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全空间智能MapGIS丛书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实践

封面

作者:吴信才

页数:480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12139623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MapGIS 10为基础,详细介绍MapGIS 10的基本操作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初识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管理、GIS数据输入及可视化、空间数据的处理方法、空间分析、数字高程模型、三维GIS、GIS数据的输出、地图综合等。本书采用案例的教学模式,按照业务处理流程的顺序编排内容。全书穿插了大量的应用实例,内容全面、针对性强,为读者系统学习MapGIS 10提供了便捷的学习资料。

作者简介

吴信才,男,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地理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地理信息软件及其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工程中心主任。曾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测绘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十一五’测绘地理信息科技杰出贡献奖”“地矿部跨世纪人才”“湖北省青年科技精英”“湖北省劳动模范”“中国软件十年功勋奖”等荣誉。

目录

第1部分 初识地理信息系统

第1章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3

1.1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3

1.1.1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3

1.1.2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3

1.2 地理信息系统的新特性 6

1.2.1 全新的T-C-V架构 6

1.2.2 全生态开发体系 8

1.2.3 多维全空间 11

1.2.4 地理大数据 13

1.2.5 智能GIS 15

1.2.6 构建GIS生态圈 16

习题1 19

第2部分 空间数据管理

第2章 本地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  23

2.1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安装与卸载 23

2.1.1 产品安装 23

2.1.2 产品续期 30

2.1.3 产品更新 32

2.1.4 产品解绑 33

2.1.5 产品卸载 34

2.2 创建地理数据库 35

2.3 附加地理数据库 38

2.4 注销与删除地理数据库 39

2.5 维护地理数据库 40

2.5.1 启动存储服务 40

2.5.2 检查地理数据库 41

2.5.3 搜索地理数据库 43

习题2 44

第3章 空间数据的管理 45

3.1 空间数据类型 45

3.2 矢量数据的转换 46

3.2.1 MapGIS数据转换 46

3.2.2 表格数据的转换 53

3.2.3 其他数据转换 56

3.3 栅格数据的转换 62

3.4 地图集的创建与使用 66

3.4.1 创建地图集 67

3.4.2 创建图幅 69

3.4.3 数据入库 72

3.4.4 地图集的显示 74

3.4.5 地图集的其他管理操作 75

3.5 镶嵌数据集 76

3.5.1 创建镶嵌数据集 76

3.5.2 在镶嵌数据集中添加栅格数据 78

3.5.3 镶嵌数据集的修改和编辑 80

习题3 88

第4章 空间参照系 91

4.1 查看空间参照系 92

4.2 创建空间参照系 92

4.2.1 创建地理坐标系 92

4.2.2 创建投影坐标系 93

4.3 设置空间参照系 95

4.4 导入空间参照系 96

4.5 导出空间参照系 97

习题4 98

第5章 域集和规则 99

5.1 域集 99

5.1.1 添加和编辑域集 99

5.1.2 删除域集 101

5.2 规则 101

5.2.1 属性规则 102

5.2.2 关系规则 105

5.2.3 拓扑规则 108

5.2.4 连接规则 112

习题5 117

第6章 其他数据源的配置和使用 119

6.1 基于SQLServer的地理数据库 119

6.1.1 配置SQLServer数据源 119

6.1.2 创建地理数据库 120

6.1.3 附加基于SDE的地理数据库 123

6.2 基于Oracle的地理数据库 124

6.2.1 Oracle客户端的配置 124

6.2.2 配置基于Oracle的数据源 127

6.2.3 创建地理数据库 128

6.2.4 附加基于SDE的地理数据库 130

习题6 131

第3部分 GIS数据输入及可视化

第7章 地图文档与地图管理 135

7.1 新建地图文档 135

7.2 打开地图文档 136

7.3 添加二维地图 136

7.3.1 新建图层 136

7.3.2 打开图层 137

7.3.3 图层排序 139

7.3.4 图层成组 141

7.3.5 管理组图层 142

7.4 添加三维场景 142

7.4.1 新建三维场景 142

7.4.2 在三维场景中添加图层 143

7.4.3 浏览三维场景模型 143

7.5 保存地图文档 144

习题7 145

第8章 图元的输入编辑 147

8.1 基本图元的输入与编辑 147

8.1.1 点的输入与编辑 147

8.1.2 线的输入与编辑 150

8.1.3 区的输入与编辑 157

8.1.4 注记的输入与编辑 165

8.2 通用编辑工具 168

8.3 快速矢量化输入 175

8.3.1 交互式矢量化 175

8.3.2 全自动矢量化 175

习题8 176

第9章 地图显示与控制 177

9.1 地图相关控制 177

9.1.1 地图常规控制 177

9.1.2 地图相关显示 178

9.2 符号相关控制 180

9.3 自绘驱动 180

习题9 182

第10章 生成图框与专题图 183

10.1 为地图添加图框 183

10.1.1 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框 183

10.1.2 标准分幅图框 183

10.1.3 任意图框 185

10.1.4 格网工具 185

10.2 为地图添加专题图 186

10.2.1 矢量数据专题图 186

10.2.2 栅格数据专题图 191

10.2.3 专题图的应用 192

习题10 196

第11章 系统库与样式库 197

11.1 系统库管理 197

11.1.1 符号库 198

11.1.2 颜色库 202

11.1.3 字体库 203

11.2 样式库管理 204

11.2.1 花边 205

11.2.2 颜色条 205

11.2.3 统计图 206

11.2.4 比例尺 206

11.2.5 图例板 207

11.2.6 指北针 207

11.2.7 格网 208

习题11 208

第12章 栅格影像的显示与调节 209

12.1 影像信息 209

12.1.1 打开栅格影像 209

12.1.2 查看栅格影像信息 209

12.1.3 查看影像数据属性页信息 210

12.2 影像显示 213

12.2.1 显示设置 213

12.2.2 直方图拉伸 215

12.2.3 卷帘显示 217

12.2.4 闪烁显示 217

12.2.5 透明显示 218

12.2.6 无效值设置 218

12.2.7 对比度调节 219

12.2.8 颜色合成 220

12.2.9 色表编辑 221

习题12 221

第4部分 空间数据的处理方法

第13章 属性表格的创建与编辑 225

13.1 属性结构的创建 225

13.2 属性值的输入与编辑 226

13.2.1 属性值的直接输入与编辑 226

13.2.2 属性值的间接输入与编辑 226

13.3 属性处理 229

13.3.1 属性检查 229

13.3.2 属性工具 229

13.4 如何通过属性值及参数修改地图 237

13.4.1 根据参数改参数 237

13.4.2 根据属性改参数 237

13.4.3 根据参数改属性 238

13.4.4 根据属性改属性 239

习题13 239

第14章 误差校正及坐标转换 241

14.1 矢量地图的误差校正 241

14.1.1 手动误差校正 241

14.1.2 自动误差校正 244

14.1.3 批量误差校正 245

14.2 地图整图变换 246

14.2.1 交互式整图变换 247

14.2.2 键盘定义整图变换 247

14.3 地图投影变换 248

14.3.1 单点投影 249

14.3.2 批量投影 250

14.3.3 地理转换参数设置 251

习题14 253

第15章 栅格地图配准 255

15.1 标准分幅栅格地图配准 255

15.2 非标准分幅栅格地图配准 257

习题15 259

第16章 栅格影像的处理分类 261

16.1 AOI编辑 261

16.2 栅格影像重采样 262

16.3 栅格影像镶嵌 263

16.4 栅格影像融合 266

16.5 栅格影像裁剪 267

16.6 投影变换 268

16.7 栅格计算器 269

16.8 栅格影像增强 270

16.8.1 波段合成 270

16.8.2 波段分解 271

16.8.3 色彩空间变换 271

16.8.4 影像二值化 279

16.8.5 影像滤波 280

16.8.6 纹理分析 281

16.8.7 数学形态学 281

16.8.8 主成分变换 283

16.8.9 小波变换 284

16.8.10 傅里叶变换在影像中的应用 285

16.9 栅格影像分类 288

16.9.1 监督分类 288

16.9.2 非监督分类 289

16.9.3 混合像元分解 291

16.9.4 栅格影像分类后的处理 291

习题16 295

第17章 瓦片的处理 297

17.1 瓦片裁剪 297

17.1.1 配置裁剪信息 297

17.1.2 配置图层信息 298

17.1.3 配置瓦片输出 299

17.2 瓦片浏览 300

17.3 瓦片更新 301

17.3.1 利用矢量地图直接对瓦片地图进行更新 301

17.3.2 利用新瓦片地图对旧瓦片地图进行更新 303

17.4 瓦片升级 304

17.5 瓦片合并 304

习题17 304

第5部分 空间分析

第18章 地图空间分析与查询 307

18.1 叠加分析 307

18.1.1 求并运算 308

18.1.2 相交运算 309

18.1.3 相减运算 311

18.1.4 判别运算 312

18.1.5 更新运算 313

18.1.6 对称差运算 314

18.2 缓冲分析 314

18.2.1 基于点图层的缓冲区 316

18.2.2 基于线图层的缓冲区 316

18.2.3 基于区图层多边形边界的缓冲区 316

18.3 空间查询 317

18.4 地图裁剪 318

18.4.1 矢量裁剪 318

18.4.2 栅格裁剪 321

习题18 324

第19章 网络分析 325

19.1 网络创建 325

19.1.1 建网原理 325

19.1.2 建网操作 329

19.2 网络分析 335

19.2.1 网络分析设置 336

19.2.2 查找路径 337

19.2.3 查找连通元素 339

19.2.4 查找非连通元素 340

19.2.5 查找环路 340

19.2.6 追踪分析 341

19.3 网络分析应用 344

19.3.1 查找最近设施 344

19.3.2 查询服务范围 346

19.3.3 最佳路径 348

19.3.4 定位分配 349

19.3.5 多车送货 350

习题19 352

第6部分 数字高程模型

第20章 创建地形数据 355

20.1 高程点和高程线的三角化 356

20.2 高程点和高程线的栅格化 357

20.3 特征点和特征线的编辑 358

20.4 离散数据网络化 359

20.5 函数生成规则网 360

20.6 地形数据转换 360

20.6.1 TIN转换 360

20.6.2 TIN简单要素类转点简单要素类 362

20.6.3 点简单要素类转TIN简单要素类 362

20.6.4 TIN三角网转栅格数据集DEM 363

20.6.5 矢量转栅格 363

20.6.6 栅格转矢量 364

20.7 地形数据查询分析 365

20.7.1 频率统计 365

20.7.2 多层叠加统计 366

20.7.3 像元累积计算 366

20.7.4 像元邻域统计 367

20.7.5 像元聚集统计 368

20.7.6 区域几何统计 368

20.7.7 像元分类统计 369

20.7.8 栅格分类输出 370

20.7.9 栅格数据比较 371

20.8 地形图件制作 371

20.8.1 地形因子分析 371

20.8.2 山脊线提取 372

20.8.3 剖面分析 373

20.8.4 平面等值线绘制 375

20.8.5 等高线综合 376

20.8.6 日照晕渲图 376

习题20 377

第7部分 三维GIS

第21章 三维地形显示 381

21.1 地表贴图显示 381

21.2 裙边显示 383

习题21 383

第22章 三维建模与显示 385

22.1 三维模型的创建与修改 385

22.1.1 矢量区建模 385

22.1.2 矢量线建模 387

22.2 三维模型数据的导入 390

22.2.1 倾斜摄影测量数据的导入 391

22.2.2 BIM模型数据的导入 391

22.2.3 点云模型数据的导入 393

22.3 三维场景的特效 394

22.3.1 粒子特效 394

22.3.2 水面特效 394

22.4 三维场景的设置 395

22.4.1 环境光 395

22.4.2 相机管理 395

22.4.3 天空 396

22.4.4 雾效 396

22.4.5 交互与显示 396

22.5 三维模型数据的缓存 397

22.5.1 生成模型缓存 397

22.5.2 生成地形缓存 398

22.5.3 生成M3D缓存 399

习题22 400

第23章 三维模型分析 401

23.1 洪水淹没分析 401

23.2 坡度分析 402

23.3 坡向分析 402

23.4 填挖方计算 402

23.5 单点查询 403

23.6 通视性分析 404

23.7 可视域分析 404

23.8 地形剖切 404

23.9 路径漫游 405

23.10 轨迹点展示 406

23.11 天际线分析 407

23.12 阴影率分析 408

23.13 场景投放 409

习题23 410

第8部分 GIS数据的输出

第24章 地图排版 413

24.1 版面元素的添加与编辑 413

24.1.1 指北针 413

24.1.2 比例尺 415

24.1.3 图例 417

24.1.4 统计图 421

24.1.5 图片 425

24.1.6 表格 426

24.1.7 文本 426

24.2 按照指定的比例尺排版 427

24.3 按照指定的版面排版 429

习题24 429

第25章 地图输出 431

25.1 栅格文件的输出 431

25.1.1 输出TIF、JPG文件 431

25.1.2 输出PS(EPS)文件 431

25.2 Windows打印方式 432

25.3 大幅面地图光栅打印 433

25.4 地图快速打印 433

习题25 434

第9部分 地图综合

第26章 图元处理与地图综合 437

26.1 图元化简 437

26.1.1 不规则多边形化简 437

26.1.2 建筑物多边形化简 438

26.1.3 曲线化简 439

26.1.4 曲线光滑 439

26.1.5 坐标压缩 439

26.1.6 等高线化简 440

26.1.7 等高线水系关系检查 440

26.2 图元概括 441

26.2.1 建筑物变小板房 441

26.2.2 共享边界咬合 442

26.2.3 多边形毗邻 443

26.2.4 建筑物多边形合并 444

26.2.5 不规则多边形合并 444

26.2.6 碎部合并 445

26.2.7 高程点选取 445

26.3 图元降维 446

26.3.1 线转点 446

26.3.2 面转点 447

26.3.3 提取中轴线(保留面图元) 447

26.3.4 提取中轴线(删除面图元) 448

26.4 全自动综合 448

26.4.1 多边形自动综合 448

26.4.2 自动生成中轴线 449

26.4.3 自动生成街区道路中心线 450

26.4.4 自动生成线状道路中心线 451

26.4.5 居民地自动选取 451

26.4.6 居民地多边形化简 452

26.4.7 根据区属性条件合并 452

26.4.8 自动碎部合并 453

26.4.9 等高线自动综合 453

26.4.10 水系自动化简 454

26.5 综合协调处理 455

26.5.1 等高线提取谷底点、山脊点(交互) 455

26.5.2 等高线提取谷底点、山脊点(全图) 455

26.5.3 线弧段串接 456

26.5.4 区弧段串接 457

26.6 综合辅助工具 457

26.6.1 综合目标图比例尺 457

26.6.2 原始资料图比例尺 457

26.6.3 多边形小间距探测距离 458

26.6.4 多边形瓶颈探测距离 458

26.6.5 曲线小弯曲探测弯曲深度 459

26.7 综合质量评价 459

习题26 460

附录A 实践内容 461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全空间智能MapGIS丛书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实践》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94298.html