,散文集《守岁》,诗集《我被我的眼睛带坏》等十余部,出版有《郭文斌论》。
????长篇小说《农历》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在最后一轮投票中名列第七。短篇小说《吉祥如意》先后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和“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冬至》获“北京文学奖”,散文《永远的堡子》获“冰心散文奖”。
????近年来受邀到北大、清华、中大等高校和多省市进行以“安详”为主题的演讲,深受欢迎。
????现任银川市文联主席,《黄河文学》主编。为宁夏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全委,宁夏大学、宁夏师范学院客座教授。
????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本书特色

即将出版的是《寻找安详》的修订本,较之之前的版本,本书在补充修订原书的基础上,新增了“走进安详的五个途径”一章,内容更丰富更全面,逻辑性可读性更强。同时,书中收录了普通读者通过实践安详化解焦虑,提高幸福指数的切身体会,对广大读者更有借鉴意义。在本书的《后记》部分,针对第一版出版以来广大读者的一系列疑惑,诸如:安详到底有多少用武之地,安详能否在新一代青年身上发生作用,安详的人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上能否立足,面对社会两极分化、贫富不公一个人怎么安详等等现实问题,作者作了统一和集中答复。

目录

引子

走进安详

通过“给”走进安详/

通过“守”走进安详/

通过“勤”走进安详/

通过“静”走进安详/

通过“信”走进安详/

享受安详

盗不走的坦然/

知足的蹄声/

当喜悦成为习惯/

流自源头的美/

如水的清明/

活在当下/

素食伦理/

错过是罪/

向孔子学习安详

走向“反动”/

两个指标/

一个标准/

长处乐/

久存仁/

常克己/

时习之/

在大年中感受安详

感恩的演义/

孝敬的演义/

“和合”的演义/

祈福和欢乐的演义/

“天人合一”的演义/

教育和传承的演义/

在文学中传播安详

起于随缘/

忠于使命/

归于大同/

止于至善/

在生活中应用安详

生命的方向/

经典的爱情/

财富的秘密/

常识的价值/

最大的好事/

成功的秘诀/

附录读者心中的安详

一生一世的知己(刘琼)/

安详给了我第二次生命(钟倩)/

它让我的噩梦消除(云舒)/

“在现场”才发现生命的美好与丰盛(高以谨)/

一本中国人都应该读一读的书(陈志红)/

寻找心灵的安居地(张桂玲)/

一个人原来可以这样活着(万小雪)/

读典自乐班的故事(段永忠)/

后记一(2010年版)/

后记二(2015年版)/

后记三(2020年版)/

节选

通过“给”走进安详
“给”就是把我们能拿出来的那份物力、体力、智力奉献社会,并且不求回报。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融化“自我”这块坚冰,清除这一通往安详道路的最大障碍。
一个人要想走进安详,首先要和天地精神相应。
而“给”,就是天地精神。
阳光、空气、时间、空间都是免费为我们提供的。有人收取土地出让金,但是大地本身没有收取;有人收取水费,但是水本身没有收取。
为此,天才长,地才久。
当年鲁哀公问孔子,他的弟子里谁的境界最高,孔子的回答是颜回。因为他“不迁怒、不贰过”。孔子为什么要首先强调不生气呢?当年搞不清楚,后来突然明白了。人为什么会生气?生气是因为自我被冲撞。人在什么情况下不生气?无我。那么,如何才能无我?利他差不多是一条最重要的途径。
我们且不要说像颜回那样完全消灭自我,就是尽可能地弱化自我,快乐也会成倍增长,因为烦恼和焦虑来自患得患失,而要消除“患得患失”,唯一的办法就是去掉得失心。
而要去掉得失心,就要向天地学习。
日月无言,昼夜放光;大地无语,万物生长。
放光,又无言;生长,又无语。
当我们尝试着把能拿出来的那份财物给更需要的人,一段时间之后,对财物的占有欲就降低了。渐渐地,就能体会到钱财的得失不再对我们造成很大的焦虑。同时发现,把财物给急需的人更有增值感,这种增值感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如此,附着在财物上的那个“我”融化了,另一个“我”诞生了,它就是本我。
这时,我们就会明白,所有的痛苦都是因为“小”造成的,宇宙、苍生、人类、国家、家族、家、小家、本我、大我、小我,层层隔离,逐次成“小”。为了捍卫这个“小”,焦虑产生了,痛苦产生了。
可见,痛苦是因为我们心的“小”。这是我的,那是我的,得到喜, 失去苦。一个宝物,到了我家,我高兴,到了别人家,我沮丧。但在“整体者”看来,放在谁家都一样啊。
可见,分别心越小痛苦越小,分别心越大痛苦越大。
反之,当这个“小”按照小我、大我、本我、小家、家、家族、国家、人类、苍生、宇宙这样的次第扩展,来自小我的焦虑便逐次削弱,直至于无。
可见,这个“小”是被“分别”出来的。
现在,我们反其道而行之,通过把自我认同的财富、力气、智慧给予他人,我们的心量就打开了、扩大了,结果是,焦虑消失,安详到来。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寻找安详(修订本)》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94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